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經典語錄 > 

《心法》經典語錄

欄目: 經典語錄 / 發佈於: / 人氣:1.12W

經典語錄

佛教認為,罪行的根源在於煩惱,其中六大煩惱是:“貪“”嗔“”痴“”慢“”疑“”見”。首先是“貪”,就是一切都想據為己有的貪婪之心;所謂“嗔”,就是不管他人感受,我行我素,稍不如意就發火動怒的淺薄之心;所謂“痴”,就是把變化無常的世界看作一成不變,當自己的幻想破滅時就發牢騷、鳴不平,對佛的智慧一竅不通的愚痴之心;所謂“慢”,就是傲慢不遜之心;所謂“疑”,就是對釋迦摩尼宣導的真理抱有的懷疑之心;所謂“見”,就是從負面看待事物之心。這六大煩惱中尤以“貪嗔痴”是人間煩惱之根源,稱之為“三毒“。

《心法》經典語錄

由“命運”和“因果報應法則”交織而成的人生,真是所謂“諸行無常”、“波瀾萬丈”的人生。一帆風順,平安無事的人生並不存在。在這樣的人生中,無論遭遇到苦難的試練還是幸運的試練,能不能始終保持謙虛的態度,能不能始終用積極向上的精神去面對、去處理,這就決定了人們是度過天堂般的人生還是地獄般的人生。

無論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伊斯蘭教也好,雖然各不相同,但它們倡導的真理本質上是相同的。然而,在宗教徒中,思想偏執的人非常之多,他們只擁戴自己的宗教,而排斥其他的宗教。本來,在拯救人類這一點上,各種宗教是想通的,但宗教之間的對立往往造成悲劇。另外,即使是佛教,在日本就有許多宗派,有淨土真宗、禪宗等,都互相對立。釋迦摩尼教導的真理只有一個,但一旦出現派閥,就會把派閥的利益放在前面,勢必引起紛爭。同樣,伊斯蘭教也有派閥的爭鬥;基督教也有許多分支,新教、舊教,爭執不休。因為宗派林立,宗教根底處的真理反而被忽視,為了維護自己的宗派,人們變得狹隘和偏激。本來同根同宗,根本目的都一樣,各種宗教理應和睦共處。

波瀾萬丈的人生,既有好的時候也有壞的時候,我把這些都看作是造物主給予我們的試練。換言之,適逢幸運也好、遭遇災難也好都一樣,都是試練。由於應對試練的態度不同,我們的人生也會隨之發生極大的變化。

為了防止墮落,釋迦摩尼提出了“六波羅蜜“這一套修行的方法,幫助人們提升心*,走進菩薩道。“佈施”--要為他人盡力,“持戒”--要知足,要遵守戒律,“精進”--要努力工作,“忍辱”--要忍耐、有韌*,“禪定”--要把心沉住、保持心境平和,這樣做了,就能進入悟境--智慧。

“學問的真正目的,在於探求現象背後的本質,也就是求道,就是研修‘心學’,換言之,歸根到底就是要掌握‘修己治人’的學問”。

打個比方,如果把人的身體比作整個宇宙,那麼地球就是身體上的一個細胞,而人類只是這個細胞中的一個微量元素。如果要人類理解宇宙,就好比讓細胞中的一個微量元素理解整個身體,那是極其困難的。

認識事物的主體是人的心,強烈的利己慾望會扭曲人心,那麼真相在他心中也是扭曲的,就是説,他看不到真相,甚至不願正視真相,這樣的人很難以成功,特別是難以持續成功。

宇宙已經形成,這是儼然存在的事實。我們可以理解到,會有某種偉大的力量創造了它。然而,創造了宇宙的造物主究竟在哪裏?它是何方神聖?我們卻不得而知,無法理解。我想不妨這麼思考。

“倡導科學也好、技術也好,謳歌繁榮也好,還有強調*、經濟的重要*也好,重視學問也好,所有這些東西,從長遠的眼光看,其實都是不可靠的,也是難以衡量、難以評述的,這是因為人們忘記了在這一切背後的最根本的原理。脱離這個原理的技術或學問只會陷人於不幸。結果是:人只會被這些東西所擺佈,被所謂的命運所*弄。但是,只要冷靜地觀察一下,我們就能發現,在這些東西的背後,都有嚴肅的法則或所謂‘道’的存在,這才是最為重要的。離開這個法則,不循道而行,我們就無法找到任何可以依託的東西,必將無所適從。進入二十世紀後半葉,這種感受越來越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