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關於16世紀的宗教改革,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於是藉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自...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7.99K

問題詳情:

.關於16世紀的宗教改革,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於是藉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自...

.關於16世紀的宗教改革,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於是藉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自此之後,人人自帶直撥上帝的‘熱線’了。”材料反映了這場宗教改革

A.否定宗教信仰                   B.主張廢除教會制度與宗教儀式

C.挑戰教會權威                   D.宣揚《聖經》至高無上

【回答】

C

知識點: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 宗教改革

題型:選擇題

猜你喜歡
宗教改革前,關於教皇和皇帝的權力,有這樣一種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陽,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後,人們換了一種説法:... 宗教改革前,關於教皇和皇帝的權力,有這樣一種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陽,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發生,人們換了一種説法... 被譽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國信徒眾多,影響甚廣。這與**一貫以來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密切相關。該宗教... 關於16世紀的宗教改革,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於是藉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自此... 有人説,中世紀的“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於是藉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但後來的人們已經擁有了“直... 、宗教改革前,關於教皇和皇帝的權力,有這樣一種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陽,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後,人們換了一種説法...  有人説,中世紀的“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於是藉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但後來的人們已經擁有了“... 宗教改革前,關於教皇和皇帝的權力,有這樣一種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陽,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後,人們換了一種説法:...    37.關於16世紀的宗教改革,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於是藉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 52、對於16世紀宗教改革,有人曾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於是藉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
相關文章
6、歐洲宗教改革期間,德國薩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問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階和聖禮,那麼你説,有罪的靈... *是多種宗教並行流傳的國家,現有各種宗教信徒一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8.5萬餘處,宗教教職人員約30萬人,宗教... (2019·全國卷Ⅲ)16世紀,英國自上而下地進行宗教改革,國王成為英國國教教會唯一的首腦。17世紀六七十年代... 下圖為17世紀宗教改革形勢圖,據圖可以得出:(圖2)17世紀宗教改革形勢圖①宗教改革砸爛了中世紀以來天主教在西... 樑家麟在《基督教會史略》中寫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傳統認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覆它原來的單純與直接... 右圖反映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的漫畫,圖右邊是新教,左邊是天主教,一本《聖經》就比教皇和教士都重。這幅漫畫的寓意... 德意志發生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天主教會從德意志掠取大量財富B人們要求改革教會願望強烈C羅馬教皇派人... 1517年,傳教士馬丁·路德揭露贖罪券的欺詐,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樣燒遍歐洲,教徒自讀《聖經》,直接跟上帝交談,不... *是個多宗教的國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據不完全統計,*現有各種宗教信徒1億多人,... 材料一 16世紀上半期,英國進行宗教改革,與羅馬教會決裂,確立了自己的民族教會安立甘教會,國王成了英國教會的最...
熱門文章
21.放鬆教義的控制,准許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地根據《聖經》作出自己的判斷。這説明宗教改革的內在要求是A.... 印度教是印度的國教,其教徒佔印度總人口的80%以上。它起源於婆羅門教,其原始教義之一就是教導信徒要嚴格遵守種姓... 我國是一個有多種宗教信仰的國家,宗教信仰自由已作為一項公民基本權利載入憲法。這説明A.國家*與宗教達成一致 ... 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實質是A.新教反對天主教的運動B.一場反對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會的*運動C.資產階... 世界三大宗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下列與“1世紀”“耶穌”“巴勒斯坦地區”這些關聯()A.佛教      B.... 2016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在*召開。*在會上指出,宗教團體是黨和*團結、聯繫宗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羣眾的... 對於宗教改革,*同學認為16世紀對教會的反叛是歐洲資產階級*的開始;乙同學認為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教...  “我的話就是上帝的話!”這是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的墓誌銘。下列言論與該墓誌銘最為接近的是:A.“信徒皆為祭... 據統計廣我國約有上億的信教羣眾,有30多萬宗教教職人員、有3000多個宗教團體,有10多萬處宗教活動場所,宗教... 有一位英國著名哲學家曾經明確指出:“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靈追求自由的運動。”下列言論能夠佐*這... (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5—16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使人們逐漸擺脱了教會... 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請你根據這些宗教興起的情況,談談你對宗教信仰的看法。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公元紀年與某一宗教有關。這一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基... 阿克頓《自由與權力》一書中説“路德和加爾文的宗教改革強調的是宗教信仰中‘個體的自由’,這裏的“個體的自由”的本... .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紀至17世紀進行的一次改革,是資產階級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場資產階級*質的改革,代表...
推薦內容
梁啟超曾這樣評價孔子:“吾將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盡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於信徒。舉*人,雖未嘗讀孔子... 60.(2016·山西太原二模·32)宗教改革家加爾文提出“先定論”,主張信徒不僅要信仰上帝,還要做榮耀上帝的... 世界上信徒最多,流傳最廣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猶太教 國家宗教事務局在2013年全面完成了宗教教職人員的認定備案和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監督管理兩個專項工作,並按照自願原... 7世紀初誕生於阿拉伯半島的宗教,其創始人是自稱為“安拉使者”的穆罕默德。這個新生的宗教有着驚人的適應能力,在極... 開始於16世紀的歐洲宗教改革的意義在於(   )A.湧現出大量新教教派               B.確立了... 16世紀,歐洲掀起了反對天主教的宗教改革運動,宗教改革運動的實質是A.新教反對天主教的運動    B.一場反對... 我國既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後者意味着,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羣眾:(  )... (13分)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在宗教改革時期,天主教對於科學教育及科學傳播的貢獻更多於新教,一些新教徒教... 16——17世紀西歐宗教改革運動興起的根本原因A、天主教會的*    B、資本主義的興起 C、宗教裁判所的建... 20.阿克頓《自由與權力》一書中説“路德和加爾文的宗教改革強調的是宗教信仰中‘個體的自由’,這裏的“個體的自由... 國家宗教事務局將在2013年全面完成宗教教職人員的認定備案和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監督管理兩個專項工作,並按照自願原... (2008廣東)下列有關16世紀宗教改革的説法中,正確的是(   )A.宗教改革運動與文藝復興運動沒有關聯B.... 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路德的宗教改革學説不同於中世紀天主教神學的關鍵在於,路德認為靈魂獲救完全是信徒... 相關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約有上億的信教羣眾,30多萬宗教教職人員,3000多個宗教團體,10多萬處宗教活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