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36.清朝官員俸祿極低,一品官年俸才180兩,官吏*嚴重。雍正時實行“耗羨歸公”,即徵收賦税時“每兩加耗羨五...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2.39W

問題詳情:

36.清朝官員俸祿極低,一品官年俸才180兩,官吏*嚴重。雍正時實行“耗羨歸公”,即徵收賦税時“每兩加耗羨五...

36.清朝官員俸祿極低,一品官年俸才180兩,官吏*嚴重。雍正時實行“耗羨歸公”,即徵收賦税時“每兩加耗羨五分”,從中提取“養廉銀”,其數目遠超官員正俸,督撫大吏每年可得一二萬兩。這説明清朝

    A.借懲治*增加官吏俸祿         B.各級官吏的*已到了無可救*地步

    C.注重制度建設以澄清吏治         D.增加俸祿是杜絕官吏*的最佳途徑

【回答】

 36.C

知識點:古代*的*制度

題型:選擇題

猜你喜歡
戰國時代各國對於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祿制度代替過去的食邑制度。俸祿制度的實行在當時的主要作用是A.推動了商品... 白壽彝在《*通史》中寫道:“對官吏有任免權,官吏不能世襲;實行俸祿制,官在則有俸祿,不在官,俸祿也就取消。…... .白壽彝在《*通史》中寫道:“對官吏有任免權,官吏不能世襲;實行俸祿制,官在則有俸祿,不在官,俸祿也就取消。... 白壽彝在《*通史》中寫道:“對官吏有任免權,官吏不能世襲;實行俸祿制,官在則有俸祿,不在官,俸祿也就取消……...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銀180兩,正七品知縣45兩,正九品官員33兩,這些銀兩除養家餬口外,還要支付隨從、... (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丈官年薪俸銀180兩,正七品知縣45兩,正九品官員33兩,... 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銀180兩,正七品知縣45兩,正九品官員33兩。這些銀兩除養... 9.清朝雍正時期實行“耗羨歸公”。“耗羨”是指徵收賦税、交納錢糧時,對合理損耗的補貼。雍正帝規定“每兩加耗五分... 11.清朝雍正時期實行“耗羨歸公”。“耗羨”是指徵收賦税、交納錢糧時,對合理損耗的補貼。雍正帝規定“每兩加耗五...  (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説】材料一  清初承明舊制,官至極品俸銀不過180兩、祿米180斛,七品知縣年俸僅...
相關文章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對於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祿制度代替過去的食邑制度。俸祿制度的實行在當時的主要作用是A.推動了... (2015·福建漳州八校聯考·2)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對於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祿制度代替過去的食邑制度。俸祿制度... 10.按照宋代官制,一般官員都有“官”和“差遣”兩個頭銜,有的官還加有“職”的頭銜。所以“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 戰國時,各國官吏的任用一般都實行俸祿制度。俸祿制度代替了食邑制度(  )A.推動了商品經濟發展        ... *古代禮俗,官員遭父母喪應棄官家居,稱“丁憂”。明清兩代對官員“丁憂”之制執行非常嚴格,如果一個官員因為貪戀... 武則天不惜動用酷吏打擊*污吏;朱元璋實行“重典治吏”,官吏枉法受贓80貫處以絞刑;雍正帝時,贓官的罪行一經核...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對於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祿制度代替過去的食邑制度。俸祿制度的實行在當時的主要影響是(  )A... .戰國時,各國官吏的任用一般都實行俸祿制度。俸祿制度代替了食邑制度(  )A.推動了商品經濟發展       ... 秦朝設官有職、爵、秩之別。職為官員實際職務;爵主要用於獎勵有功者,沿用戰國二十級*功爵;秩表示官員俸祿等級高低... 馬克斯·韋伯指出:“此一制度導致候補者互相競爭俸祿與官職,因而使他們無法連成一氣地形成封建官吏貴族。獲取官職的...
熱門文章
.清朝雍正時期獲得密奏權的官員達l200人,密奏內容涉及範圍很寬泛,*務、政務、官吏、民情、水旱、傳聞等等。雍... 史書記載,孝文帝“始班俸祿……祿行之後,贓滿一匹死。”又接受漢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見,“始議均田。”孝文帝的這兩項... 兩漢時官員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時官員須站着奏事,明清時期大臣奏事必須跪着。官員上朝禮儀的變化説明古代*政... 觀察下圖,兩漢時官員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時官員須站着奏事,明清時期大臣奏事必須跪着。官員上朝禮儀的變化説明... 27.觀察右圖,兩漢時官員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時官員須站着奏事,明清時期大臣奏事必須跪着。官員上朝禮儀的變... 17.宋朝有一條規矩,“官員不入酒肆”,一旦發現官員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劾,重則罷官免職,... 馬克斯·韋伯説:“此一制度導致候補者互相競爭官職與俸祿,因而使得他們無法聯合起來形成封建官吏貴族。獲取官職的機... 清朝雍正時期獲得密奏權的官員達1200人,密奏內容涉及範圍很寬泛,*務、政務、官吏、民情、水旱、傳聞等等。雍正... 清朝雍正時期獲得密奏權的官員達l200人,密奏內容涉及範圍很寬泛,*務、政務、官吏、民情、水旱、傳聞等等。雍正... 23.觀察下圖,兩漢時官員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時官員須站着奏事,明清時期大臣奏事必須跪着。官員上朝禮儀的變... 克利斯提尼時期以後,雅典步入了“全民*”的時代。這時,每個公民都要擔任一段時間的*官吏,主要的*官吏則由...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括當苗税充百官俸錢【注】劉長卿春草長河曲,離心共渺然。方收漢家俸... 馬克斯•韋伯説:“此一制度導致候補者互相競爭官職與俸祿,因而使得他們無法聯合起來形成封建官吏貴族。獲取官職的機... 3、秦朝設官有職、爵、秩之別。職為官員實際職務;爵主要用於獎勵有功者,沿用戰國二十級*功爵;秩表示官員俸祿等級... 為了監察地方*,漢武帝時曾用俸祿六百石的小官監察俸祿二千石的*,此舉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上述材料中的“...
推薦內容
4、宋朝有一條規矩,“官員不入酒肆”,一旦發現官員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劾,重則罷官免職,輕... 關於*某朝官制,有史學家如此評述,“當時的官,僅以寓祿秩,而別以差遣治事。”這説明該朝官制(  )A.規範了... 宋代在選拔官吏時有這樣一條規定:“如工商雜類人等有奇才異行卓然不羣者,亦並解送。”清朝後期形成捐納(買官)制度... 3、清朝雍正時期獲得密奏權的官員達l200人,密奏內容涉及範圍很寬泛,*務、政務、官吏、民情、水旱、傳聞等等。... *古代,“吏”是貴族或大官隨員或職員的通稱,秦漢以後,多指沒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員,但“吏”常常利用辦事程序繁... 10、“上於是約法省禁,輕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祿,度官用,以賦於民。”《漢書?食貨志》中的這一記載可以反映出... (13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官俸,歷代更厚薄不同,而要以近代之薄為最甚。……古代官俸,多用穀物,... (2020·山東省高三二模)宋代保留隋唐傳統官稱,僅代表資歷、俸祿高低。文官有稱為“職"的銜號,如殿*學士、修... 宋朝有一條規矩,“官員不入酒肆”,一旦發現官員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劾,重則罷官免職,輕則紀... 8.漢武帝時出現許多“加官”。“侍中、左右曹、諸吏、散騎、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數十人。”加官雖無實際職掌,但... 戰國中期,國君對各級官吏的報酬,一般以一定數量的糧食作為俸祿,有時也賞給部分貨*或黃金;地方首長每年年初要把自... 太宗在貞觀年間常以品位較低的官員同三省長官共議國政,加以“參知政事”、“參預朝政”等名號,執行相職。以後又出現... (18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官俸,歷代更厚薄不同,而要以近代之薄為最甚。……古代官俸,多用穀物... 50.“品”是我國古代官吏的級別,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時期六部最高長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為正二品。直接原因是...  宋朝有一條規矩,“官員不入酒肆”,一旦發現官員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劾,重則罷官免職,輕則...
最近更新
  • 下列地區既是人口稠密地區,目前又      是人口增長緩慢地區的是    A.東亞地區   B.南亞地區   ...
  • 關於城市生態系統的特點,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A、城市生態系統是*的               B、城市生態系...
  • 【我忙碌】小玉是一名初三學生,面臨着中考的壓力,每天學習到很晚;同學小林生病了,在家休養,班主任委託小玉去幫小...
  • *氨*的R基為-CH3,賴氨*的R基為-C4H10N,由它們縮合成的二肽分子中含有的C、H、O、N原子數分別為...
  • 部分太湖地區藍藻滋生,魚蝦死亡,原本清澈的湖水變得又臭又髒,這種現象叫做(   )A.水體荒漠化B.水體富集化...
  • 繆的成語,“繆”字成語大全
  • “Legislative Yuan”簡單造句,Legislative Yuan造句子
  • “攥住”簡單造句,攥住造句子
  • “詭譎怪誕”簡單造句,詭譎怪誕造句子
  • “球籍”簡單造句,球籍造句子
  • 西周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制,不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礎,對後世也有深刻影響。這表現在(  )A.一夫多妻習俗長期...
  • 處於紙面內的一段直導線長L=1m,通有I=1A的恆定電流,方向如圖所示.將導線放在勻強磁場中,它受到垂直於紙面...
  •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簡單造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造句子
  •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A.躑躅(zhú) 腳踝(huái)便佞(pián)鱗次櫛比(zhì...
  • 58.Itisnotpolitetointerruptaspeaker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