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來到泰山下。這裏原是齊國故地,號稱“禮儀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記下“男女禮...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3.16W

問題詳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來到泰山下。這裏原是齊國故地,號稱“禮儀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記下“男女禮...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來到泰山下。這裏原是齊國故地,號稱“禮儀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記下“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糜不清淨,施於後嗣,予以表彰”。由此可見,秦始皇主張(  )

A.書同文     B.度同制            C.車同軌          D.行同倫

【回答】

【*】D

考點:*主義*集權制度的影響。書同文是指統一文字,度同制是指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是指統一車軌。行同倫是指人們的日常行為要遵從統一的道德規範。題幹信息“男女禮順,慎遵職事”可見是指強調禮儀規範,因此選D.

知識點:古代*的*制度

題型:選擇題

猜你喜歡
秦始皇統一*後,為加強和鞏固統治,經常出巡全國。現在許多地方還存有秦始皇出巡時留下的石刻,如著名的泰山上的石... 秦始皇泰山封禪時留下了《泰山刻石》,相傳其稿本為秦丞相李斯所書,唐人稱頌其“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 秦帝國建立不久,有一塊隕石從天而降,有人便趁機在上面刻了詛咒秦始皇的一句話:“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得到消息... 秦始皇泰山封禪時留下了《泰山刻石》,相傳其稿本為秦丞相李斯所  書,唐人稱頌其“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 秦始皇泰山封禪時留下了《泰山刻石》,相傳其稿本為秦丞相李斯所 書,唐人稱頌其“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 19.秦始皇泰山封禪時留下了《泰山刻石》,相傳其稿本為秦丞相李斯所書,唐人稱頌其“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 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出版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傳》中説到,“從*高度意義上考慮問題。‘始皇’這個稱號,對秦始皇來... 歷史記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郡縣,封泰山,禪樑父,刻石頌秦德。頌詞稱“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二... .秦始皇泰山封禪時留下了《泰山刻石》,相傳其稿本為秦丞相李斯所書,唐人稱頌其“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 秦始皇巡遊各地時,往往要刻石記功。下圖是秦泰山石刻,由秦朝宰相李斯所書,從中可見秦始皇統一後採用的全國規範文字...
相關文章
據《史記》卷6《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並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 9.《琅玡台刻石》(下圖)是最可信的秦代傳世石刻之一。碑刻銘文有:“維二*年(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 .(2015·中山高三期末)有學者認為“從*意義上去考慮問題,始皇這個稱號,對秦始皇來説,實在是當之無愧,他... 秦《嶧山刻石》中説:“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攻戰日作,流血於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針對上述問題,“乃今...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毀天下城郭;劉邦建立漢朝後,要求縣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須築城。兩位皇帝,一個“毀城”,... 考古工作者發掘出公元前219年的刻石一方,上有“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人跡所至,無不臣者”的文字。這裏的“皇... 秦始皇時,“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這突出地説明(  )A.秦始皇非常勤政B.秦始皇總攬全國大權C.秦朝地... 史學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傳》中説,“從*高度意義上考慮問題,‘始皇’這個稱號,對秦始皇來説,實在是當之無愧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堙谷,直通之。”這一舉措: ... 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傳》中説到,“從*高度意義上考慮問題,‘始皇’這個稱號,對秦始皇來説,實在...
熱門文章
8.秦始皇為了維護皇帝的尊嚴,規定:只有皇帝一人稱“朕”;皇帝的命令稱“制”或“詔”;皇帝所用的玉印稱“璽”。...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經描述秦代的*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這反映了A.皇權至高無上 ... 下列有關秦始皇開創皇帝制度的説法,完全無誤的一項是①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稱“朕”②皇帝的命令稱“制”或“詔”③*...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公元前243年“蝗蔽天下”,前235年“天下大旱”,前230年和前228年又都是“... 11.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這樣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法令出一”、“別黑白... 《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帝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車騎眾,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損車騎。始皇怒曰:此中人泄... 山東泰山、嶧山、琅琊台等地都有秦始皇巡行天下時的碑刻遺存,這些石碑上的文字應該是( )A.*骨文       ... 10.有學者認為“從*意義上去考慮問題,始皇這個稱號,對秦始皇來説,實在是當之無愧,他的一切具有創始意義,他...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到梁山宮,見丞相車騎甚眾,顯示出不高興。後來身邊人告訴了丞相,丞相為之收斂。秦...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國家政事,不論大小,都由皇帝決定”。材料反映了古代這... 4.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有關秦始皇“皇...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這樣描述秦代的*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這反映了A皇權至... 秦《嶧山刻石》中説:“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功(攻)戰日作,流血於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針對上述問題,... *非常欣賞秦始皇,曾稱讚他“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感歎“不見始皇帝,天地一蒼茫”。以下秦始皇採取的措施中,... 山東泰山、嶧山、琅琊台等地都有秦始皇巡行天下時的碑刻遺存,這些石碑上的文字應該是A.*骨文          ...
推薦內容
22.秦始皇時,“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這突出地説明(  )A.秦始皇非常勤政             ... *在《沁園春·雪》中寫道:“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其中的“秦皇”就是指*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封建帝王,並稱“秦皇漢武”。你所在班級要舉行一場題為“秦始皇和漢武帝誰的功勞... 6.下列是對右圖銅權[注:權身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度量衡的詔文和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以下關於秦始皇嬴政規定“皇帝”稱號,不正確的是         ... 有學者認為“從*意義上去考慮問題,始皇這個稱號,對秦始皇來説,實在是當之無愧,他的一切具有創始意義,他開始了... 閲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我國素稱“禮儀之邦”。做人,講究彬彬有禮、謙虛禮讓;交往,重視禮尚往來,禮...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這則紀功石刻説的是 A.秦始皇統一六國             ... 我國最早的“高速公路”可以説是秦始皇修建的馳道。為了使車輛在全國通行無阻,秦始皇下令,規定所有車輛兩個輪子的距... 3.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時説:“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皇。”郡縣制為“...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築以咸陽為中心的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馳道中間是皇帝的專用車道,百姓、大臣,甚至皇親國... 始皇廿八年的“嶧山刻石辭”中載:“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今乃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復起。”從材料中可看... (2019年山東濟寧卷)秦始皇是*封建統治階級中的一位傑出人物,下列成就或措施與秦始皇有關的是①建立起我國曆... 43.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毀天下城郭。劉邦建立漢朝後,要求縣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須築城。其目的都是(  )A...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毀天下城郭。劉邦建立漢朝後,要求縣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須築城。其目的都是A.鞏固*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