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造句 > 

“武英殿”簡單造句,武英殿造句子

欄目: 造句 / 發佈於: / 人氣:5.47K

7、落葉松木材在武英殿用作順樑、五架樑和檐柱;

11、納蘭出身顯赫,父親是康熙時期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

15、朱厚照就學的文華殿始建於明初,位於外朝協和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遙對。

19、文祥長期擔任*機大臣及總理衙門大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他去世時年僅58歲,令人扼腕。

31、乾隆三*年(1773年),命人將《永樂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種排字付印,御賜名《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世稱“殿本”。

35、除此之外,故宮裏還有一隻最詭異的獅子,它就是雕在武英殿旁斷虹橋望柱上的一隻石獅子,這隻獅子一隻爪子捂住褲襠,一隻爪子撓着頭,表請痛苦,説到這件事還和一位皇子有關。

39、赤焰案最初爆發時,歷經三朝卻從不干預朝政的老太后跣足披髮親上武英殿,滿臉是淚地要求樑帝將林殊的名字從主犯名單上刪去。對於當時已傷心欲絕的太皇太后而言,保住赤焰*她已經做不到了,但最起碼,她希望至少保住她年僅十七歲的曾外孫的*命。而一直安靜地等待着前方消息的晉陽長公主,在聽聞夫亡子死噩耗的那一天,攜劍闖入宮城,當眾自刎於昭陽殿前,血濺玉階。三日後,蕭景禹被賜死,同日宸妃自盡。曾經朝氣蓬勃、英才濟濟的祁王府就此*消雲散,只餘下滿朝從此唯唯諾諾的餘音。

4、*學修書武英殿,胡僕宿浴德堂中。

9、華蓋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大學士東*大學士。

14、趙蕃詩,以影印文淵*《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簡稱殿本。

20、13年後,意大利羅馬教廷派傳教士多羅來到*,康熙命一名叫赫世亨時任武英殿總建造。

33、慈禧掌權之後,專門成立了一個禁區,這個禁區的前身就是武英殿,一直是用於處理政務的,後來慈禧就把它改裝為煉製香體露和蜘蛛寶的地方。

38、甫一進武英殿,李自成頓時感覺到了什麼叫做氣派,立即在心裏把西安的宮殿鄙視了一番。雕樑畫棟,金碧輝煌,雄渾莊嚴,這才是帝王家啊!李自成本來是個土包子,好吧,換一種説法,後世稱作為草根人物,草根人物經歷了15年的艱難奮鬥史,如今威加海內,君臨天下,李自成一時間感慨萬端,豪情萬丈。

5、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12、武英殿門前往西的路邊,放置着一個告示牌謝絕參觀者進入。

18、其中特別稀見的珍本祕藉還專門送交武英殿刊刻流傳,此即《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共計收書138種(內4種刻本)。

34、六歲的太子以近乎神奇的手段從鍾翠宮跑到了武英殿,對雙眼通紅的父皇,時年二十五歲的天子大説一通“上陣父子兵”。

武英殿造句

2、清同治十三年*西書局覆刻武英殿本簡稱殿本。

10、還沒走到武英殿和西華門,在慈寧花園和武英殿之間、原來屬於內務府的那片空場上,向東望去,就會看見三大殿側面、金*的戧脊上,夕陽的餘暉無比明亮。

21、趙湘詩,以武英殿聚珍版《南陽集》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

37、“故宮的隱祕角落”,是故宮魅力的一部分,或者説,沒有了“隱祕”,就沒有真正的故宮。在我心裏,故宮就是生長“隱祕”的地方,一個“隱祕”消失了,就會有更多的“隱祕”浮現出來,就像日升月落,草長鶯飛,生生不息,永不停歇。所以,即使故宮在空間裏的“隱祕”消失了,它在時間裏的“隱祕”卻仍然健在,完好無損。冬日的黃昏,天黑得早,我離開研究院時,鎖上古舊木門,然後沿着紅牆,從英華殿、壽安宮、壽康宮、慈寧花園的西牆外,一路北走,還沒走到武英殿和西華門,在慈寧花園和武英殿之間、原來屬於內務府的那片空場上,向東望去,會看見夕陽的餘暉正從三大殿金*的戧脊上退去,然後,莊 嚴的三大殿就如一個縱向排列的艦隊,依次沉入暮*的底部。接下來,整座宮殿,就成了夜的一部分。

8、武英殿東,單卷石橋,橋身橫跨於內金水河之上。

22、楊溥是明初重臣,官至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是明朝歷史上公認的賢相。

3、多爾袞進紫禁城,臨武英殿御政。

17、武英殿在紫禁城西華門內,毗連西苑*,慈禧太后當權時,去西苑要出入西華門,亦從不穿行外朝中路,經過武英殿石橋時,所乘鳳輿還要掛簾掩罩而過。

6、其中特別稀見的珍本祕藉還專門送交武英殿刊刻流傳,此即《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共計收書。

36、而故宮武英殿旁的斷虹橋上有隻石獅子的形態和奕緯臨死時的樣子一模一樣,後來大家怕道光皇帝經過斷虹橋的時候看到這隻獅子會想起兒子,所以一度用黃綢子把這隻獅子包起來了。

32、據不完全統計,廣雅書局在此期間共刻書兩百一十五種,其中包括《欽定全唐文》一千卷、翻刻《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一百四*種等鉅著,其規模極為宏大。

1、參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簡稱武英殿本。

16、,命人將《永樂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種排字付印,御賜名《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世稱“殿本”。

13、經過修改、補充,於乾隆五十四年定稿,由武英殿刻版。

Tags:武英殿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