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老子認爲,“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孔子則說,“不學禮,無以立”,要“非禮勿視,非禮...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1.38W

問題詳情:

老子認爲,“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孔子則說,“不學禮,無以立”,要“非禮勿視,非禮...

老子認爲,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孔子則說,“不學禮,無以立”,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反映出,當時他們

A 反思西周的禮樂文化 B 迎合封建貴族*訴求

C 主張維護夏商周制度 D 得到統治者的積極支援

【回答】

A

【詳解】

材料中的老子認爲禮的出現是社會偏離了大道、仁義等道德觀念逐步失敗的產物,而孔子則認爲禮是調和社會矛盾、維持社會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儘管對禮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觀點的出發點是相同的,即都出於對西周禮樂制度的反思,只是一個贊同,一個批評而已,故選 A;老子對禮是持否定態度的,他的主張並未迎合封建貴族的*訴求,排除B;老子主張小國寡民,主張退回夏商周之前的社會當中去,C項不是老子的訴求,排除;老子和孔子生活於春秋時期,他們都主張退回到以前的社會當中去,故他們的主張並未得到統治者的積極支援,排除D。

知識點:*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題型:選擇題

猜你喜歡
老子是春秋時期的重要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下列言論中屬於他的是A.“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10.提出“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膽怯),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說話尖刻)”的先秦思想家是A.孔子... .閱讀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克己復禮爲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 孔子曾經說:“人而(如果)不仁,如禮何(猶言要禮何用,行什麼禮)?”這說明孔子以爲A.仁爲禮之本    B.禮... “不學禮,無以立”“人而無禮,焉以爲德”“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這些古語告訴我們,文明... 32.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重禮敬德”的中華禮儀傳統在歷史長河中沉澱下來。孔子... 孔子曰:“非禮無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重禮敬德”的中華禮儀傳統在歷史長河中沉澱下來。對孔子所說的...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哪派... 3.“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哪...
相關文章
(2020·山東省高三二模)孔子把“仁”說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禮”等都從屬於“仁”的原則之下。... 下面的句子都帶有“仁”字,說說它們分別是從哪些角度闡釋“仁”的?①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②仁以爲... 老子是春秋時期的重要思想家。下列言論中屬於他的是A.“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B.“民爲貴,社... (16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克己復禮爲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  “仁”是良好的道德,“禮”是社會的規範;“仁”是內在自覺,“禮”是外在約束。下列各項中符合孔子“仁”的思想範...  《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 現代文閱讀“敬”的當代價值①對於孔子思想的認識,學界一般以“禮”和“仁”爲核心,認爲孔子繼承了周禮,發展出“仁...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克己復禮(規範)爲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 我國春秋時思想家荀子曾說“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而不成;國無禮,而不寧。”我們現在可以理解爲(  )A.禮儀... “君子不失*於人,不失口於人”“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這些話告訴我們的道理是A.人應該禮貌待人,講禮貌是文...
熱門文章
孔子認爲作爲社會*的人要“仁者愛人”,要“克己復禮”,因而其本質思想被歷代統治者所重視。它是A.追求天下爲公 ... 孔子說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的話對我們今天的借鑑意義是( ... 《禮記·昏義》中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據此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下列關於孔子“仁”“禮”“中庸”關係的表述不恰當的是A.仁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最高準則,禮是立國立身的基礎B.仁禮... 《禮記》中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代統治者提出了“惟命不於常”(《康誥》)、“皇天無親,惟... 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 史書記載,“始秦戎翟之教,父子無別,同室而居”。後來“商君遺禮義,棄仁恩,並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故秦... 顧炎武指責李贄“無忌憚而敢於叛聖人”,黃宗羲譴責李贄“非名教之所能羈絡”,王夫之以“循禮”,“秉禮”爲“君子之... .《禮記》中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代統治者提出了“惟命不於常”(《康誥》)、“皇天無親,... “有道德而無法律,則道德有時失其作用;有法律而無道德,則法律有時而窮。”這說明法律和道德  A.相輔相成,不可... 閱讀下列各章,完成文後(7-8)題。A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荀子》中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這是因爲,文明有禮①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②是溝... 3.荀子在《大略》中提到“大略: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據此可知荀子主張A.以禮爲... 戰國時期,某思想家提出了“聖人化*而起僞,僞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的觀點。其中的“起僞”是指A.追求功利...
推薦內容
先秦諸子中有人認爲:“伏羲神農教而不誅,黃帝堯舜誅而不怒(過分),及至文武,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爲此,... 22.顧炎武指責李贄“無忌憚而敢於叛聖人”,黃宗羲譴責李贄“非名教之所能羈絡”,王夫之以“循禮”,“秉禮”爲“... 蘇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識”並提出美德一定要踐行,孔子提出“禮”與“仁”的道德規範。其共同點是A.重視智慧發展 ... “有道德而無法律,則道德有時失其作用;有法律而無道德,則法律亦有時而窮。”這說明法律和道德(   ) A.相互...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這裏孔子特別強調的是 A人心內在秩序       ... 《荀子》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這句話說明   A.禮儀的重要*         ... 《荀子》上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這句話說明A.禮儀的重要*           ... 閱讀下列材料: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 “有道德而無法律,則道德有時失其作用;有法律而無道德,則法律亦有時而窮。”這說明法律和道德 A.相互滲透,相互... “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於人,不失口於人”是*的古訓,意思是有道德的人舉止應彬彬有禮,態度不能粗暴傲慢,更不... “不學禮,無以立”,孔子的這句話說明了A.人沒有禮貌,就無法生存B.不講禮儀,就會傷害別人,使自己難堪,甚至無...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但“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因此,“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 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爲谷,深谷爲陵”。認爲人*本善的孔子、孟子主張“德政”“仁政”,認爲法... 對“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社會現狀,孔子主張A克己復禮   B爲政以德    C仁者愛人    D有... 9.周禮是各級貴族的*生活準則。《禮記》曰:“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春秋 時期,孔子卻提出對民“以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