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练习题 成语大全 造句 名词解释 经典语录 名人语录
当前位置:国文精选馆 > 练习题 > 

 历史学者指出“公元十世纪以前,黄河的水流基本上安稳而平静,而东汉至唐末,仅有四十个年分有决溢的记载;但唐末至...

栏目: 练习题 / 发布于: / 人气:1.61W

问题详情:

 历史学者指出“公元十世纪以前,黄河的水流基本上安稳而平静,而东汉至唐末,仅有四十个年分有决溢的记载;但唐末至...

 历史学者指出“公元十世纪以前,黄河的水流基本上安稳而平静,而东汉至唐末,仅有四十个年分有决溢的记载;但唐末至近代,黄河大小决溢达一千五百余次,不再是一条安稳平静的大河”从宏观的角度看,有关黄河的变化,下列解释何者妥适?(  )

A.古代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森林、草原比较完整。唐代以后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唐代以后,历史重心往东移,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荒废,逐渐淤塞,泥沙集于黄河

C.安史之乱后,南方各方面的发展均超过北方,水利工程集中于南方,黄河已遭遗忘

D.黄河的决堤是因农民与水争田,不断在河边修筑围田、圩田,破坏自然生态的结果

【回答】

A

知识点:古代*的经济

题型:选择题

猜你喜欢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据此回答这种现象发生在太... 《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明太祖所说的一段话:“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 汉唐时代中外文化交流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在《*》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 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是指(   )A.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 人类各大文明的发展,并不一致,而是有快有慢,缓慢的时候,甚至可以譬喻为冬眠。某学者指出,“十五世纪以后,这个地...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据此回答记载中所说的黑气...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年未毕工。”以上... 17.《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 据《国史大纲》记载:“唐初不课盐,开元以下始课盐,天宝年间,盐每斗尚仅十钱,其后乃增至四十倍,天下之赋,盐税居...
相关文章
《元史》记载:“至元十三年,初置*淮行省,治扬州。二十一年,以地理民事非便,迁于杭州。二十二年,割*北诸郡隶河... (2020·山东省高三月考)东汉末年开始的割据*,历四百年至隋唐始又统一;唐中期开始的割据*,经二百年到北... 12、清朝史学家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 《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 16.《明史·宰辅年表》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地居近密,而... 《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 小历同学对东汉末年至三国这一段时期的历史非常,他在一篇历史小论文中有一段内容这样写道:“公元200年,曹*在官...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历史上疆域空前... 《明史·宰辅年表》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地居近密,而纶言批... 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年未毕工。”以...
热门文章
16.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据此回答8-9题。8.记载... 17.孔子在谈自己的生平时,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4.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A....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历史上疆域空前辽... 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 18.从十五、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19世纪末...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这一年应该是A.公元前20世纪早期B.公元前20世纪末... 据《元史·百官志->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 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变革的时代”。引发“历史...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历史上彊域空前辽阔... 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  A...
推荐内容
历史纪年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发生于...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读太阳外部...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二*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据此回答下列1~3题。1.记载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康熙会典中记载“(漠南蒙古)四十九旗自王而降,岁时必有至阙下者。使之分年相待以免其劳顿,给之稼粟以恤其匮乏,临... 《唐律疏议》记载:“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 19世纪末,*一位官员在出使某国后感叹,“推原其立国本末,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者,则在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 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两千年间,*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①皇帝“家天下”制度 ...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  “17世纪至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的历史、艺术、哲学和*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 红岩*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有“参政员*在渝市之动态……*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 在西欧,“小麦的价格从十六世纪初到世纪中未有上升,而在世纪末却涨到了四倍于世纪中的价格”。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 19.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孔子有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