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练习题 成语大全 造句 名词解释 经典语录 名人语录
当前位置:国文精选馆 > 练习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争先恐后于坚  ⑴*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

栏目: 练习题 / 发布于: / 人气:3.01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争先恐后于坚  ⑴*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争先恐后


于坚


   ⑴*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拥挤在门口的人群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喷出来,争先恐后,蜂拥而动。大家在斑马线前面等绿灯,都下意识地要往前挤,结果绿灯还没亮,人群就漫到了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车,哪怕前面就是终点站,人们也要提前起身,收拾行李到过道上挤着,好像晚一步,火车就要飞掉。


    ⑵ “争先恐后”不过是世界的一种此起彼伏的暂时状态、一个形容词。但在六十年代的词汇中, “先”与“后”却是一种价值判断,“先”,与先进、进步之类有关,“后”却是落后、倒退, “落后就要挨打”。无数运动之后,在这个国家无人不患“恐后”症。由于普遍地“恐后”,争先成为风气,“先”是如此事关生存,到了必须“争”的地步。精神上的“恐后”,最终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就争先恐后了。


    ⑶“争先恐后”不再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暂时状态,而是常态,所以,没有任何必要“恐后”的地方,人们也本能地要争先。


    ⑷争先已到这种地步,连小学生考试,九十五分以下都是后了。所有人都争先,意味着人们对生活的常态和基础的漠视。生活的质量并不表现在世界的先进部分,而在于世界的普遍状况。把“先”作为衡量事物的惟一价值标准,所有人都要争先恐后,只好*。


    ⑸争分夺秒、力争上游,作为一种可能*,当然是应该鼓励的,但它不是标准。如果也用河流比方,没有下游和中游,上游不是死水一潭么?没有恒定的时间和缓慢的时针的对比,争分夺秒不正是慢么。上游、中游、下游,河流的不同形态,也是世界的不同状况,它们并不存在价值上的优劣。


    ⑹马拉松赛跑永远只有一个人先进,世界注定是普遍落后的,是落后者的乐园。


    ⑺先进的意思在此时代,只意味着价值是否能立即兑现。不能立即兑现就是落后。我常听人说,不甘落后,眼科医生加入了股票大*,种白菜的姑娘去医院当了护士。


    ⑻我认识一位缓慢的大师,他的一座雕塑花了20年,他是落后的。他开始的时候,受的是先锋贾科梅蒂的影响,但这影响持续了20年之久,没有当即面市,他完成的时候,已经落后了。年轻一代今天决不会从伦勃朗开始,必然永远落后。他们很聪明,从威尼斯双年展开始。


    ⑼一天等于二十年,固然是一种时间观。但20年如一日,同样是一种时间观。一天功夫的东西就是一天功夫的东西,20年功夫的东西就是20年功夫的东西,永远不可取代。缓慢的并不是落后的,快也不意味着价值上的优越。这都是常识,但在这个世纪,明白这些,却是大智大慧。


    ⑽在古代社会,各文明之间并不争先恐后,因为文明不存在价值上的先进与落后。但在20世纪,“落后就要挨打”,竟成为风行全球的真理之一。并且已然是,只要落后,就可以打。落后的标准由什么界定?武器的先进。那些文化并不崇尚武力的文明必然总是落后,落后的印度文明,落后的埃及文明,落后的印第安文明,落后的中华文明。这个世界已经昏头了。日本居然在*文明面前以“先进”民族自居,靠的就是武器。此种逻辑已经成了*人刻骨铭心的经验之一,人们似乎已经忘记此逻辑乃是强盗们创造的。


    ⑾以“争先恐后”的价值观来看历史,不仅会得出缓慢的*时间劣于格林威治时间的结论,甚至把“落后”用于汉语。


    ⑿“争先恐后”,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的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丧失了存在感。  


    ⒀ “争先恐后”,乃是逃亡之象。


⒁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最落后的不就是我们相依为命的大地本身么?一成不变的,缓慢的,没有时间的,大地的这些特*是否已经成为这个“先进”世纪“维新”的障碍?


    ⒂长*洪水的泛滥,从根本的方面来说,我以为乃是“先进”的人类不满于大地的落后,所导致。


17.下面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并未对“争先恐后”做全面的否定,只是强调要分时间、分场合、分内容对待。


    B.文章批评了把“先”作为衡量事物的价值标准的社会状态。


    C.文中举眼科医生和种白菜姑娘的事例,意在说明人人都去追求生命中的更高价值。


    D.把落后作用于“*时间”和“汉语”,源于一种以“快速”和“武器先进”为“先”的价值观,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E.文章借提出“大地是否成为‘先进’世纪‘维新’的障碍”,质疑一种“争先恐后”的观念,这是运用了反*法,意在指出这种说法的荒谬。


18.通读全文,概括出人们普遍愿意“争先恐后”的原因。(3分)


19.根据上下文意,解释下列两句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


    ①生活的质量并不表现在世界的先进部分,而在于世界的普遍状况。


    ②一天功夫的东西就是一天工夫的东西,20年工夫的东西就是20年功夫的东西,永远不可取代。


20.文章在结尾部分写了长*泛滥的事例,请你分析这么写的作用?(5分)


 

【回答】

17.(4分)选AD  B文章批评的是把“先”作为衡量事物的唯一价值标准。C两个事例意在说明,人们追求能够立即兑现的价值,而不是“更高”价值。E使用的是“归谬法”而非“反*法”


18.(3分)答:(1)“先”与“后”曾是一种价值判断,精神上的“争先恐后”,最终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历史原因)


   (2)人们对生活的常态和基础的漠视(内在原因)


   (3)“争先恐后”,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的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丧失了存在感。(外部原因)答对一点得1分


19.(6分)①答:(1)否定争先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普遍认知,指出要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关注生活常态和基础。(从表面含义解释句子,说清“先进部分”与“普遍状况”,意思对即可。)


   (2)这句话实际上是批判了把“先”作为衡量事物的唯一价值标准的社会认知。(从深刻意义解释句子,意思对即可。)(共3分,解释清楚2分,点出深层意义1分)


    ②答:(1)功夫指花费的时间,工夫指具有的本事或取得的效果。本句意在说明,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绩,必须花费应有的时间,一味求快是行不通的。(2)深刻道理即是:慢并不意味着落后,快也不代表着价值上的优越。(共3分,解释清楚2分,点出深层意义1分)


20.(5分)答:作用:①从意思上讲:这句话意思在说明,由于人类过于“争先”,违背了自然规律,因而也必然受到了自然的惩罚。(此点2分,写出“争先”与“受惩罚”的意思各一分。)


    ②此句处于文章结尾位置,起到了深化主题、升华中心的作用。(1分)借此事例,进一步地表明作者对“争先恐后”的看法;不能忽视把“争先”作为衡量事物价值的唯一标准,要重视基础。(2分)

知识点:单元测试

题型:未分类

猜你喜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某些字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7~10题。(13分)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 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棋 魂   游子   清晨,家丁刚刚打开大门,突然跌进一个人来。这是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这场战争后,美利坚合众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的民族国家出现在舞台上。战后成立的邦联...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20分)停止与开始彭 程   ①在这个人人争先恐后日夜兼程的时代,有谁肯逆风而行,想...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谈“动情”⑴情是诗之魂。感受于外,情动于中。先有感,后有情,情不是飞来的。感受是... 阅读《老王》片断完成6----10题(13分)⑴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
相关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①*古代有没有科学?这是一个在今天经常争论不休的问题。②一切文明,无论*的还是...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国商张謇①1853年7月1日,张謇出生于*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兄弟五人,他...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论睁了眼看      鲁迅⑴虚生先生所做的时事短评中,曾有一个这样的题目:“我们...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2题。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看看花的姿态迟子建①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他的《永远的尹雪艳》和《金大班的最后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开机关机叶延滨每天都有这个动作,电脑打开,看看邮件,上上网,写点东西,然后关机。...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他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治印著名的老篆刻家厉刃,一早起来,心情特别好。他先在院子里看了看花架上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文后小题。开复的*心“浓郁的*情结”,这是描述李开复时人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组。李开... 课内语段阅读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
热门文章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文后小题。 第二种失败麦家第九次冲锋被击溃下来的时候,他悲愤得像一头因重创而恐怖、因恐怖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①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诞生的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0分)一方阳光⑴四合房是一种闭锁式的建筑,四面房屋的门窗都朝着天井。从外面看,... 在中日*午战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应募日*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这直接反映出*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韩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防空识别区是一国根据自己的空中防御需要划定的一个空中预*范围。通常情况下,以该国...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为了隆重表彰在这一斗争中作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吴恩裕:“歪打正着”的红学家王坚提起吴恩裕先生(1909-1979),很多人就会想到...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手 镯龙应台 ⑴这条街把我迷倒了。 ⑵一个一个的小店,里头全部是花边。世界上,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常常提到“*”这一概念。孔子强调“仁”。在他看来,有仁德是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忆田先生朱以撒⑴田先生已经过世十多年了。他是我来到这个陌生城市比较早结识的一位长辈。...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邻居吴老先生叶圣陶一天早晨,太阳很好,可没见同院的邻居吴老先生出来,像往常一...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 前一些时,上海的官绅为太炎①先生开追悼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对于道家的不争,历来也存在着很深的误解。最常见的是把道家的不争说成是"以不争为争",...
推荐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棋魂游子清晨,家丁刚刚打开大门,突然跌进一个人来。这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读 树李国文①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 如果你想了解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的情况,可以阅读下列哪些文学作品  ①《战争与和平》 ②《安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无声的歌 ①一个人想写小说,原因很多,核心恐怕只有一个:想唱歌。人生于世,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一个不能忘记的人刘重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各口岸...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纤   夫沈天鸿⑴雨声急促的夜晚,我常常产生听到*水上涨时那种低沉雄浑的咆哮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一 只 鹭 鸶陈所巨童年的一个雪天,我们被饥饿困扰,家里委实找不到一点可以吃...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雪后到乾明寺,遂宿【注】苏  轼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风花误...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声音的联想罗兰①入春以来,在静寂的清晨或午后,常有一大群麻雀,聚集在后院的尤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关于汪曾祺的风景一   第一眼看到他我即被他身上蕴藏的一种奇异的气质打动了。... 鸦片战争后的一二十年间,英国的坚船利*和工业产品只打开*的大门并没有打开*的商品市场的大门。其根本原因是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一个不能忘记的人刘重来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各口岸往...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大家好!①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毕业生发言。此时此刻,②我心情非常激动。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