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练习题 成语大全 造句 名词解释 经典语录 名人语录
当前位置:国文精选馆 > 练习题 > 

((15分)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

栏目: 练习题 / 发布于: / 人气:2.65W

问题详情:

((15分)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

((15分)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

【回答】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8分)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7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台所学知识,即可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古代*的法律改革•魏晋法律改革

知识点:古代*的*制度

题型:综合题

猜你喜欢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 “公元26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A.西周... 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  A.颁... 45.(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 材料一 刘邦一入关中就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民约法三章。惠帝四年,“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令》。高后五年,“... 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A颁布“推恩令” ... 3、西汉时期实行“推恩令”的皇帝是: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武帝统治的50余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在继承汉初... 15.刘邦建立汉朝后,命陆贾著述秦亡之理,以之为戒;又命萧何参照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即“汉律九...
相关文章
汉武帝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以下各项中,汉武帝措施不包括(  )A.赠“汉委奴国王”金印      B.颁布... 四、写作(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据《武汉晚报》报道:武汉... 近年来,武汉市先后制定了《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等地方*法规,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 3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 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A.颁布“推恩令”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 《汉书》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是: A、丞相...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 从现有史料来看,深圳市南头古城一带是汉武帝时期番禺盐官的驻地。由此可印*汉武帝(  )A.实施“推恩令”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
热门文章
*古代*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 25.(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 两汉时期曾大规模治理黄河的皇帝是(  )①汉武帝           ②汉景帝         ③汉文帝   ... 按先后顺序排列汉初的皇帝(  )①汉景帝        ②汉武帝         ③汉高祖         ④...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  *古代*皇权不断加强,*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的“中...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A.汉武帝        ...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      ...  “昭君出塞”时的西汉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元帝... 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A.颁布“...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来源于A.法家学说  ... 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A.颁布“推恩... 汉武帝时,有大臣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汉武帝所采纳。他的主张应是(   )A... 下列各项不能体现统治者“以民为本”思想的是( )A.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             B.汉初休... (2019年*苏盐城卷)“公元26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
推荐内容
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A、习惯法     B、《...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 14.*古代*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 学习过汉武帝大一统后,小明同学开始收集有关汉武帝的材料,下列材料不可用的是(  )A.科举制         ... 汉武帝见公孙弘既“习文法吏事”,又能“缘饰以儒术”,任命其为丞相并令其直接参与更定律令的工作,这主要说明(  ... 对《九章算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书写成于东汉时期                       ... 20.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3分)译文:  ...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A.汉武帝      B....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是...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汉武... 《汉书·武帝纪》记载“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由此可见A.汉武帝开创察举制   ... 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保*皇帝权威和朝廷政令推行,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  )A.“焚书坑儒”         ... 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汉武帝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 汉武帝派大*出击匈奴,使匈奴再也不能与西汉对抗的是在(  )A、 公元前11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