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练习题 成语大全 造句 名词解释 经典语录 名人语录
当前位置:国文精选馆 > 造句 > 

“利出一孔”简单造句,利出一孔造句子

栏目: 造句 / 发布于: / 人气:2.63W

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所谓“管仲陷阱”,核心就是“利出一孔”———只有一个获利的孔道、途径,即国家采用*经济法律手段,控制一切谋生渠道同时垄断社会财富的分配。

这是“利出一孔”的典型困境:“把80%的资源,分给20%的人。

虽然有众多的落第者,但在“利出一孔”的科举制度中,少数几个人所演义的成才故事,依然能够激励多数人去成就万里挑一的神话。

向齐桓公提出“官山海”,即专营山海资源,主要对盐实行国营,利出一孔

利出一孔造句

“福祸相倚,利出一孔。”你可要谨记。

热门文章
小明将易拉罐底部钻孔,另一端蒙上塑料薄膜,制作了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下图,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 材料一   1506年1月,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 【原创】在*的某一个历史时期出现了“谈到孔子羞*不能出口”,甚至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的现象...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孔子学院有1... 孔庙、孔府、孔林合称为“三孔”,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三孔”就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教科书,... 5.“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提出这一观点的是A.孔子   ... (16分)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的光合作用实验。利用打孔器对爬山虎和石榴的幼嫩叶片打孔,获取一批直径为0.8...  取生长旺盛的绿叶,利用打孔器打出一批直径为1cm的叶圆片,将叶圆片细胞间隙中的气体排出后,平均分装到盛有等量... 孔子是*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孔子基金正式推出“...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小... 张岱年先生指出:“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对该言论的理... 2014年9月27日,**孔子文化节开幕,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举办**孔子文化节有利于(   ... “孔庙、孔府、孔林”简单造句,孔庙、孔府、孔林造句子 孔祥瑞原来是天津港的一名普通的蓝领工人,在生产一线工作的30多年里,他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勤奋学习,不断... 浙*省“十佳残疾少年”孔黎祥失去了双臂,他用双脚篆刻出一枚枚透出灵气的篆刻*,十年来他的右脚已记不清被锋利的...
推荐内容
2020年5月3日,央视新闻《以青春的名义》栏目播出《孔德庆:从月球到火星的守望》,孔德庆是一位从临沂走出来的... 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的*常常利用*孔进行捕鱼,原理是(  )A、*孔处水温高                  ... 孔明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发明的.有一盏质量为m的孔明灯升空后向着东北偏上方向沿直线匀速上升,则此时孔明灯... 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王何必曰利?亦...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140... 如图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下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140所...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 核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孔洞,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称为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质构成。下图表示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输入... 一置于铅盒中的放*源发*的a、b和g*线,由铅盒的小孔*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 相距很近的平行板电容器,在两板中心各开有一个小孔,如图*所示,靠近A板的小孔处有一电子*,能够持续均匀地发*出... 26、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中,一方面指出“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之护符”;一方...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请回答... 31、1917年,李大钊在《孔子与宪法》一文指出:“孔子之道者,含混无界之辞也。宪法者,一文一字均有极确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