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练习题 成语大全 造句 名词解释 经典语录 名人语录
当前位置:国文精选馆 > 练习题 > 

古代诗歌阅读临*仙·夜归临皋(1)苏轼夜饮东坡(2)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

栏目: 练习题 / 发布于: / 人气:2.13W

问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临*仙·夜归临皋(1)苏轼夜饮东坡(2)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

古代诗歌阅读

临*仙·夜归临皋(1) 苏轼

夜饮东坡(2)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3)平。小舟从此逝,*海寄余生。

【注】(1)临皋,即临皋亭,位于黄州南*边,苏轼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与家眷共居于此。(2)东坡,元丰五年春,苏轼在东坡构筑雪堂,家属仍住临皋亭,因此常往来于雪堂临皋间。(3)縠纹,比喻水波细纹。                      

12.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就其中的两种手法进行分析。

13.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联系诗句作答。

【回答】

12.①夸张。“家童鼻息已雷鸣”把家童的鼾声夸大成雷声,形象地写出了家童的鼾声之大。②比喻。“家童鼻息已雷鸣”把家童的鼾声比喻成雷声,形象地写出了在寂静的夜晚家童的鼾声象雷鸣一样震耳。③细节描写。“敲门都不应,倚杖听*声”形象描绘出苏轼夜饮醉归,家童已睡,只得立在门外,静听涛声的场景。④以动衬静。“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意境,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情的孤寂。

13.①“长恨此身非我有”揭示出作者对身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②“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难忘世俗名利烦扰的矛盾与苦闷,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③“*海寄余生”表达出作者对隐逸*湖的渴望

【解析】

1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就其中的两种手法进行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技巧。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和真情。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本题,考生应明确目标在上阕,且要答出两种技巧,可以先挑简单的,比如“家童鼻息已雷鸣”,用“雷鸣”来写家童的鼾声,显然用了夸张的技巧,写其动静之大;同时这是夜间,加之“倚杖听*声”,可知周围的环境应是寂静的,此处写家童的鼾声显然是以动衬静。

13.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联系诗句作答”。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考生可在整体感悟词的意境的基础上,抓住描写的关键词来理解。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这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海寄馀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格。小舟从此逝,*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可以抓住“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海寄余生”这几句诗品味,同时要关注注释。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猜你喜欢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结合注释回答问题。(6分)临*仙・夜归临皋    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 古代诗歌阅读临*仙·送钱穆父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临*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仙①苏 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田家陈师道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秋来公事急,出处不待时。昨夜三尺雨,灶...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目。夜归临皋①苏轼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 《临*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经典语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临*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 对下列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临*仙 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临*仙苏轼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声。长...
相关文章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4~15题。西*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4-15题。临*仙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 (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3题。共12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李白醉别复几日... 古代诗歌阅读(8分)临*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被檄夜赴*州幕府金·元好问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浣溪沙·忆旧①苏轼长记鸣琴子贱②堂。朱颜绿发映垂... 1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3分)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临*仙(1)李煜樱桃(2)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①(其一)苏轼行歌野哭两堪...
热门文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 (2013年淄博市)阅读下面苏轼小品文两则,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一)临皋闲题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秋夜二首(其一)孔文仲①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临*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汲*煎茶①苏轼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入夜瓶。雪乳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鹊桥仙 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11分)渔家傲·送台守*郎中① (宋)苏轼送客...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罢郡归洛阳寄友人①刘禹锡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春夜闻笛【唐】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7—19题。外家①南寺元好问②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题归梦李贺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怡怡中堂笑,小弟栽...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渡桑干    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罢郡归洛阳寄友人①刘禹锡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临*仙①朱敦儒②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推荐内容
(2019·金华)古诗阅读,回答问题。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宋)苏轼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送故人归鲁韩翃鲁客多归兴,居人①怅别情。雨余衫... 三、古代诗歌鉴赏(6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霜天晓角·仪真①*上夜泊黄 机②寒*夜宿,长啸*之曲。水底鱼...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12~13题。望*南·超然台作苏 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白居易可怜今夜... (2019·泰州)读苏轼的《吉祥寺赏牡丹①》一诗,完成题目。人老簪②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題.临*仙*弃疾老去浑身无着处①,天教只住山林。百...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夜①杜甫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疏灯自照...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临*仙  冯延巳秣陵①*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4—15两题。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容不入时。故作小...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东去,浪淘尽,...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10—11题。病后登快哉亭①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夜泊牛渚①怀古   李白牛渚西*夜,青天无片云。...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临*仙陈克①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
最近更新
  • 作为2016年G20领导人杭州峰会重要的欢迎活动,一台中西合璧、美轮美奂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
  • 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组成元素如下表: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C、H、O乙C、H、O、...
  • 攥一把芳香的泥土   (1)故乡三面环山,土地不贫瘠也不肥沃,依然保留着传统农耕文明的习俗和风貌。置身故乡的田...
  • “李恩浩”简单造句,李恩浩造句子
  • “unmarried women”简单造句,unmarried women造句子
  • 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质稳定,工业上普遍采用高纯度硅与纯氮在1300℃反应获得,...
  • “黑火*”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钾、硫磺、木炭组成,属于(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
  • 某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3H2(g)+N2(g) 2NH3(g)  △H<0,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
  • “洗衣服务”简单造句,洗衣服务造句子
  • “痴情的女孩”简单造句,痴情的女孩造句子
  • 常温下,将等体积的盐*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与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I...
  •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对全党8300多万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示和要求。落实这一要求,*应...
  • 吕思勉在《*通史》中说:“在古代,劳力重于资本,丁多即可致富,而在今日,则适成为贫穷的原因。因为生产的机键,...
  •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胶体、溶液、浊液的分类依据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B.“卤水点豆腐”、“不同牌...
  • “质量系统”简单造句,质量系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