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练习题 成语大全 造句 名词解释 经典语录 名人语录
当前位置:国文精选馆 > 练习题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曾国藩——从“中人”到“完人”的追求(节选)湘乡流传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偷在房...

栏目: 练习题 / 发布于: / 人气:2.36W

问题详情: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曾国藩——从“中人”到“完人”的追求(节选)湘乡流传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偷在房...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曾国藩——从“中人”到“完人”的追求(节选)

湘乡流传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偷在房梁上等着曾国藩熄灯睡觉好下来偷东西。曾国藩在背一篇文章,怎么也背不下来。小偷都等急了,跳下房梁说,你真笨,我都背下来了,你还背不下来,然后拂袖而去。此笑话显然是后人杜撰,但故事透露出曾国藩的脑袋,可能确实不是很灵光。这个资质平庸、又出身普通、成长于偏远深山之中的小孩,最后怎会出将入相成为儒学大家呢?

曾国藩曾在家书里说:“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句话体现了他“尚拙”的人生哲学。

在日常生活上,他“笨拙”地坚持他的日课十二条:敬、*、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比如他要求自己每天读《廿三史》二十页,天天如此,从不间断。还有他从三十岁开始写日记,一直到他61岁去世,也不间断。在战争上,他不像孔明一样有很多锦囊妙计,用的也是笨拙的计策。他以“扎硬寨,打硬仗”而著称。湘*主动攻城时,如同巨蟒缠人一样,用一道一道的壕沟把这座城市活活困死。他们攻城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往往是一年、两年,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不停地挖壕沟。安庆、九*、天京,都是这样打下来的。他曾用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战争生涯,一是“屡败屡战”,一是“艰苦卓绝”。

曾国藩做事靠的是自己执着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回的信念。那么遇到困难时他又是如何勉励自己去实现目标呢?

曾国藩有一联自箴,耐人寻味: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

这副对联说的是他勉励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吃苦和惜时。其实人世间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实现的。立志、努力行动、历尽磨难、珍惜时间,这可能是所有成功人士的模式。但说到容易,做到就很难了。曾国藩用一个“悔”字来确保自己可以做到。

“悔”,就是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悔过自新。正是因为深刻的反思和追悔,曾国藩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先是一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理学家,在戴孝办团练的初期,他又采用法家思想,认为乱世必用重典。晚年时,父亲去世,曾国藩在思云馆中重读老庄,从而学会了以柔克刚,功成身退。晚年的曾国藩,接受耶鲁大学毕业生容闳的建议,和李鸿章一起上书建议朝廷送清国小留学生出国深造,师夷长技以自强。因此他又是西方新思想的启蒙者。

曾国藩不仅自己在历史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他还在仕途上成就了一批人,而这些人则成为晚清时期的中流砥柱。他知人善用,在他的人生中,他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一批落魄士子。耳熟能详的做*的有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李鸿章等等。学者则有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左宗棠本一介布衣,是他向皇上举荐,后来有平定新疆之功。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在国家危难、民不聊生的时代里,曾国藩和他的物*的人才为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带来了执着的精神和希望的曙光。

曾国藩不仅事业有成,而且治家有道,教子有方。他对子女的教育,在其家书中多有体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下的两方面。

首先,居安思危,勤俭持家。楼高易倒,树高易折。曾国藩曾说:“居富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长久之计。能从勤俭耕读上效出好规模,虽一旦罢官,尚不失兴旺气象。”曾国藩在当官时,时时想着不当官时家人如何生存。“克勤克俭,宜耕宜读。”这样,无论当官还是为民都可聊以为生。其二,曾国藩主张,不留钱财给子孙,但留诗书和家规。在富厚堂里最让人徜徉的地方,是3栋藏书楼,多的时候,藏书30万册。在这山清水秀的清净之所读书思考,坐拥万座书城,又有长者的谆谆教导,怎能没有出息!

相关链接

①曾国藩对清王朝的*、*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摘自百度百科)

②曾国藩的*家风度、个人的品格修养很少有人能够匹敌。他或许是十九世纪*最受人敬仰、最伟大的学者型官员。(摘自徐中约《*近代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在文章开头讲了一个后人杜撰的笑话,这个活泼有趣的开头,是为了说明曾国藩的脑袋可能不是很灵光。欲扬先抑,为后文写他“一普通小孩最终成为儒学大师”做铺垫。

B.曾国藩拥有执着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回的信念,这是他在历史上取得卓越成就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C.曾国藩知人善用,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受到他的感召,这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为我们带来了希望和曙光。

D.曾国藩是*近代推行西学第一人,因此有人说:“他或许是十九世纪*最受人敬仰、最伟大的学者型官员。”

E.曾国藩虽然也读老庄,也曾学习西方新思想,但从立志、修身、待人、治家等方面来看,依然不失儒家士大夫之风

(2)曾国藩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其轨迹。

(3)曾国藩“尚拙”的人生哲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4)曾国藩的人生能够给我们哪些启发?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回答】

(1)AE(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2)①从信奉继绝学开太平的儒家理学到吸纳法家乱世用重典的思想。②从吸纳法家乱世用重典的思想到重读老庄,学会以柔克刚,追求功成身退。③从重读老庄,学会以柔克刚,追求功成身退到接受西方启蒙思想。

(3)①在日常生活上,他“笨拙”地坚持他的日课十二条。②在战争上,他以“扎硬寨,打硬仗”而著称,用壕沟把城市活活困死。③在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上,他勉励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是吃苦和惜时。④在治家教子上,重视勤俭、耕读传家。

(4)①平凡之人亦可获得人生成功。②执著坚韧是成功的要义。③人生需要不断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④成就别人也是成就自我。⑤为人要懂得居安思危。⑥诗书传家远胜财宝。(分析略)

【解析】

(1)试题分析:B“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错。C“受到他的感召”不确定。“为我们带来了希望和曙光”,原文为“带来了执着的精神和希望的曙光”。D“近代推行西学第一人”错,因果关系也不恰当。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要概括其“思想发生的变化”,需找出表现其思想及变化的句子,信息就集中在第七段,不难找出,分条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审清题干,要概括“尚拙”的表现,先理解“尚拙”的含义,这是曾国藩的自谦之词,说自己还有些笨拙;其实,这种“拙”表现在曾国藩身上,是一种吃苦和勤勉的态度,一种执着的坚持。应从其生活、事业、治家等方面入手,信息分散在全文,可筛选后分条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曾国藩身上的品质和他的思想能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很多,如他执着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回的信念,他的吃苦和惜时,他的“悔”,他的治家有道,教子有方等等。可结合生活经验谈自己的启示,注意,既要有自己的看法,又要结合文本,要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考点: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D。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猜你喜欢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曾国藩——从“中人”到“完人”的追求(节选)湘乡流传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偷在房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猴票她爹”——黄永玉在收藏界,人人知道这样一个“神话”:1980年*邮政发行的第...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曾国藩——从“中人”到“完人”的追求(节选)湘乡流传一个故事,小偷在房梁上等... 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本题9分)思乡的基础是离乡,在乡的人不会思乡,“乡”作为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曾国藩﹣﹣从“中人”到“完人”的追求(节选)湘乡流传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偷在房梁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曾国藩的领导力:并非权谋,而是理念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是“权谋”的形象。事实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从乡绅到新乡贤吴灿在传统农业社会,常常以“乡绅”或者“乡贤”来称呼乡村中的精英人士。...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曾国藩——从“中人”到“完人”的追求(节选)湘乡流传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偷在房梁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
相关文章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可用五个字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可用五个字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字属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曾国藩的领导力:并非权谋,而是理念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是“权谋”的形象。事实上,在朝...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谈安静我国古人在谈到人的修养时,十分重视一个“静”字。《皇帝内经》里说“静则神...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端午节的文化事象节日是一个地域的人们由于自然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以人为本”四个字家喻户晓。在一般人的印...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体贴”——*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张再林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说的就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追求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在生前,王小波的小说很少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体贴”——*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张再林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说的就是这...
热门文章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美”和“爱”构筑的理想王国》——读《边城》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因整容而毁容的故乡王开岭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能指认和珍藏一个故乡,且故乡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2分)缺少阅读的民族,“穿越”不远姜泓*“五一”小长假,你是怎么过的——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近日,美国迪比克市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曾国藩的领导力:并非权谋,而是理念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是“权谋”的形象。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近日,美国迪比克市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2016年新课标Ⅱ)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故乡的沉沦耿立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是久在...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体贴”——*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张再林孔子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戈壁听沙(节选)韩少功(1)六十年代末,一小群中学生曾想瞒着父母去新疆参加*垦——其... (2019·杭州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以人为本”四个字家喻户晓。在一般人的印...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教育家吴汝纶吴汝纶曾入曾国藩、李鸿章幕府,为“曾门四弟子”之一,被...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元素”一词中的“元”意谓本源、本根,“素...
推荐内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故乡的沉沦耿 立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是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只见一个丫鬟来回:“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这里不要叫我妈妈曾颖这个关于母爱的故事,是一个保安小兄弟讲的:我是到帝豪小...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体贴”——*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张再林孔子讲“己...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传统装饰图案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小人物契诃夫“尊敬的*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陈衡哲——一个*新文学不应该忘记的人阎纯德陈衡哲从小在家读书,没有上过小学,她的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小*包弟(节选)巴金一个多月前,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和*的事情。据说...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闲”是古代文论主体范畴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