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18分)明清之際,*經歷著巨大的變化。當程朱理學被官方利用而逐漸喪失自身活力以後,一些有批判精神的學者再一...

欄目: 練習題 / 釋出於: / 人氣:1W

問題詳情:

(18分)明清之際,*經歷著巨大的變化。當程朱理學被官方利用而逐漸喪失自身活力以後,一些有批判精神的學者再一次開創了思想活躍的局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漢鉅商卓王孫的新寡女兒卓文君與司馬相如一見鍾情,兩情相悅,雪夜私奔。對此,宋明理學家認為“逾牆淫奔,無恥之尤”;明末李贄卻認為卓文君是“正獲身,非失身”“當大喜,何恥為”。

(1)對於卓文君的行為,材料一中兩種看法有什麼不同?(4分)

                                       ▲                                             

材料二  後之為人君者不然,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於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業也。”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2)概括材料二的主題思想。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黃宗羲提出這一思想的主要原因。(6分)

                                       ▲                                             

材料三  明清之際,從李贄“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到黃宗羲的“天下為主,君為客”;從顧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的“孤秦陋宋”論、唐甄的“凡為帝王者皆賊”論,充分說明了這一時期思想界的活躍。

(3)*版教科書認為,明清之際李贄等人的思想主張,“成為近代進步思想的先聲”。結合所學知識,任舉3例加以說明。(6分)

                                       ▲                                             

(4)明清之際思想界的活躍,對儒學的傳統地位產生了什麼影響?(2分)

                                       ▲                                             

【回答】

(18分)明清之際,*經歷著巨大的變化。當程朱理學被官方利用而逐漸喪失自身活力以後,一些有批判精神的學者再一...

知識點:*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題型:綜合題

猜你喜歡
56.(1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傳教士成為明清之際西方文化輸入的首要擔當者,在很大程度上是跟明末利... (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們及一大批官僚豪紳被*後,這些被*的藩王、官僚... 有學者認為:“明清之際……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筆鋒對以往正統宋明理學做出了總結*批判,從儒學內部逐漸發展... 19、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的內容,不包括( )A.批判宋明理學   B.批判重農抑商   C.批判君主*   ... 一位哲學家批判船伕不懂哲學相當於失去生命的一半。而當一個巨浪打來,哲學家掉進河裡大喊救命後,船伕反過來批評哲學... 、有學者認為:“明清之際……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筆鋒對以往正統宋明理學做出了總結*批判,從儒學內部逐漸發...  “自宋以降,仗義死節之士遠軼(超過)前古,論者以為程朱講學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學對宋代以後*社會的突出影... 11.“不僅是朱學失去了活力,而且對儒家精神作其他理解的學派,也因此受制於*符號化了的朱學,而失去了自由思考... 有學者認為:“明清之際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筆鋒對正統儒學做出了總結*批評,從儒學內部逐漸發展出一個脫離程... 馮友蘭在《*哲學史》一書中寫道:(明清)在這個時期,在某些方面,*的文化有了重大進展。……官方方面,程朱學...
相關文章
6.明清之際,西方傳教士往往憑藉歷算、地理、火*等知識,作為傳教的手段,主要是利用當時*士大夫的A.程朱理學...  “自宋以降,仗義死節之士遠軼(超過)前古,論者以為程朱講學之效。”該材料,表明程朱理學對宋代以後*社會的突... .馮友蘭在《*哲學史》一書中寫道:(明清)在這個時期,在某些方面,*的文化有了重大進展。……官方方面,程朱... 15、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的內容,不包括A.批判宋明理學   B.批判重農抑商   C.批判君主*   D.批... 東學西漸,西學亦東漸,閱讀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明清之際,歐洲的耶穌會士歷盡千*,溝通中西文化,把*當時...  “如果一定要在*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與西方科學精神最相近的,我個人認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學足以當之。”其依據...  “自宋以降,仗義死節之士遠軼前古,論者以為程朱講學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學對宋代以後*社會的影響主要表現... 44、(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們及一大批官僚豪紳被*後,這些被*的藩王、... 元代修史,朱熹及其門人弟子被列入《道學傳》,而陸九淵等人則被列入《儒林傳》。明代,道學之名逐漸被理學取代。到清... ,“自宋以降,仗義死節之士遠軼前古,論者以為程朱講學之效。”材料表明,程朱 理學對宋代以後*社會的影響主要表...
熱門文章
 “自宋以降,仗義死節之士遠軼前古,論者以為程朱講學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學對宋代以後*社會的影響突出表現為... .梁啟超在評清代學術時說,清初之學大,乾嘉之學精,道鹹(1821~1861年)以後之學新。這裡的“新”指的是A... “對雅典城邦傳統諸神的信仰,此時正逐漸受到損害,而一種更具批判*的、更為世俗的精神正在強有力地上升……這一演變... .梁啟超在評清代學術時說,清初之學大,乾嘉之學精,道鹹(1821~1861年)以後之學新。這裡的“新”指的是(... 有學者指出:“在一系列戰敗之後,*讀書人逐漸被戰勝者改變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強弱分文野的新觀念。這類因對抗互... 有學者認為,*服飾逐漸喪失民族特點並趨於洋化的重大轉型時期是在清末民初。造成這種變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A... 明清之際有學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晝夜,猶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紀世者以一君為... 西學東漸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兩個時期之中,西方自然科學和人文學術等先進文化向*傳播的歷史過程。在與... 23.“明儒之學用以應事,清儒之學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譎;明儒尊而喬,清儒棄而溼。……才智之士憚於文... 明清之際,作為官方意識形態“程朱理學”受到“經世致用”思潮的衝擊。其原因不包括A.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推動  ... 馮友蘭在《*哲學史》一書中寫道:(明清)在這個時期,在某些方面,*的文化有了重大進展……官方方面,程朱學派... 9.日本學者認為*官制的一個特*是“天子個人左右的微臣逐漸獲得權力,壓倒了*的大臣,終於取而代之。”以下官... .馮友蘭在《*哲學史》一書中寫道:(明清)在這個時期,在某些方面,*的文化有了重大進展……官方方面,程朱學... 國學大師王國維曾用一句話精闢地概括了清代學風:“國初之學大,乾嘉之學精,而道威(指道光、咸豐)以降之學新。”文...  “自宋以降,仗義死節之士遠軼前古,論者以為程朱講學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學對宋代以後*社會的影響突出表現為...
推薦內容
某知名學者說:“表明人類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是自身所屬社會的審判者,人有資格、有力量也有權利重新規範自己的生活,這... 材料一:某校高三(1)班學生十分關心當前的就業問題。他們通過探究*學習活動,瞭解到一些大學生的就業經歷和切身體...  “各校學生既痛外交之失敗,復憤同學之被拘,更有何心研究學問。此理由之一。青島問題當以死力爭,被拘同學亟宜營救... 4.馮友蘭在《*哲學史》一書中寫道:(明清)在這個時期,在某些方面,*的文化有了重大進展……官方方面,程朱...  “明儒之學用以應事,清儒之學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譎;明儒尊而喬,清儒棄而溼。……才智之士憚於文、迫... 化學來源於生活,通過學習化學,你會發現化學就在身邊。用化學知識可以解釋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和現象。(1)回收廢舊金... 義大利科學家布魯諾因反對教會,批判神學而被捕入獄,最後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的火刑柱上。在西歐封建時代,經常會有... (2020·濟南市濟鋼高階中學高三月考)有學者指出,16世紀“隨著歐洲逐漸被劃分成一些*集權的*單位和宗教... 運動神經元病(MND)患者由於運動神經細胞受損,肌肉失去神經支配逐漸萎縮,四肢像被凍住一樣,俗稱“漸凍人”。下...  “在啟蒙精神發展過程中,總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些理論觀點受到毀滅*的批判。”那些被“毀滅*批判”的觀點不... 閱讀《地震後為什麼會有餘震》一文,完成16—18題。(8分)①由於地球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 (2020·福建三明一中返校考)元中葉以後,程朱理學上升為官學:元代編修的《宋史》以程朱一系為“道學”,不列陸... 某著名學者曾寫道:“從1785年到1824年,經歷著一個多麼巨大的變化啊!在有文字記載的兩千年曆史中,……恐怕... 13.牛頓經典力學的成就之大使它本身得以廣泛傳播,此後,人們開始用力學的尺度去衡量一切,用力學的原理去解釋一切... 12.明清之際有學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晝夜,猶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紀世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