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

欄目: 練習題 / 釋出於: / 人氣:1.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

刑賞忠厚之至論

蘇軾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吁俞之聲,歡休慘慼,見於虞、夏、商、周之書。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故孔子猶有取焉。

傳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形也。”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四嶽曰:“鯀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圮族。”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嶽之用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書》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嗚呼!盡之矣!可以賞,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義。過乎仁,不失為君子;過乎義,則流而入於忍人,故仁可過也,義不可過也。

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鋸。賞之以爵祿,是賞之道行於爵祿之所加,而不行於爵祿之所不加也;刑以*鋸,是刑之威施於*鋸之所及,而不施於*鋸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勝賞,而爵祿不足以勸也;知天下之惡不勝刑,而*鋸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則舉而歸之於仁,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詩》曰:“君子如祉,亂庶遄已”;“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亂,豈有異術哉?時其喜怒,而無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義立法貴嚴而責人貴寬因其褒貶之義以制賞罰亦忠厚之至也。

1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一善,從而賞之                從:接著

B.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        蓋:大概

C.罰疑從去,所以慎形也。          去:離開

D.先王知天下之善不勝賞            勝:盡

1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              棄*曳兵而走

B. 故孔子猶有取焉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C. 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            師道之不傳也久

D. 賞之過乎仁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15.下面的句子編為四組,均能體現蘇軾“重賞輕罰”的“仁政”主張的一項是

①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            ②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

③過乎仁,不失為君子                        ④罰疑從去,所以慎形也

⑤罪疑惟輕,功疑惟重                        ⑥君子如祉,亂庶遄已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16.下面對句讀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 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

B.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

C.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D.《春秋》之義立/法貴嚴/而責人/貴寬,因其褒貶之義/以制賞罰/亦忠厚之至也

17.把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 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

譯文:                                                             

(2) 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

譯文:                                                           

【回答】

13.C

14.C

15.C

16.C

17.(1)他們愛百姓愛得多麼深厚,憂慮百姓的事憂慮得多麼急切,而對待天下的人都是用寬仁忠厚啊!(2)所以天下的人都害怕皋陶執法的嚴厲,卻喜歡堯用刑的寬大。

【解析】

13.

試題分析:實詞題目近些年考核有難度加大的趨勢,一般刻意迴避考綱規定的120個實詞,並且考題選項中夾雜出現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文言現象。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但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看語意是否通順來確定*的正確與否。C項的“去”意為“免除”。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

試題分析:此題需要逐項分析。A項的前者為連詞,表遞進;後者為連詞,錶轉折。B項的前者為語氣詞,呢;後者為副詞,哪。C項均用作主謂之間取獨。D項的前者作介詞相當“於”;後者作介詞,比。做此類題目,要著眼“意義”和“用法”兩點,“意義”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詞*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將所學教材中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代入課外的語句中比較驗*。對於材料中的虛詞,要結合上下文語境去推敲;對於大學聯考重點考的18個虛詞,特別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視積累。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5.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歸篩選文中資訊的能力。①指穆王的感受;③對“仁”的態度;⑥引用詩經的話君子應如何避亂。②④⑤符合題意。

考點:篩選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C。

16.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淺易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標點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讀多背,形成語感。有了一定的語感,讀到該停頓之處,就會自然而然地停頓,不必苦思。斷句、標點也講求一定的技巧,做題時應把握準語意,根據語法結構、邏輯規律作出判斷。解答本題應首先明白語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對語句進行斷句。A、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B、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C.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D.《春秋》之義,立法貴嚴,而責人貴寬,因其褒貶之義以制賞罰,亦忠厚之至也。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17.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並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檢視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本題中,要掌握以下關鍵字詞的翻譯:(1)句注意“何其”(其愛民之何深的倒裝)、“以君子長者之道也”(“以”當“用”譯,“也”作語氣詞“啊”譯);(2)句注意“堅”(嚴厲)、“而”(連詞表轉折相當於“卻”)。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唐堯、虞舜、夏禹、尚湯、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時候,他們愛百姓愛得多麼深厚,憂慮百姓的事憂慮得多麼急切,而對待天下的人都是用寬仁忠厚啊!誰做了一件好事跟著就獎賞他,接著又歌頌、讚美他,用這個來贊成他好的開頭並勉勵他堅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壞事跟著就懲罰他,接著又憐憫、*戒他,用這個使他改掉過錯,並且開闢新路。所以,那嘆息或應許的聲音,歡樂或悲傷的感情,在虞、夏、商、周的書上都能見到。成王、康王死後,穆王即位,周朝的道德傳統開始衰敗。然而穆王還命令他的大臣呂侯,告訴他辦案要謹慎。穆王的話憂慮而不悲傷,威嚴而無怒氣,顯得慈愛而果斷,難過地流露出哀憐無罪者的心情,所以孔子還認為穆王有可取的地方呢!

書傳上說:“獎賞有疑問,還是給予獎賞,這是為了廣施恩德啊!懲罰有疑問,就免除懲罰,這是為了謹慎用刑啊!”堯當政的時候,皋陶做獄官。將要判人死刑,皋陶接連多次說:“殺他!”堯卻接連多次說:“寬恕他!”所以天下的人都害怕皋陶執法的嚴厲,卻喜歡堯用刑的寬大。四嶽說:“鯀可以使用。”堯回答說:“不行,鯀違抗命令,敗壞了他的族類。”接著又說:“試用他一下吧。”為什麼堯不聽從皋陶再三要殺人的主張,卻採納四嶽推薦使用鯀的建議呢?既然這樣,那麼聖人的用意,大概也可以看出來了。《書經》上說:“判罪時有疑惑,只能輕判;授功時有疑惑,只能重賞。與其殺掉沒有罪的人,寧願自己犯不遵守成規定法的過失。”唉!賞罰必須恰當的道理都在這裡邊了。可賞可不賞的,獎賞他是超過了仁;可罰可不罰的,懲罰他是離開了義。超過了仁,還不失為君子;離開了義,就會變為殘忍的人。所以仁可以超過,義卻不能偏離啊!

古時候,賞賜不用官位、俸祿,懲罰不用*、鋸一類的刑具。用官位、俸祿賞賜,這種辦法只能對能得到官位、俸祿的人產生作用,而對得不到官位、俸祿的人就沒有作用;懲罰時使用*、鋸一類刑具,這種刑法的威力,只對可能受這種刑的人產生作用,對不會受這種刑的人卻沒有作用。古代賢明的君王知道天下的好事賞賜不盡,不能一一用官位、俸祿來勉勵;又知道天下的壞事懲罰不盡,不能一一用*、鋸來制裁,所以有了疑惑就全都以仁愛之心來處理,用寬仁忠厚對待天下的人,使天下的人都互相帶領回到寬仁忠厚。所以說這是忠厚到了極點啊!

《詩經》上說:“君子如果喜歡聽從賢者的話,禍亂便迅速停止;君子如果怒斥壞人的話,禍亂便會很快終結。”君子消除禍亂,難道有特異的法術嗎?他有時喜,有時怒,總是離不開仁罷了。《春秋》這部書的原則是:立法從嚴,要求人家卻從寬。依照《春秋》的褒貶原則來制定賞罰條例,也是忠厚到了極點啊!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猜你喜歡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後各題。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 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小題。(一)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 3.柳宗元在《封建論》中寫道:“彼封建者,更古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蓋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小題〔一〕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勝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題。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蘇軾的意義李澤厚蘇軾作為詩、文、書、畫無所不能的文藝全才,是*後期封建社會文人...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 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題。遊點蒼山記楊慎(明)自餘為僇人,所歷道途萬有餘里,齊、魯、楚、越之...
相關文章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書吳、潘二子事[清]顧炎武蘇之吳*有吳炎、潘檉章二子,皆高才,當國變後,年皆二十... 三、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凡兵,不攻無過之城,不殺無罪之人。夫殺人之父兄,利人之貨財,臣妾... 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題。 三國當漢、魏之際,英雄虎爭,一時豪傑志義之士,磊磊落落,皆非後人所... 三、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各題。屈平既黜,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厚*...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方山子傳蘇軾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1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 二、文言文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拽梯郎君祠記顧炎武忠臣義士,*也,非慕其名而為之。名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愛”是儒墨兩家措意最深的話題之一,它把罕言乃至不言“愛”的道家、法家、名家、*陽家...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①就*的文化源頭而言,無論是孔、孟,還是佛、老、墨翟、申、韓,孜孜汲汲,惕勵憂... 一、文言短文閱讀題(10分)閱讀下列材料,完成22-24題。所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自知其然”。和之生於... 三、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鄭鮮之,字道子,滎陽開封人。初為桓偉輔國主簿。宋武帝起義兵,累遷...
熱門文章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連處士應山人也以一布衣終於家而應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長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謹、禮...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和熹*皇后諱綏,太傅禹之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漢興之初,反秦之敝,與民休息,凡事簡易,禁罔疏闊,而相國蕭、曹以寬厚清靜為天下...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則兼相愛、交相利之法...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宇文測,字澄鏡,太祖之族子也。高祖中山、曾祖豆頹、祖騏驎、父永,仕魏,位並顯達...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題。蘇軾的意義李澤厚①蘇軾作為詩、文、書、畫無所不能,異常聰明敏銳的文藝全才,是*封建... 三、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高進之,沛國人。父瓚,有拳勇,嘗送友人之喪,喪反,友妻為士宦所掠...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漢興有園公、綺裡季.、夏黃公、角里先生,此四人者,當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自魏晉以來,在玄學思潮的推動下,開創了在文學創作中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 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列小題。【*】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中華文化以地域劃分大致為齊魯文化、吳越文化、嶺南文化、巴蜀文化、河洛文化和湖湘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燭之武退秦師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函陵,秦*氾南。佚之...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二柄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祖無擇,字擇之,上蔡人。進士高第。歷知南康*、海州,提點淮南廣東刑獄、廣南轉運使,...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目。沈慶之,字弘先,吳興武康人也。兄敞之,為趙倫之徵虜參*。慶之少有志力。孫恩之...
推薦內容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說釣清吳敏樹餘村居無事,喜釣遊。釣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當初夏、中秋之月,蚤...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世紀中葉開啟...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丁謂,字謂之,蘇州長洲人。少與孫何友善,同袖文謁王禹偁,禹偁大驚重之,以為自韓柳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古代絲綢之路是連線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商貿之路,更是三大洲之間文明多層面的交流...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12分,每小題3分)留侯論(宋)蘇軾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日喻說蘇軾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小題。文學的趣味朱光潛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彷彿以為知、好、樂...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潘耒,字次耕,吳*人。生而奇慧,讀書十行並下,自經史、音韻、算數及宗乘之學,無...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王安國,字平甫,安石之弟也。幼敏悟,未嘗從學,而文詞天成a年十二,出所為詩、銘、論...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頗有一些獨特之處,如虛心、有節、清拔凌雲、不畏霜雪、隨處而安...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題。張暢,字少微,吳郡人。暢少與從兄敷、演、敬齊名,為後進之秀。起家為太守徐佩之主簿... 二、文言文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宜黃縣縣學記   (宋)曾鞏   蓋凡人之起居、飲食、動... 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作為*南方高原上人口分佈最廣、歷史文化最深厚的古老民族之一,彝族有...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小題目。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頗有一些獨特之處,如虛心、有節、清拔凌雲、不畏霜雪、隨處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蓄養禽魚鳥之悅人以聲者,畫眉、鸚鵡二種。而鸚鵡之聲價,高出畫眉上,人多癖之,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