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42、(16分)“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把人分爲上中下三個等級,占人口多數...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3.01W

問題詳情:

42、(16分)“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把人分爲上中下三個等級,占人口多數...

(16分)“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

材料一  董仲舒按人*把人分爲上中下三個等級,占人口多數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對象。他主張設立各級學校,教授儒家經典,將他們培養爲“篤於禮薄於利”“以天下爲憂”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35~95年)認爲,學校教育優於家庭教育,培養演說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標。他還認爲,完美的演說家“不能僅有超羣的演說天賦,還要有完美的品格”“能盡公民之義務,能在公私事務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導國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礎”。

(1)閱讀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體良教育主張的相同點。(4分)

材料二  嚴復認爲:“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衆而貴自由”“講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體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並重”。

1912年,蔡元培批評清*的教育宗旨說:“忠君與共和政體不合,尊孔與信教自由相違”。同年,中華*教育部公佈的《教育宗旨》規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爲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1995年,《中華*共和國教育法》規定:“教育必須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

(2)閱讀材料二,概括*近現代教育目標的特點;結合時代背景對此進行分析。(8分)

材料三  人文教育是歐洲教育的傳統。19世紀,英國知識界對教育的內容展開爭論。一派認爲,科學(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應該是教育的主體內容,它是文明的基礎和核心,是國家富強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養紳士,而是要滿足社會的現實需要,但科學在教育中幾乎沒有獲得應有的分量。另一派則認爲,古典人文科目(語言、文學、哲學、歷史、數學等)仍然應該是教育的核心內容。人文教育不僅追求純粹知識,還是人類實現美、快樂、自由和道德的途徑。類似的爭論在近現代很多國家都發生過。

(3)概述這一教育爭論在英國出現的時代背景。(4分)

【回答】

*

(1)相同點:教育的主要對象不是全體民衆;學校教育是培養人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培養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爲國家服務。

(2)特點:將德、智、體作爲人才培養的重要標準;不同時代對教育目標都有所補充、發展。

分析: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養的標準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爲核心;這一主張一度成爲中華*的教育宗旨。新*成立後,教育方針強調培養社會主義的勞動者;改革開放後,強調培養爲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全面發展的人。

(3)時代背景:工業*的興起;科學技術的發展;理*主義的發展。

知識點:現代*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教育事業的發展

題型:綜合題

猜你喜歡
(10分)【思想*――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材料一 人肉搜索引擎其實就是在一個社區裏面提出一個問題,由人工參與... 在分封制下西周貴族集團形成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這也是宗法體系,其中大宗與小宗是相對... (2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古代從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貴君輕”的主張,到董仲舒的“天人感... 讀美國本土圖,完成下列問題。(6分)(1)圖中*影部分代表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A.... 閱讀下面材料,用一個單句概括出主要信息。(5分)(不超過15字)語文教育有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 材料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少數民族有一億多人口,分佈在全國各地,民族自治地方佔國土面積的6...  我國人口衆多,有56個民族,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根據所學的人口、民族知識,回答1--3題1、我國少數民族... 32.(14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梭倫改革的一項重大措施是按照財產多少,把自由民劃分爲四個等級,並確定... 下列命題中真命題是――――――――――――――――――――――――(     )(A)任意兩個等邊三角形必相似... 按一對夫婦兩個孩子計算,人口學家統計和預測,墨西哥等發展*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約需20―40年,美國需40――8...
相關文章
有人認爲“董仲舒新儒學的基礎是‘天人感應’學說”。董仲舒的下列言論中,能夠支持這一觀點的是(  )A.“罷黜百... (12分)學校教育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太學是*古代的大學。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 有人認爲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繼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這一觀點的主要依據是董仲舒A、提出君舟民水的觀點  ... 我國人口衆多,有56個民族,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根據所學的人口、民族知識,回答16~18題16、我國少數民... 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有人說,人本爲體,即人守本分才得體;而一個人言... 下圖爲“我國城鄉15一64歲各種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圖”則城鄉人口受教育程度差異的特徵有A.農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他(梭倫)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財產的多少分爲四個等級。第一、二等級能夠擔任執... 14.有人認爲“董仲舒新儒學的基礎是‘天人感應’學說”。董仲舒的下列言論中,能夠支持這一觀點的是A.“罷黜百家...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6―9題。 日前,英美科學家宣佈完成了人類最大的染*體――第一號染*體的測序和分析,... (16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元光元年,漢武帝“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漢舉賢良,自董仲舒以來,皆對策三道。...
熱門文章
21“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爲推進教育發展採取的重大舉措和取得的成就不包括A.國民... 拋物線的頂點座標是――――――――――――――-――(    )A、(2,8)         B、(8,2)...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新*建立初期有4億多人口,當時國家沒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題。(12分)(1)大學教育的主旨,在於培育能積極推動民族進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 (13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和教派、沒有一個呵喝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機械發明在人類的事...  閱讀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的多少和區域的... 19.*說:“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爲推進教育發展採取的最大舉措和取得的成就...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零丁洋》材料二:“蘇湖熟,天下足”。材... 有人認爲:“董仲舒新儒學的基礎是‘天人感應’學說。”董仲舒下列言論中,比較完整地表達了這一觀點是   A.“罷...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古代從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貴君輕”的主張,到董仲舒的“天人感... 閱讀下列材料:(本題共  20 分)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多分,人寡則寡分,... 據統計,他的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他爲民族工業和教育事業的貢獻爲後人所敬仰,被人們稱爲“狀元... (26分)根據材料,回答(1)~(3)題。材料一: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爲“世界三大體育盛事”之一)上海... 下列4個運算中,正確的個數(   ) (1)(―1)0=l   (2)(―1)―l=1   (3)2―1=― ... 按照要求完成下邊的題目。(6分) ①文化是一個民族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②文化是一種尊重,體現一個人如何 ...
推薦內容
*民族衆多,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俄羅斯族B.大和民族C.日耳曼民族D.... 21、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6分)“朋友圈”,是騰訊微信上的一個社交功能,通常由熟人、半熟人組成,是現...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問題。(22分) 材料一: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多分,... 對下列兩條食物鏈的分析正確的是              (  )。①玉米―→人 ②玉米―→牛―→人A.一個吃... 在“人體的阿波羅計劃”――人類基因計劃基本實現後,我們知道人體細胞內的基因數爲(     )A.10萬個   ... 下列有關我國民族的敘述,正確一項是  (  )A.在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回族B.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東南... 根據材料,回答下面問題。材料: A、B、C三個人同乘一輛飛機去非洲救助難民,A、B、C三人都信奉宗教,途中三人... *民族衆多,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俄羅斯族B.大和民族C.日耳曼民族D.漢... 公元前430年,希米奧30歲,他是一個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參加事實上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公... 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族佔全國人口的83%,人口較多的民族還有韃靼、烏克蘭... “嚴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誡仍都需要,因爲不講人情的選拔制原則――雖然它始於漢制――與滲透在儒家倫理中的家族和個人... 有人認爲:“董仲舒新儒學的基礎是‘天人感應’學說”。在董仲舒下列言論中,能夠印*這一觀點的是A.“罷黜百家,獨... 2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三個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個人拿了根柺杖,一個人拿了把雨傘,第三個人什麼也...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它的面積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0人,同時也是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爲首的羅...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1)~(4)題。(10分)材料一 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上海和全國對比。 材料二 M市城市人口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