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經典語錄 > 

《唐詩可以這樣讀》經典語錄

欄目: 經典語錄 / 發佈於: / 人氣:1.42W

經典語錄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對於這首短短的五言小詩,我們很可能是愛得不知所以然,原因在於:我們對人*的瞭解不夠。

《唐詩可以這樣讀》經典語錄

愛並非存於相互的凝視,而是兩個人一起望向外在的同一個方向。

我們需要美,但更需要正派大氣的美;需要藝術,卻更需要堅定向上的藝術,這都非建立在求真存善的基礎上而不可得。在唐詩的形式鍛鍊之下,唐代詩人的筆墨也被打磨、淘洗得晶瑩剔透,容不下罪惡醜陋的渣滓;在歷史的嚴苛冷峻之下,也過濾、淘汰了欺世盜名的成分,大美、至善、純真兼容並存,這是最完美的藝術。

只可惜,一般的愛好者往往只獲得浪漫的賞析,以致不乏美麗的誤會;那深刻的部分則留在學術的象牙塔裏,很少成為推動社會知識進展的動力。文化長*斷裂,古典長城崩散,而力圖復興者所撿拾的,會不會只是七寶樓台所拆碎的片段,每一個碎片都光*閃爍,拼湊起來卻面目全非,甚至在折*的時候摻雜了飛舞的塵埃,遮蔽了原貌?但是,又有什麼關係呢?“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如果一本簡陋的《唐詩三百首》可以啟迪一個小女孩的心靈,空谷傳響,給予堂正崇高的追尋方向,那麼,應該也可以相信,總有幾顆種子藉機發現了陽光從何處照耀過來,進而追蹤溯源,探尋光源之所在。那是真正的希望。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常有*南船,寄書家中否?(其一)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其二)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其三) 如果限定在三首作為一個整體的情況下,這組詩很可能就只是一般角*扮演式的代言體敍事詩,由詩人代替分居兩地的征夫、思婦抒發心情感受,彼此問答響應,則整組詩的抒情主體便不是王維本人,所表達的是詩人所擬想的他人的處境與心情。 但我們可以注意到,王維詩集中的《雜詩》有好幾首,除了這一組之外,另外還有兩首*標示“雜詩”的作品,可見這是王維喜歡採用的詩題;而這組《雜詩》是在創作伊始便有意一體化的有機結合,還是在流傳過程中才被編成一組?這或許不無疑問。

活着總面臨着永恆的課題,生老病死,追求與幻滅,企慕與絕望,尤其是愛與缺憾,我們就在生生不息的生命之鏈上古今共鳴,祕音交響。

魯迅説: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作完。

我們看到了人是多面的,歷史是複雜的。陳子昂作為唐朝復古派的開路先鋒和開山祖師,卻出現了陽違*奉的作為,也就是對於他不遺餘力地反對的六朝文學,在表面的批判之下,其實是大力吸收的;而唐代詩歌的內涵之豐富博大,更是必須立足於六朝所打下的深厚基礎,才能青出於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峯造極。因此,對於詩人和詩歌史,都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看待古人的問題時,也不能太過單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