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經典語錄 > 

《新聞的騷動》經典語錄

欄目: 經典語錄 / 發佈於: / 人氣:1.7W
《新聞的騷動》一書由丁維翻譯,其原作名為The News:A User's Manual,作者阿蘭·德波頓。本書內容主要有*新聞、*新聞、經濟新聞、名人新聞、災難新聞、消費新聞。 幾乎沒有一個角落能夠躲避新聞的不斷轟炸, 新聞的喧囂紛雜已經滲入自我當中, 但我們很少意識到新聞強大的影響力: 新聞不僅能左右我們對現實的觀感,還能塑造我們的心靈狀態! 一場饑荒、一座遭到洪水淹沒的城鎮、一則明星八卦、一個*的垮台、一位經濟學家對於明年發展趨勢的預測.......(更多)

經典語錄

“新聞機構羞於向我們承認,其每天交付給大家的不過是故事的只鱗片爪,要想看清廬山真面目,往往只能等待數月,甚至數年。所以明智的做法是等待連綴成篇後,以整體事件為單元來了解,而不是聽取零碎片段。我們需要新聞機構給出提示,告訴我們如何將割裂的報道納入更宏大的主題,從而發生真誠的興趣。無論是什麼信息,要對之產生興趣,就必須予以定位,也及時將該信息與我們之前業已知曉的事務相關聯。不妨將人腦中的某一部分看作一座圖書館,器重分門別類地存放着各類信息。我們日常聽到的大多數事務都明確標示了其應歸屬的門類,於是即刻被大腦下意識的歸檔:緋聞故事進入早已滿荷的《男女關係大全》,某位首席執行官的突然下崗*入《工作和地位》,以積累對於該主題的理解。”

《新聞的騷動》經典語錄

與新聞所暗示的恰恰相反,大多數企業實際上都是以失敗告終,大多數劇本最後也沒有被拍成電影,大多數職業都平淡無奇,大多數人的臉蛋和身材也談不上完美,而幾乎所有人都是在悲傷擔憂中度過大量時光。不應該因為自己的生活夠不着某個毫無真實*的標杆,就開始顧影自憐;或只是因為無力挑戰某些心驚肉跳的障礙,就開始自我埋怨。一旦徹底剖析了嫉妒情緒,對於自己微不足道的人生,我們感到的是羣體的焦慮,而非獨自承受的困擾。

從某種角度而言,生活就是由突發事件組成,但是表面上我們還必須努力維持風平浪靜。任內心焦慮如何擾動,我們必須以微笑示人。

新聞機構值得稱道的殊榮,不應該是簡單收集事實的能力,而是明智地運用偏見,從事實中梳理相關*的技能。

藝術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其中一項理論認為藝術是一種治療*媒介,幫助指導、規勸和安慰其受眾,協助他們進化成更好的自己。藝術是一種工具,幫助我們應對眾多難以應對的心理弱點,如缺乏自我理解、無法自我解嘲、難以同情和原諒他人、無力接受不可避免的苦難、難以保持樂觀、無法欣賞平凡的美好、無法從容面對死亡。

也許在內心某個地方,人人都懷有悲傷和失望。我們悄無聲息地隱藏了*鬱,而與此同時,周圍的社會又在一刻不停地宣揚雄心和幸福、甜蜜的感情、蓬勃的事業、漂亮的勝仗,其中的大多數卻與自己無緣。

淡定與否終究取決於我們的期望高低:如果我們接受人生不如意十之*(但這也沒什麼大不了),改變不會一蹴而就(幸好人生路漫漫),多數人既非大善也非大惡(我們自己也在其中),人類社會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卻還是挺了過來),如果我們能讓這些昭然若揭但卻閃爍不定的想法在內心生根,則恐慌就沒那麼容易將我們降服。

然而,對於偏見或許我們應該大度一些。就其純粹狀態而言,偏見不過是人類社會的運作與繁榮的一種觀點,並由此為出發點對各個事件予以邏輯一致的評估。偏見就像掠過事實的一枚鏡片,旨在將眼前的事物看得更清楚。偏見致力於解釋事實的真相,並引入一套用來評判想法和事件的價值觀,因此,對偏見採取避之不及的方法似乎有點小題大做。我們的任務應該是去尋得方法,以便採用其中較為可靠和有益的部分。

“對成名的渴求程度取決於個人所處的社會。如果一個社會裏,尊嚴和善待只是極少數人的專享,想要出人頭地的慾望就愈加強烈。……一個社會裏如果人人都渴望成名,那麼必有更加本質的原因,使得普通人無法獲得必要尊重,以滿足人類對尊嚴的自然渴望。就現代世界對名人的沉迷而言,與其説我們所處的時代太過膚淺,不如説是太過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