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唐朝元和年間(806~820年),主管財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請減少內外官俸,詔書下達後被給事中崔祐駁回,皇帝最終採...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1.62W

問題詳情:

唐朝元和年間(806~820年),主管財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請減少內外官俸,詔書下達後被給事中崔祐駁回,皇帝最終採...

唐朝元和年間(806820年),主管財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請減少內外官俸,詔書下達後被給事中崔祐駁回,皇帝最終採納了崔祐的意見。崔祐所屬的部門應是(    )          

A.參知政事     B.中書省                    C.門下省            D.尚書省          

【回答】

C

知識點:古代*的*制度 漢到元*制度的演變

題型:選擇題

猜你喜歡
26.唐朝元和年間,主管財政的宰相奏請減少內外官俸,詔書下達後被給事中崔佑駁回,皇帝最終採納了崔佑的意見。崔佑... 唐元和年間(806—820年),主管財政的宰相奏請減少內外官俸,詔書下達後被大臣崔祐駁回,皇帝最終採納了崔祐的... 唐元和年間(806年——820年),主管財政的宰相奏請減少內外官俸,詔書下達後被大臣崔祐駁回,皇帝最終採納了崔... 唐朝元和年間,中書省丞相皇甫鎛奏請減少內外官俸錢,門下省官員崔祐認為此法不妥,封還詔書,皇帝採納了崔祐的意見,... 15、唐朝元和年間(806-820年),主管財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請減少內外官俸,詔書下達後被給事中崔祐駁回,皇帝...  唐朝主管財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請減少內外官俸,詔書下達後被事中崔祐駁回,皇帝最終採納了崔祐的意見。崔祐所屬的部門... 唐朝元和年間,主管財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請減少內外官俸,詔書下達後被給事中崔佑駁回,皇帝最終採納了崔佑的意見。崔佑... 唐朝元和十三年,皇甫鎛為了諂媚皇帝,上書請求減少官員的俸祿以節約朝廷開支。皇帝下詔書批准後卻被給事中崔祐駁回,... 唐朝元和年間(806—820),主管財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請減少內外官俸,詔書下達後被給事中崔祐駁回,皇帝最終採納... .唐朝元和年間,中書省丞相皇甫鎛奏請減少內外官俸錢,門下省官員崔祐認為此法不妥,封還詔書,皇帝採納了崔祐的意見...
相關文章
(2020·山東省濟南外國語學校高三月考)雅典執政官最初有王者執政官、*事執政官和名年官,終身任職。公元前68... 1888年,威廉二世繼位後,和宰相之間衝突不斷。俾斯麥因與皇帝政見不合,幾乎陷入崩潰的邊緣。1890年3月18... (2015*文綜)某朝官員王鍔通過賄賂企圖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鍔的請求,並下詔“鍔可兼宰相”。時任給事中的... 據《舊唐書》載,唐元和年間(806—820年)給事中(官職名)崔祐認為皇帝關於減少內外官俸錢的詔令不妥而封還詔... 據有關資料統計,從1840年開始,清朝財政狀況急轉直下,此後10年間,僅例外支出即達8000萬白銀。清朝財政狀... 秦朝時期,御史大夫的主要職責是①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②執掌羣臣奏章③管理*事④下達皇帝詔令⑤兼理國家監察事務A... 唐宋時期,皇帝下達的詔令,原則上須宰相通過,加蓋*,方能成為一道合法的詔令而生效,皇帝自宮內直接發出批示,被... 唐朝元和年間,中書省丞相請減少內外官俸錢,門下省官員認為此法不妥,封還詔書,皇帝採納了門下省官員的意見,中書丞... 某朝官員王鍔通過賄賂企圖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鍔的請求,並下詔“鍔可兼宰相”。時任給事中的李藩行使職權,駁回詔... 4.某朝官員王鍔通過賄賂企圖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鍔的請求,並下詔“鍔可兼宰相”。時任給事中的李藩行使職權,駁...
熱門文章
36.皇權與相權自秦朝以後,皇帝為了集中權力,不斷削弱相權。唐朝曾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行使宰相職權... 兩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謁見皇帝時,皇帝起立,賜丞相座。隋唐時期,官員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宋朝,官員... 13.清朝採用密摺制度,允許和鼓勵四品以上的*和地方官員,直接向皇帝遞摺奏事,甚至是風聞奏事,皇帝硃批後迅速... 自秦朝歷漢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兩千年間,*古代國家的主要特徵是(  )    ①皇帝... 4、唐朝最高議事機關稱政事堂,一切*法令,須用皇帝詔書名義頒佈者,事先由政事堂開會議決,送進皇宮劃一敕字,然...  兩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謁見皇帝時,皇帝起立,賜丞相座。隋唐時期,官員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宋朝,官... 10.史書載:皇帝要破格提拔大理少卿劉士涇為太僕卿,給事中韋弘景、薛存慶駁回詔書。皇帝向韋弘景、薛存慶解釋提拔...  1皇權與相權自秦朝以後,皇帝為了集中權力,不斷削弱相權。唐朝曾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行使宰相職權;... 清朝雍正年間,朝廷設立*機處輔助皇帝處理政務,*機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擬寫成文,經皇帝審閲同意後傳達給*各部和地... 2016年我國繼續實施枳極的財政政策,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主要用於減税降費,... 自秦朝歷漢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兩千年間,*古代國家的主要特徵是①皇帝“家天下”制度 ... 30.它“是整個文官官僚機構的神經中樞,有權薦舉官員,草擬詔書,並奏請皇帝批准,事實上對帝國範圍內所有的文職官... 自秦朝以後,皇帝為了集中權力,不斷削弱相權。唐朝曾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行使宰相職權;清朝又以皇帝欽... 據有關資料統計,從1840年開始清朝財政狀況急轉直下,此後10年間,僅例外支出即達8000萬兩白銀。清朝財政狀... 據統計,從1840年開始清朝財政狀況急轉直下,此後10年間,僅例外支出即達8000萬兩白銀。清朝財政狀況出現惡...
推薦內容
 28.明朝的內*距離皇帝寢宮1000米,清朝的*機處距離皇帝寢宮只有50米。政務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寢宮的這一過... 34.某朝官員王鍔通過賄賂企圖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鍔的請求,並下詔“鍔可兼宰相”。時任給事中的李藩行使職權,... 唐朝前期設立政事堂作為宰相議事處所,凡遇*國大事,皆由政事堂會議商議決定,經皇帝批准後,以詔令形式頒佈執行。當... 12.唐代和宋代都有諫官。唐代諫官由宰相薦舉,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宋代諫官由皇帝選拔,主要評議宰相是非。這説明 ... 唐代和宋代都有諫官。唐代諫官由宰相薦舉,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宋代諫官由皇帝選拔,主要評議宰相是非。這説明A、唐代... 14.唐代和宋代都有諫官,唐代諫官由宰相薦舉,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宋代諫官由皇帝選拔,主要評議宰相是非。這説明(... 《漢書》載“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漢因循而不革。”百官中執掌羣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的是: A、丞相... 2012年是鄭和下西洋607週年,在公元1405年到1433年,*明朝皇帝朱棣數次下詔,讓鄭和率領由近三百艘...  2016年我國繼續實施枳極的財政政策,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主要用於減税降費... 唐代和宋代都有諫官。唐代諫官由宰相薦舉,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宋代諫官由皇帝選拔,主要評議宰相是非。這説明A.唐代... 唐朝前期設立政事堂作為宰相議事處所,凡遇*國大事,皆由政事堂會議商議決定,經皇帝批准  後,以詔令形式頒佈執行... 有學者説:“明朝內*只是皇帝的私人辦公廳,不是*正式的政事堂,內*學士也只是皇帝的內廳祕書,不是外朝正式宰相... 2016年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主要用於減税降費,... 針對皇帝頻頻越過中書省直接向六部官員下達詔令的現象,有朝臣説:“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由此可知,該朝臣( )... 1860年10月,圓明園被英法侵略*焚燬,當時清朝最高統治者是(  )A.道光皇帝B.咸豐皇帝C.那拉氏D.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