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1899年,孫中山在東京與梁啟超討論土地問題時説:“今之耕者,率貢其所獲之半於租主而未有已,農之所以困也。土地...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1.41W

問題詳情:

1899年,孫中山在東京與梁啟超討論土地問題時説:“今之耕者,率貢其所獲之半於租主而未有已,農之所以困也。土地...

1899年,孫中山在東京與梁啟超討論土地問題時説:“今之耕者,率貢其所獲之半於租主而未有已,農之所以困也。土地國有後,必能耕者然後授之田,直納若干租税於國,而無復有一層地主從中睃削之,*可以大蘇。”由此可見,孫中山在土地問題上的主張

A.與羅斯福相似,主張國家干預

B.與資本主義一致,主張土地私有

C.與馬克思主義相似,主張土地國有

D.與斯大林模式相似,主張農業集體化

【回答】

.C

【解析】依據材料中“土地國有後……”可知,孫中山主張土地國有,由此可得出B與題幹相反;孫中山主張土地國有,並沒有在土地經營的各環節予以干預,故A項錯誤;據材料“必能耕者然後授之田”知土地仍有農民自己經營,而非集體化,故D項錯誤。故選C。

知識點:20世紀以來*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題型:選擇題

猜你喜歡
16.1911年6月,梁啟超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指出:“在今日之*而持*論,誠不能自完其説;在今日之*而持非... 1912年,梁啟超在《*立國大方針商榷書》中説:“今雖新*之建設,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數千年來惡*之巢穴,... 王陽明認為:“夫學貴得之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梁啟超認為... 10.蘇洵認為“井田廢,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資於富民,富民之家地大業廣……是以田主日累其半... 孫中山曾説:“餘之謀**,其所持主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説事蹟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穫者。...  “井田廢,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資於富民,富民之家地大業廣……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於富強... 5.梁啟超曾説:“***之發達,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於教義之浸淫,二由於雄主之佈劃。”以下屬於梁啟超所説... 1924年,孫中山指出:“土地之歲收,地價之增益,公地之生產,山林川澤之息,礦產水力之利,皆為地方*之所有,... .“建設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歲收,地價之增益,公地之生產,山林川澤之息,皆為地方*之所有,而用以經營地方... 1915年底,梁啟超撰文説:“在現行國體之下,而思以言論鼓吹他種國體,則無論何時皆反對之。”這説明此時的梁啟超...
相關文章
 “建設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歲收,地價之增益,公地之生產,山林川澤之息,礦產水力之利,皆為地方*之所有,而... 41.“或耕豪民之田,見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國古代土地的何種... 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啟超認為:“泰西之所以富強,橫絕地球者,不在其*械*兵,而在其學校,今日振興之策,首... 1982年9月,*在會見撒切爾夫人時針對港、澳問題説:“坦率地講,*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現在時機... 1912年孫中山先生曾自豪地説,這是“我國有史以來前所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舉也。”這裏的“變局”和“創舉...  1912年,孫中山自豪地説,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所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舉也”。這裏的“變局”和“創舉”被... 根據我國北方半濕潤區某小流域不同時期土地利用類型變化率圖,回答問題。1.1998年之後該流域土地利用類型轉化主... 18世紀一位英國學者針對圈地運動前後的變化指出:“過去小土地所有者和小租地農民,靠自己耕種土地的產品和公有土地... 20世紀20—30年代,面對土地問題,孫中山提倡“耕者有其田”;*則進行了土地*。二者都A.滿足了農民階級... 建設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歲收,地價之增益,公地之生產,山林川澤之息,礦產水力之利,皆為地方*之所有,而用以...
熱門文章
1920年,梁啟超在《歐遊心影錄》中談道“科學萬能説”時,認為它“當然不能像從前一樣的猖獗”。梁啟超之所以這樣... 1912年,孫中山自豪地説“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所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舉也。”這裏“變局”和“創舉”是指  ... 梁啟超説:“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其於西方之所以富強之源,茫乎未有聞焉,正所謂:... 1912年,孫中山自豪地説:“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所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舉也。”這裏的“變局”和“創舉”是指... 1902年前後,梁啟超率先主張“今日欲救*,無他術焉,亦先建設一民族主義之國家而已。”“民族主義者,世界最光... 2.“今是土之生五穀也,人善治之,則畝益數盆,一歲而再獲之。”(《荀子•富國》)這主要説明當時農業生產具有的特... 1912年,孫中山自豪地説:“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所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舉也。”這裏的“變局”、“創舉”是指... 5.《呂氏春秋•上農》在描述農耕之利時不無誇張地説:一個農夫耕種肥沃的土地可以養活九口人,耕種一般的土地也能養...  《呂氏春秋·上農》在描述農耕之利時不無誇張地説,農夫耕種肥沃的土地可以養活九口人,耕種一般的土地也能養活五口... 29.【加試題】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指出:“今者*以千年*之毒而不解,異種殘之,外邦逼之,民族主義、... 嚴復在《論世變之亟》中説:“今之稱西人者,曰彼善會計而已,又曰彼擅機巧而已。不知吾今茲之所見所聞,如汽機兵械之... 28.梁啟超説:“貴族*者,雖平民*之蟊賊,然亦君主*之悍敵也。……貴族之於平民,固少數也;其於君主則多... 庖丁釋*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 19、孫中山説:“因*今日已為滿洲人所據,而滿清之**已極,遂至*之國勢亦危險已極,瓜分之禍已岌岌不可... 根據我國北方半濕潤區某小流域不同時期土地利用類型變化率圖,回答問題。12.1998年之後該流域土地利用類型轉化...
推薦內容
51.“建設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歲收,地價之增益,公地之生產,山林川澤之息,礦產水力之利,皆為地方*之所有... 《呂氏春秋•上農》在描述農耕之利時不無誇張地説:一個農夫耕種肥沃的土地可以養活九口人,耕種一般的土地也能養活五...  根據我國北方半濕潤區某小流域不同時期土地利用類型變化率圖,回答10—11題。10、1998年之後該流域土地利... 15.梁啟超是近代歷史上“多變”的典型,經常處在“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戰”的狀態。除梁啟超外,康有為、嚴復、孫中... “或耕豪民之田,見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國古代土地的何種經營方...  “或耕豪民之田,見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國古代土地的何種經營...  “建設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歲收,地價之增益,公地之生產,山林川澤之息,礦產水力之利,皆為地方*之所有,... 《呂氏春秋·上農》在描述農耕之利時不無誇張地説:一個農夫耕種肥沃的土地可以養活九口人,耕種一般的土地也能養活五...   根據我國北方半濕潤區某小流域不同時期土地利用類型變化率圖,回答10—11題。10、1998年之後該流域土地... 1901年10月,梁啟超在《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一文中提出,“國家者,由*之合意結契約而成立者也,故*當有... 梁啟超在《戊戌*記》中寫到:“康有為以為望變法於朝廷,其事頗難。然各國之革政,未有不從國民而起者,故欲倡之於... 北宋蘇詢説:“耕者之田,資於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這反映了當時實行的這種經營方式是A.井...  1905年8月,孫中山在《同盟會宣言》中説:“*者,*人之*;*之*,*人任之。驅除韃虜之後,光...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後,農村的土地所有制是A.農民土地所有制B.集體土地所有制C.國家土地所有制D.公... 梁啟超提出“欲興內治,不能不稍伸民權”;孫中山主張“*者乃神聖事業,天賦之*,而最美之名辭也”。兩人都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