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7.康熙年間,錢塘人俞森在《荒政叢書》中記載:“一婦每日紡棉三兩,月可得布二匹,數月之織,可供數口之用,其餘或...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1.16W

問題詳情:

7.康熙年間,錢塘人俞森在《荒政叢書》中記載:“一婦每日紡棉三兩,月可得布二匹,數月之織,可供數口之用,其餘或...

7.康熙年間,錢塘人俞森在《荒政叢書》中記載:“一婦每日紡棉三兩,月可得布二匹,數月之織,可供數口之用,其餘或換錢易粟,或納税完官。”材料表明當時(  )

A.農本商末觀念開始改變             B.小農經濟並非是完全封閉的

C.農村商品經濟相當發達             D.紡織業是農村家庭支柱產業

【回答】

B

知識點: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題型:選擇題

猜你喜歡
《登州府志》記載,“紡織花布,以自衣被。窮鄉山陬,無問男婦為之,其織作須織工。勤有餘布,亦兼鬻於鄉市,復有布賈... .《登州府志》記載,“紡織花布,以自衣被。窮鄉山陬(zōu,山腳),無問男婦為之,其織作須織工。勤有餘布,亦兼... 《清史稿•聖祖本紀》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康熙23年正月,羅剎踞雅克薩、尼布楚二城,飭斷其貿易,薩布素以兵臨之... 俞森的《荒政叢書》卷5中記載:“一婦每日紡棉三兩,月可得布二匹,數月之織,可供數口之用,其餘或換錢易粟,或納税... 據俞森《荒政叢書》記載:“一婦每日紡棉三兩,月可得布二匹,數月之織,可供數口之用,其餘或換錢易粟,或納税完官。... 1916年1月《農商公報》記載,“濟南棉花之行情,日日變動。其原因,一方為需要供給之關係,他方為佔輸出棉花之大... 司馬遷在《史記·河渠書》記載:“蜀守*鑿離碓,闢沫水之害,穿二*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饗其... .1864年包世臣記載:“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棉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近聞已無紗可紡。鬆太布市,削弱大... 19.俞森的《荒政叢書》卷5中記載:“一婦每日紡棉三兩,月可得布二匹,數月之織,可供數口之用,其餘或換錢易粟,... 《登州府志》記載,“紡織花布,以自衣被。窮鄉山陬(zōu,山腳),無問男婦為之,其織作須織工。勤有餘布,亦兼鬻...
相關文章
我國黑龍*省德都縣五大連池火山,在公元1719-1721年間,曾先後噴發數次。據《寧古塔記略》中記載:“於康熙... 據清代《徽州府志》記載,徽州府開墾荒山的棚民,在租山之始,預交地租銀達數百兩,租佃期限“或十年,或十五年,或二... 有史書記載:明朝時期,浙*的棉紡織業出現“商賈從旁郡販棉花列長期如吾土,*以紡織所成,或紗或布,頃晨入市,易... 3.晚清人李慈銘在《越縵堂日記》中記載:二十七戊子記“聞圓明園為夷人劫掠後,奸民乘之,攘奪餘物,至挽車以運之,... 、有史書記載:明朝時期,浙*的棉紡織業出現“商賈從旁郡販棉花列長期如吾土,*以紡織所成,或紗或布,頃晨入市,... 明代《織工對》記載:“餘僦居錢塘之相安裏,有饒於財者,率聚工以織。……進而問之,……工對曰:‘吾業雖賤,日傭為... 、據時人(1846年)記載:“……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近聞已無紗可紡。”“時人... (24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康熙鬆*府志》記載“農暇之時,(鬆*)所出布匹,日以萬計,以織助耕...  “據時人(1846年)記載‘……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近聞已無紗可紡。鬆、太布... 數學著作《孫子算經》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除以3餘2),五五數之剩三(除以5餘3)...
熱門文章
.1883年12月11日《申報》記載:上海“繅絲局開,女工之受僱者不少,其他之有需乎婦女者不及備述,總之至於女... 26.唐甄在《潛書》中寫道:“殺人之事,盜賊巨其半……蓋自紊以來,*二千餘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盜賊之毒... 《唐會要》卷八十六記載:“景龍元年(公元707年)十一月敕:諸非州縣之所,不得置市。其市當以午時,擊鼓二百下,... 《史記》記載,“楚越之地,地廣人稀……無積聚而多貧。”《宋書》記載:“*南……地廣野豐……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飢... 清朝末年,外國棉紗湧入蘇北地區。在徐州府睢寧縣,户户織棉,“謂每尺布可省錢十餘文,誠無衣者之樂事也”。據負責蘇... 謝覺哉在其《日記》中記載:“1921年6月29日:午後六時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潤之,赴全國OOOOO之招”。日記...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據時人(1846年)記載:“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分之一。吾村專以紡織為業...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據時人(1846年)記載:“近日洋布大行,價才當梭布三分之一。吾村專經紡織為業... 謝覺哉在其《日記》中記載:“1921年6月29日:午後六時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潤之,赴全國○○○○○之招”。日記... 約取而實得葉奕繩①嘗言強記之法:“某②*甚鈍。每讀一書,遇所喜即札錄之,錄訖朗誦十餘遍,粘之壁間,每日必十餘段... 19.近人仲芳氏在其日記《庚子紀事》中寫道:是書也,乃予或見或聞,逐日記載。……傳團民無論相離數百里,此處焚表... 據《魏書》記載:“諸男夫十五(歲)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對實行兩年輪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 晚清人李慈銘在《越縵堂日記》中記載:二十七戊子記“聞圓明園為夷人劫掠後,奸民乘之,攘奪餘物,至挽車以運之,上方... 據《逸周書·大聚解》記載:“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鼈之長。”下... 我國古書曾記載有:“公元前二*年三月乙末,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據此回答下列1~3題。1.記載中...
推薦內容
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報》刊載《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廣告》:“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來遊學。此君尚未娶婦,... 據史料記載,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現了一次“霾災”,京畿之農人“芸鋤時令苗稍疏,預防風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發生了... 《明史·選舉志》記載:“科目者,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之法,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 1883年12月11日《申報》記載:上海“繅絲局開,女工之受僱者不少,其他之有需乎婦女者不及備述,總之至於女工... 據史書記載:“……闢沫水之害,穿二*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材料中對“渠”的解讀符... .1943年11月28日,*在日記中寫道:“其間以*收穫為第一,*事次之,經濟又次之,然皆獲得相當成就。... 我國古代《易經》一書中記載,遠古時期,人們通過在繩子上打結來記錄數量,即“結繩記數”.如圖,一位婦女在從右到左... 《*近代手工業史資料》第二卷記載:洋布“幅寬質細價廉,而適於用,人皆便之,反棄土布不用,其奪我之利,實為最巨... 19.史書記載:“蘇南雖近洋場,本屬首當其衝之地,但直到光緒年間,時人記敍還提到紡織與耕種相濟以謀食營生的事實... 《漢書》載:“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數考問以盡其材,則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縣令,民之師帥,... 我國古書記載有:“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據此完成9~10題。9.記載中所説... 明朝時,浙*某地出現“商賈從旁郡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紡織所成,或紗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歸,仍治而紡織之,... 據*《番禺束業志》記載,廣東“紗業在昔尤發達……布墟紗布,隨地有之。近年則紗織之業,風流雲散,至覓一紡紗器具... .《唐六典》記:“工巧業作之子弟,一人工匠後,不得別入諸*”;《新唐書》載:“細鏤之工,教以四年;車路、樂器之... 《太史公自序》載:“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從這段材料所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