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名人語錄 > 

*曉芒經典語錄

欄目: 名人語錄 / 發佈於: / 人氣:9.47K

經典語錄

每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思維的創造總是在不經意間,甚至在倉促之間就必須走上自己的征途。

*曉芒經典語錄

悖論總是出現在形式邏輯的極限處,而在它的極限處顯示出來的恰好是自由的根基,或者説,悖論的本質就是自由,即辯*的“自否定”。通常形式邏輯所要避免的就是自否定, 或者自我否定,而悖論本質上無非就是自我否定。……但是現在人們發現形式邏輯避免不了自否定,在一定的時候,它就會出現悖論。我們把這個悖論或自否定也叫作矛盾。辯*邏輯是講矛盾的,自否定就是 一種矛盾,而這恰好是形式邏輯所不允許的。

一個人只要願意反思,他對自己內心的探索是沒有底的。基督教對這一點看得很清楚,正因為人生在世對自己的拷問是沒有底的,像奧古斯丁所講的, “人心是一個無底深淵”,所以基督教發展出一種懺悔精神。……基督教的這種文化體現了自我意識的反思結構,當然是以宗教的形式,就是有個上帝在充當人心的無底深淵中的那個“底”,你到底是個什麼人, 只有上帝才有權下斷語。但對於有限的人類來説,靈魂仍然是無底的。

語言絕不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機械的規定,而是經過了人的想象力和詩*的滲透,由此帶來了自我意識的特點。自我意識也就是一種隱喻式的意識,前面講自我意識就是把自己設想成對象又把對象設想成自己的意識。我當然不是對象,但我可以打比方,比方説我用另外一個人的眼光來看自己,把自己當對象看,就會怎樣;又比方説我把另外一個人當成我自己,我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又會怎樣。這當然只是一種比喻,只有人才會運用這種比喻,它是人的語言的本*,動物是做不到的,因為它沒有語言。用哲學的術語來説,這就是把自己“對象化”,同時又把對象“人化”、“擬人化”。所以,自我意識也就是把自己的本質對象化,把對象、自然界人化。這是自我意識本身的內在結構。

據説,法國啟蒙思想家、散文大師蒙田一次在郊外和朋友一起散步,突然間掉頭就往家裏跑,朋友以為出了什麼事,跟在後面猛追。等追到家,看到蒙田正在伏案奮筆疾書。後來朋友問起他為什麼這麼慌張,他説,我如果不及時寫下來,恐怕這個念頭就會被忘掉了。

簡單地説,自我意識就是把自己當作對象來看,同時又把對象當作自己來看的意識。通常,這叫自我意識的反思結構或者反身*結構。這個大家應該不難理解,我們説某人缺乏自我意識,就是説他不會把自己作為一個對象來進行反思,不會用旁人的眼光來看自己,或者他對旁人不能夠設身處地,不能夠換位思考。這樣的人都是缺乏自我意識的,或者説是自我意識不強的。我們把這兩方面總結起來,一個呢,就是要把自己當作對象來看,要有自覺,要善於用一個旁觀者的眼光來看自己,或者用別人的眼光來看自己,把自己當別人來看;同時呢,又把別人當作自己來看,將心比心,看別人的時候就會設身處地為別人着想。把自己當作別人,又把別人當作自己,自我意識就是這樣一種雙重意識,有這兩個方面。

人可以和萬物發生一種主動的關係,一種主體和客體的關係。他通過自己的想象,可以把非人的對象擬人化,而這是基於他已經習慣於把他人“自我化”,把他人認同為自己。*古代有這種説法,像宋代的張載所講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是我的同胞,萬物都和我相融洽。這裏面有種因果關係。*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張,不但要愛人,而且要惜物。不能暴殄天物,要愛惜所有的東西,東西本身是值得愛惜的,萬物都是我的朋友。當然,前提是仁者愛人,愛人的人就會有仁心,而有仁心就會愛惜自然萬物,就會和天地相通,否則就會“麻木不仁”。這裏面有一種擬人化,也就是一種移情關係,移情和擬人是人與他人、人與萬物的一切關係的基礎。

什麼是人的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自我意識在“知、意、情”,也就是知識、意志和情感三個方面,所建立起來的“真、善、美”。動物的心理世界也有三個方面,但是由於沒有自我意識,它們的三個方面分別是表象、慾望和情緒,都是低層次的。而人類由於有了自我意識,就把動物的這三個方面提升到了概念式的認知、策劃*的意志和移情*的情感。

於是我對自己也有一種分化,就是要跳出自己來站在語言的立場上反思自己,自己把自己分成兩個。一個是原來的自己,那是一個個別的自己;一個是跳出來的自己,那是一個普遍化的自己。一個是對自己的反思,一個是對他人的認同,這就是自我意識的兩個方面。既然他人和我講一樣的語言,我們就能夠互相理解,我就不再只是我自己,而且也是他,他也是我。這個時候每個人説出“我”來,就都有雙重含義,一重含義是“我”自己,另一重含義是“我們”。因為這個“我”他也可以用,別人也可以用,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