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练习题 成语大全 造句 名词解释 经典语录 名人语录
当前位置:国文精选馆 > 练习题 > 

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的意思和含义是:学生应(  )①虚心听从老师的指导②...

栏目: 练习题 / 发布于: / 人气:1.19W

问题详情:

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应(  )①虚心听从老师的指导②...

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应(  )

①虚心听从老师的指导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局限与不足

学习老师的优点与缺点

④理解和宽容老师的缺点,过失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回答】

D

【解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应正确对待老师的局限与不足,理解和宽容老师的缺点,过失,与老师*相处,②④符合题意。①与题干不符。③错误,学习老师的优点,克服缺点。

故选:D。

知识点:维护受教育权

题型:多项选择

猜你喜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每小题3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14.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白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     ...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14.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的意思和含义是:学生应①虚心听从老师的指导     ...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 7.翻译下面划线句子(6分)辨荀卿言青出于蓝荀卿云:“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生于水而寒于水。'世之言弟子胜师者,... 1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与韩愈《师说》中的“ ...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相关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19.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玉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 15.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19.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水为之,而寒于水③君子...
热门文章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不必贤于弟子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和意义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蓝是指靛蓝,它是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还原*染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它的*质的叙述中... 10.下列对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③蟹六跪而二螯... 13.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更深。B.... 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吉祥物取名“青青”,既取“青岛”之名,又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吉祥物造型创... 7、对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水为之面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辩*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彻底否... 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④余嘉其... 7.下列各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师说》中“          ... 15、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辩*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
推荐内容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又有人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这些论断都强...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虚之学,  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 荀子说过:“君子贤而能容罪,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和含义是:A.要热心帮助别人   ... (万章)曰:“敢问荐之①于天,而天受之;暴②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孟子)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 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 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青,取之于蓝/游于是乎始            ... 胡适曾说:“吾意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界... 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水为之而寒于水A.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下列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蜀道之难,难...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哲学上看,孔子的这句话(    )①要求... 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据此可知A.韩非是儒...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和含义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水为之,而寒于水。    ... 8.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各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与蓝     B.不拘于时C.游于赤壁之下...
最近更新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时间事件1600年英国女王特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英国与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16...
  • 6.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A.所以各界对于本届G20峰会的最大期待,就是希望能够*一些针对各国更具强制*...
  • 若命题“p或q”为真,“非p”为真,则(  )A.p真q真  B.p假q真   C.p真q假 D.p假q假
  • 对细胞内自由水的下列描述中,有科学*错误的是( )A.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5%B.与蛋白质等物质相结合C...
  • 默写(1)人生自古谁无死?
  • 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代*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并首先取得突破的。在*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
  • “选择男女”简单造句,选择男女造句子
  • “地铁站北”简单造句,地铁站北造句子
  • “连年有余”简单造句,连年有余造句子
  •   A~E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注意:部分反应物已略去),其中“→”相...
  • 2013年3月,我国华东地区出现了少数感染*型H7N9病毒的人,关于该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毒具...
  • “heaters”简单造句,heaters造句子
  • 汉字听写大赛经电视热播后,汉字的演变历史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下列汉字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金文→小...
  • “黄雪林”简单造句,黄雪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