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练习题 成语大全 造句 名词解释 经典语录 名人语录
当前位置:国文精选馆 > 练习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①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士”和“民”的分界...

栏目: 练习题 / 发布于: / 人气:2.97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①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士”和“民”的分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

①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士”和“民”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开始流通。虽说士人流落民间的是少数,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这些新晋的士人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家都这样,也就不觉其寒碜;不但不觉其寒碜,还要重新估定价值,“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

②早在中唐,禅宗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原本为的是化俗,也就是争取群众。“语录”就成为一种文体了。这之后就是唐朝的“传奇”。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到了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

③虽然俗雅并存,但古人心中的“雅俗共赏”其实仍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

④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以《西厢记》和《水浒传》为例,这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反抗”,也是人之常情。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是俗人和雅人在人情上的交点。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新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有删节)

4.下列关于“雅俗共赏”的相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安史之乱”可以看作是*文学向“雅俗共赏”转变的起点,因为战乱打破了“士”与“民”的界限,越来越多的“民”进入到上层社会。

B.从唐宋的诗文演变情况看,“雅俗共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语言的变化,白话文进入文学领域,并且逐渐取代了文言文的地位。

C.雅人和俗人能对同一对象“共赏”是有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作为人的共有的相通的快感或趣味。

D.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文学出现了不分雅俗,只谈共赏的局面,在作者看来这是由于知识阶层融入了更多的来自民间的分子。

5.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语录体这种文体来自于中唐时期的禅宗,和尚在传道的过程中把大师的话用口语记录下来,其目的是为了让普通人看懂,便于传道。

B.宋代的词被称为“诗余”,后来的曲又被称为“词余”,大抵是因为二者做到了“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

C.“雅俗共赏”其实是“士”与“民”的文化的磨合,是“雅”对俗的迁就,也是“俗”对雅的学习和效仿。

D.作者引用孟子的话,是想*,有一些美是被人们共同承认并欣赏的,而这些美主要集中在共通的人之常情上。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雅文学和俗文学交融的一个前提就是社会阶层的融合,剧烈的社会动荡,如战乱就成为新文学产生的必要条件。

B.孟子认为口耳目感受的美是人类共同的感受,文学作品雅俗共赏的基础也是共同的人情,因此描写感官的体验,就能做到雅俗共赏。

C.作者认为新旧调整,传统就会变质,这变质的传统就会一直传递下去,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传统丧失的无奈。

D.苏轼的词流传千古,既有其语言接近白话,明白通畅的原因,也有其抒发的往往是人之常情,是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的原因。

【回答】

4.B

5.B

6.D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雅俗共赏’ 的相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关键词“雅俗共赏”,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选项B文中并没有提到“并且逐渐取代了文言文的地位”,属于曲解文意。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选项B文中并没有提到“并且逐渐取代了文言文的地位”,属于曲解文意。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本题比较简单。B项“大抵是因为二者做到了“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B曲解文意。

6.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范围、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此题选项此题选项AB混淆逻辑范围,选项D曲解文意。A第一段只表明战乱是分界线,但并没有说是必要条件;B描写体验就能共赏过于绝对;C对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有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选择题

猜你喜欢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10~12题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①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士”和“民”的分界不像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唐朝的*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驱天下以纵欲,罄万物而自奉”,终致“率土分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①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士”和“民”的分界不像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持续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历史上有一种通行观点:孔子后“儒分为八”,到战国中后期演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重阳节是“吉日”,由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遂成“敬老节”。殊不知,汉代之前,先民一直...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儒家道统:*皇权的制衡力量以往,人们常常把*主义与“封建社会”和“孔孟之道”联...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礼之“仪”“义”的纠结除了“礼义之邦”“礼仪之...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
相关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IH小题文化创新要有世界眼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经社会变迁,*文化之所以能有气象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道不远人”:处处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杨国荣①所谓“日用即道”,...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①“食以安为先”,这句话道出了食品安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1)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共6分)①持续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大唐盛世的终结,也是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关于唐赋的价值与地位,一向有“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之说。两极之间,多有争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经验之谈”因为符合人们的朴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宋朝国富*弱的原因①宋朝给我们留下了“幽云十六州”、“檀渊之盟”、“靖康之耻”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
热门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宗族与风俗:明代中后期社会变迁的缩影学术界一般认为,明代成化弘治以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李周,字纯之,冯翊人。登进士第,调长安尉。岁饥,官为粥以食饿者,民坌集不可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 材料概括分析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全民焦虑”也称集体焦虑,它是一种广泛的弥漫于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文化与创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经社会变迁,*文化之所以能有气象万千的格局,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①*文化中的“超越”因素比世界上任何文化都少。*人没有超越世界之上的...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重阳节是“吉日”,由历朝历代沿革至今,遂成“敬老节”。殊不知,汉代之...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可用五个字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涵养我们的“精神道统”一位诗人说过,“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诚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修建*“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这些年,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存在“戾气”横行的情况,值得社会关注。这种“戾气”主要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现代诗的“有”与“无”《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历史上,所谓“贵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绿林与侠为同源所出,这个“源”就是战国时期以墨家为代表的武士集团。“士”是...
推荐内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社会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社会”...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面小题。与“天”这一信仰本体相呼应,“天下”则是*古代先民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总体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敬畏伦理与社会*在*,“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派遣张骞出...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艺术与*社会宗白华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 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①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涵养我们的“精神道统”李拯一位诗人说过,“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宗白华先秦哲学家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历史上有一种通行观点:孔子后“儒分为八”,到战国中后期演变为两支。一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目。“国学”如何“新视野”陈平原随着“国学热”的勃兴,其边界及内涵不断拓展,连我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修建*“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王轼,字用敬,公安人。天顺八年进士。授大理右评事,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共9分,每小题3分)在国内,提起蓝莓,许多人的第一直觉就是“草莓”“蛋糕”“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