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2019年*西卷)《禮記·禮運》認爲,在“天下爲公”的“大同”之世之後,社會進入“天下爲家”的“小康”之世。...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1.56W

問題詳情:

(2019年*西卷)《禮記·禮運》認爲,在“天下爲公”的“大同”之世之後,社會進入“天下爲家”的“小康”之世。...

(2019年*西卷)《禮記·禮運》認爲,在“天下爲公”的“大同”之世之後,社會進入“天下爲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爲禮,城郭溝池以爲固,禮義以爲紀。”*最早具備以上“小康”之世特徵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回答】

A

【解析】依據題幹資訊“社會進入‘天下爲家’的‘小康’之世”,結合所學可知,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後,他的兒子啓繼承王位,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爲了家天下,故*最早具備以上“小康”之世特徵的王朝是夏朝。故A符合題意;商朝、周朝、秦朝與題幹無關,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

知識點:夏商周的更替

題型:選擇題

猜你喜歡
《禮記》中記錄了孔子的一段話,其大意是:往古的“大同時代”,“天下爲公”;現在的“小康時代”,則是“天下爲家”... 10、《禮記》有“天子爲籍千畝”,“天子親耕於南郊,以供齋盛”的記載,《禮經》在仲春“後率外內命史蠶於北郊”的... 《禮記•禮運》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從*更替的角度看該段記載是指...  (2015·山東泰安市期末·13)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者認爲“禮”是“國之幹”,堅持以“禮”作爲對歷史人物的... 《禮記·禮運》說夏朝建立之前是“天下爲公”的“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後是“天下爲家”的“小康之世”。這反映了夏... 康有爲認爲:要達到幸福快樂的大同之世,必須推行“公養”、“公教”、“公恤”的社會福利制度。……兒童6歲入“小學... 《禮記•禮運》把禹作爲“天下爲家”的小康之世的開端,以區別於禹以前“天下爲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據應是(  ... 《禮記·禮運》中把禹作爲“天下爲家”的小康之世的開端,以區別於此前的“天下爲公”的大同之世。其依據主要是從禹開...  (2013·濰坊模擬)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則主張“人道”應向“天道”學習,認爲“道是世間萬物之原”... 《禮記》記述說:“天子和諸侯都把世襲當作禮,用城郭、護城河來維護國家的穩固”。第一個藉助世襲之“禮”登上王位並...
相關文章
閱讀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禮記·禮運》是這樣描述遠古社會的狀況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在作爲儒家經典之一的《禮記》的“禮運”篇中,作者借孔子之口描繪了一個理想社會,就...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禮之“儀”“義”的糾結除了“禮義之邦”“禮儀之... 材料分析題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禮記·禮運》(1)這種“... 4.1901年,梁啓超發表《*史敘論》,他把*歷史分爲“*之*”、“*之*”、“世界之*”三個階... 井田制的本質主要體現在(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C.“大道既隱,天下爲家”D... 《禮記》有“天子爲籍千畝”,“天子親耕於南郊,以供齋盛”的記載,《禮經》在仲春“後率外內命始蠶於北郊”的記載。... 4.《禮記》有“天下爲籍千畝”、“天下親耕於南郊,以供齋盛”的記載,《禮記》有仲春“後率外內命婦始蠶於北郊”的... 10.1901年,梁啓超發表《*史敘論》,他把*歷史分爲“*之*”、“*之*”、“世界之*”三個... .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者認爲“禮”是“國之幹”,堅持以“禮”作爲對歷史人物的評判依據。這裏的“禮”主要是指A....
熱門文章
每逢傳統節日,總會出現一些“天價”禮品。古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天價”禮品流行,人們似乎更認同“禮輕... (2020·山東省高三二模)孔子把“仁”說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禮”等都從屬於“仁”的原則之下。... 1904年梁啓超在《新大陸游記》中曾稱譽美國是“世界共和政體之祖國”。他認爲“美國之*,實世界中不可思議之政... 據《禮記·樂記》載:“武王克殷,反商……下車而封夏之後於杞,投殷之後於宋。”後人稱爲“下車佳政”。由此可見,分... 2015年是“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積極推進年。下圖爲“一帶一路”... 顧炎武指責李贄“無忌憚而敢於叛聖人”,黃宗羲譴責李贄“非名教之所能羈絡”,王夫之以“循禮”,“秉禮”爲“君子之... 《禮記·王制》中有西周“田裏不鬻(賣)”的記載。後在恭王三年(前920年)製作的衛禾皿上發現“貯”字,並釋意爲... 5、《禮記》說:周公“制禮作樂”。關於“禮”和“樂”說法錯誤的是A、“禮”的建設,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主框架B、“... 《禮記》有“天子爲藉千畝”“天子親耕於南郊,以供齋盛”的記載,《禮經》有仲春“後率外內命婦始蠶於北郊”的記載。... 西周初年,周公旦長子伯禽就封魯國。《史記·魯周公世家》說:“魯有天子之禮樂者,以褒周公之德也。”由此可以得知A...  (2012·長沙模擬)孫中山認爲:“循進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爲,社會主義實爲之關鍵。”孫中山這裏所說的“社會...  李贄在談及《藏書》時說:(此書)“顛倒千萬世之是非”“見解與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後世”。李贄這樣說是因爲該... 29.張之洞在1898年發表的《勸學篇》中認爲:“西學”爲“西政、西藝、西史”等社會科學,“西藝非要,西政爲要... 筷子春秋①筷子在先秦時被稱爲“梜”。《禮記》說“羹之有菜者用梜”,鄭玄注:“梜,猶箸也。”《史記》謂“紂始爲象...  “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大人世及(世襲)以爲禮。”《禮記》裏的這段敘述反映的是我國的哪一歷史事件(  )A...
推薦內容
 “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大人世及(世襲)以爲禮。”《禮記》裏的這段敘述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商湯滅夏... 6.宋代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則主張“人道”應向“天道”學習,認爲“道是世間萬  物之源”。基於此挑戰,... .“別子爲祖,繼別爲宗,繼稱者爲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別子之後也。”(《禮記·大傳... 15年是“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積極推進年。下圖爲“一帶一路”主要... 22.顧炎武指責李贄“無忌憚而敢於叛聖人”,黃宗羲譴責李贄“非名教之所能羈絡”,王夫之以“循禮”,“秉禮”爲“... 2015年是“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積極推進年。圖19爲“一帶一路... 2009年10月31日,被譽爲“*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科學巨星錢學森在*逝世,一顆巨星隕落,身後留下... “禮義廉恥”被視爲“國之四維”,“四維”之中的“廉恥”尤爲重要。顧炎武說:“廉恥比禮義更重要。”這說明(  )...  “慎思篤行”出自《禮記·中庸》的一句話:“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下列觀點與之最接近的是(... 朱熹認爲“君權”是符合“天理”的,君主應循天之理,按天理的原則治理國家,要完全摒棄一切私意,轉爲天下之大公。朱... 孔子主張“克己復禮”“爲仁由己”。朱熹對“克己”作如下解釋:“克”意爲“勝”,“己”指的是“身之私慾”。這種解... 2015年是“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積極推進年。圖7爲“一帶一路”... 李贄在談及《藏書》時說(此書)“顛倒千萬世之是非”“見解與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後世”。李贄這樣說是因爲該書 ... 盛世是指興盛的時代,一般公認的盛世有西漢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 《禮記·昏義》中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據此不能得出的結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