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练习题 成语大全 造句 名词解释 经典语录 名人语录
当前位置:国文精选馆 > 练习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本大题4小题,共12分。海底: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的“垃圾场”众所周知,以煤炭、重油为燃...

栏目: 练习题 / 发布于: / 人气:8.06K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本大题4小题,共12分。海底: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的“垃圾场”众所周知,以煤炭、重油为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本大题4小题,共12分。


海底: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的“垃圾场”


众所周知,以煤炭、重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在生产电力的同时,又会制造出大量的导致温室效应和*雨的元凶――二氧化碳废气。如果工业社会继续将二氧化碳废气排向大气或海洋,温室效应必将愈演愈烈,地球环境遭到的污染也必将变本加厉。由此,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为掩埋二氧化碳废气寻找合适的“垃极场”。


美国哈佛大学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史拉格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海底也许是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最安全的“垃圾场”。他指出,水深3000米以下的海底,具备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的物理条件:水温仅为2摄氏度左右,而深海底层的水压非常高,处于这种高压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即会很快液化。而液态的二氧化碳密度高于水,因而不会上浮,自然也不会自储藏处逸出。他还强调,为排除二氧化碳重新气化的危险,二氧化碳废气还应该被深深注入海底以下至少300米的深处,因为该处还可能是海底底层产生汽水化合物的地方,而注入深海地底的二氧化碳与其接触后,就会产生固态结晶体。假若史拉格的理论能够成立,那么二氧化碳重新气化的危险就被全数排除了。这是因为:这种二氧化碳“垃圾场”不仅具有 300米厚且充满孔隙的海底岩石的保护,而且在“垃圾场”顶端还将自行产生犹如密封圈的固体水化物.这也就为二氧化碳废气安全永久地停留在海底深处提供了双重保障。


尽管史拉格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假设阶段,但他断定付诸实施并无大问题.他解释说,今天一些设于深海油田的钻孔,完全有能力深入海底沉积层数千米以下。此外,海底可供储存二氧化碳废气的“掩埋场”几乎取之不尽,如美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全国所有火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碳废气,深深掩埋在200海里宽的领海水域的深海沉积层中。虽说此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按照史拉格的说法,在最近数十年内,人类“必须”将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废气深埋于海底,不然地球环境就可能发生“灾难*”污染,此外原有的掩埋废气、废油的垃圾场也早已不敷使用。


至于如何将二氧化碳废气导引至深海“垃圾场”,他也提出了两种设想:一是铺设一条自海岸通向深海底层的导管,将二氧化碳从陆地抽吸至海底;二是将废气装入油轮,再从船上将之注入深海沉积层(油轮将石油自中东运往美国后的返程中,就可顺带将二氧化碳废气装船,再运往深海“垃圾场” ) 。


史拉格透露,他已计划与英国 BP 石油公司等超级石油公司合作,不久之后就要展开第一次的海底现场实验,地点定在墨西哥湾。二氧化碳废气将首次被注入海底沉积层,届时地质学家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如他们设想的那样,“安分”地呆在深海海底。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迄今为止,史拉格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上,但德国“欧洲大瀑布能源公司”已表示:争取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在海底处理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的“绿*火力发电厂”。


(选自光明网2008 年 01月 11 日)


11.下列与“二氧化碳废气”有关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二氧化碳废气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雨的元凶,找到掩埋二氧化碳废气的合适的“垃圾场”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


B.只有找到掩埋二氧化碳废气的合适的“垃圾场”,污染地球环境的元凶才能被根除,温室效应才不会出现。


C.美国科学家发现海底也许是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最安全的“垃圾场”,但目前还没有进行有关的实验。


D.如果二氧化碳废气没有一定的物理条件使它液化的话,那么它在水中就会浮出,也就不可能被掩埋在“垃圾场”里。


12.对“双重保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深海海底的水温仅为2摄氏度左右,深海底层的水压非常高,能使二氧化碳液化。


B.密度高于水的液态二氧化碳不会上浮,同时也不会从储藏处气化逸出污染环境。


C.二氧化碳废气必须注入海底以下至少300米的深处,必须使其成为固态结晶体。


D.“垃圾场”有300米厚的海底岩石的保护,其顶端还将自行产生固体水化物。


13.下列说法与原文信息不相符的一项


A.今天一些设于深海油田的钻孔,完全有能力深入海底沉积层数千米以下,这表明将二氧化碳废气掩埋到海底的设想付诸实施并无大问题。


B.海底可供储存二氧化碳废气的“掩埋场”几乎取之不尽,所以不必担心没有足够的空间。


C.如果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废气不深埋于海底,地球环境就会发生“灾难*”污染.


D.将二氧化碳废气导引至深海“垃圾场”,可以用导管抽吸至海底或从船上注入深海沉积层。


14.联系全文,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研究怎样消除环境污染,使地球更清洁的任务越来越重。


B.按照史拉格的理论,如果将二氧化碳废气埋入海底不到300米深度,二氧化碳就有重新气化的危险。


C.就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也许海底才是掩埋二氧化碳废气的最佳场所,这是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共识。


D.史拉格与英国BP公司等超级石油公司合做实验时,地质学家也将参与检验实验结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

【回答】

11.B (“才能”“才会”“根除”说法太绝对。 前一个分句只是条件之一而非充分条件,应该还有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其他污染源。)


12.D (筛选关键语句,提炼信息即可得出*.文中说“这种二氧化碳垃圾场不仅具有 300 米厚且充满孔隙的海底岩石的保护,而且在垃圾场顶端还将自行产生犹如密封圈的固体水化物。这也就为二氧化碳废气安全永久地停留在海底深处提供了双重保障。”)


13.C (变或然为必然了,原文为“可能发生”。 )


14.C (夸大事实,“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共识”与原文不符合,科学家们应是 “美国哈佛大学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史拉格领导的研究小组”。)

知识点:单元测试

题型:未分类

猜你喜欢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被时间打败的故乡王 波⑴从未想过...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小心台阶金狐做母亲的蹲下身子想再抱抱...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2-14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逻辑探求负载知识的前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青花瓷   左世海   当麻大急...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董家庄佃户丁锦,生一子曰二牛。又一女赘曹宁为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1931年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众所周知,以煤炭、重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在生产电力的同时,又会制造出大量的导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众所周知,在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中,“万物一体”论是其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这一命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圆梦正当时,*梦激荡最大“海归...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对 饮非鱼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
相关文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大师①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昭明太子统,字德施,小字维摩,武帝长子也。太...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幸存者梁小萍①这是一场残觭的战斗.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的名义(节选)周梅森广播中一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双琴祭梁晓声①那两棵树,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把灯光调亮张抗抗“关店吧!”卢娜下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大运河——流淌千年的乡愁①莺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速为8.42%,而*垃圾增速超10...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风云散“风云散”是个小吃店,真是小,...
热门文章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读 树李国文①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黄汲清与*石油大发现20世纪20...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云和梯田张抗抗传说中“*最美的云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三 代唐勇能买这么好的房子要运气,还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借给你的温柔*文胜这天晚上,天下大雪...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宛大妈是公园凉亭戏迷聚唱的核心人物。...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影响*的三重文化春秋时期,面对“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小题。百年震柳梁衡   1920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秋水田中禾鸡子叫头遍金保就醒了。妈起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借给你的温暖*文胜这天晚上,天下大雪...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白纸上作戏,世故里写真——记连环画家...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驯火者”梁思礼董海望   192...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对饮非鱼   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
推荐内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快乐便士[美国]阿尔沃斯   威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游子吟侯发山   “慈母手中线...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本报讯】“寒衣节”是*传...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爱心如同韭菜余显斌娘打来电话,问他现...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经...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公共出行的“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稀粥南北味张抗抗稀粥在*,犹如长*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鞭笋过墙聂鑫森年近古稀的节新篁,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赵三贴刘剑飞清末民初,谯城南门里有一...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词”二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语词。在...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这片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养育1...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老人与牛刘国芳一大早,老人就出门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距离安晓接到儿子从那座大城市打来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