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經典語錄 > 

《經濟解釋》經典語錄

欄目: 經典語錄 / 發佈於: / 人氣:3.24W

經典語錄

科學的形成基於三個重要的信念:(1)凡是現象或行為,其存在主要是靠主觀的判斷,且大家不能在這主觀上有分歧(即大家公認)。(2)所有被眾所認同的現象,都是有跡可循,有規律的。(3)堅信任何事情的發生不是無緣無故的。

《經濟解釋》經典語錄

即使一個人毫無自私之心而像天使那樣,這個人應該遠比自私的人恐怖。

人的自私行為對社會有利也有害,但不是利害參半。如果害大於利,人類早已滅亡。人類的存在是因為自私對社會的利大於害。但這只是從長遠的角度看。在一段歷史時日中,自私害大於利是可以發生的。既然可以害大於利,人類可以因為自私而毀滅自己。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中聽不中用,因為在社會中我們每個人在某方面必定是少數分子。

適者生存不可能錯,但經濟效率較低的可能是適者。

上帝可以作*,我的歌聲也很特別;可惜的是,當我一曲高歌,聽者願意給我錢要求我不唱!我也是一個壟斷者,我的歌聲面對的市場需求曲線也是向右下傾斜的,但整條曲線是在左下的負值範圍內。壟斷不一定可以賺錢。絕大部分的壟斷一文不值,所以沒有經濟學者為我的歌聲費心。天生下來,每個人各各不同,在某方面都有可以大壟其斷的產品。

一個人要在市場中得益,就要努力生產,或發明新的產品,或創造有效率的經營方法,或找尋可以節省費用的訊息,等等。但若物品沒有市價,以配給的方法分配,那麼競爭者就會選擇「走後門」之路,或運用*手法,爭取一官半職,等等。

主觀的現象被客觀地認同、共信,是科學的一個基礎。

凡是現象或行為,其存在是靠主觀的判斷,而大家決不能在這主觀上有分歧。

我的研究,集中在三個地方。一、重視侷限的調查與簡化;二、清除所有對解釋行為無足輕重的理論;三、成本等概念儘量精確地一般化。

在經濟學上,模糊不清的概念多的是,所以無法以事實驗*的理論——不可能清楚地被事實*的——層出不窮。

「怎麼辦?」是工程學的問題,而「好不好?」則是倫理上的問題了。科學不問「怎麼辦」,也不問「好不好」。

Tags: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