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經典語錄 > 

《天真的和感傷的小説家》經典語錄

欄目: 經典語錄 / 發佈於: / 人氣:1.86W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奧爾罕•帕慕克 最新作品!

《天真的和感傷的小説家》經典語錄

截至本書,帕慕克的重要作品已全部出齊。

一個小説家對讀者的揭祕與渴望。

成就奧爾罕•帕慕克的文學省思。

更是*讀者熟悉的老帕,充滿純真的樂觀召喚大家——“讓我們來讀小説吧!”

對於現代的世俗化個人來説,要在世界裏理解一種更深刻、更淵博的意義,方法之一就是閲讀偉大的文學小説。我們在閲讀它們時將理解,世界以及我們的心靈擁有不止一箇中心。

——奧爾罕•帕慕克

2009年,奧爾罕•帕慕克應邀在哈佛大學做了六場演説,即著名的諾頓演説,此為結集。

帕慕克説,在完成《純真博物館》之後,他覺得自己在做了三十五年小説家之後,好像回到了原點,他也意識到,這原點並不是他的出發點(這也是許多人的共識)。他慢慢地在心中有了一個他所經歷的文學旅程的意象,他覺得是時候談談了。

“我希望談論我的小説創作旅程,沿途經過的站點,學習過的小説藝術和小説形式,它們加於我的限制,我對它們的抗爭和依戀。同時,我希望我的講座成為小説藝術的論文或沉思,而不是沿着記憶的巷道走一趟或者討論我個人的發展。”


經典語錄

道德判斷是小説無法迴避的泥沼。讓我們牢記,小説藝術之所以能提供最精美的成果,不在於評判人物,而在於理解人物;讓我們不要被意識中道德判斷的部分所主宰。我們閲讀小説時,道德當然是整體景觀的一部分,但卻不應該是從我們內心升起並指向小説人物的。

我們寫作小説,不是因為我們感到自己理解生活和人,而是因為我們感到自己理解其他小説和小説藝術,並且希望以相似的方式寫作。

閲讀小説的使命並非為整體景觀做出一個全面判斷,而是在愉悦中體驗每一個幽暗的角落、每一個人、景觀的每一種顏*和細微差別。我們在閲讀小説時,並不將主要精力用於評判整個文本或者合乎邏輯的理解文本,而是要將文本轉化為畫面,使之在我們的想象裏清晰比下個,是要置身於這個意象的畫廊裏,張開我們的感官迎接所有的刺激。

寫作一部小説是要創造一個我們在生活裏或在世界裏無法找到的中心,並且將之隱藏在景觀之中——和我們的讀者玩一種虛構的對弈遊戲。閲讀一部小説就是反方向執行同樣的行為。置於作家和讀者之間唯一的東西就是小説文本,彷彿是一個賞心悦目的棋盤。每一位讀者都自己的方式將文本具象化,在任何自己喜歡的地方找尋中心。

這也許是因為一部優秀小説的每一個句子都會在我們心中激起一種深沉而又真切的感覺,使我們知道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意味着什麼,同時我們也知道這種感覺本身的屬*。我還了解到,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旅程,我們在城市、街道、房屋、寓所和大自然中度過的生活所包含的不是別的,而是對一種也許存在、也許不存在的隱祕意義的追尋。

席勒的論文不只是關於詩的,或者僅僅是關於普遍的藝術和文學的,在某些地方其實是關於人*類型的哲學文本。這些內容直指戲劇和哲學的頂峯,我喜歡閲讀字裏行間的個人思想和觀點。席勒説:“人*有兩種不同類型。”意思是説,根據日耳曼文學史,“那些天真者如歌德,那些感傷者如我自己!”席勒嫉妒歌德,不僅因為歌德的詩歌稟賦,而且也因為歌德自信,不假他求,寧靜雍容,不矯揉造作,有貴族氣派;因為歌德不費雕琢就可以傾吐偉大燦爛的思想;因為他有能力表現自我;因為他的簡約、謙遜和天才;還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這一切,恰似一個孩童之所為。

如今,人們閲讀小説首先不是為了理解那些與自己的現實相矛盾的人物,也不是為了觀看情節是如何彰顯人物的習慣和個*特點,而是為了直接思考生活的結構

特別是那些高度文學化的小説。對我們讀者來説,我們與文本建立的深刻關係似乎成為我們自己個人的成功。我們的心中漸漸地升起小説只為我們個人而被寫作出來的甜蜜幻象。在我們和作家之間形成的親密和信任幫助我們迴避並避免過於憂慮書中那些我們無法理解的部分,或者那些我們反對的或難以接受的事物。這樣的話,我們總是在一定程度上和小説家建立了共謀關係。在我們閲讀小説時,我們意識的一部分忙於掩蓋、縱容、塑造、建構那些有助於支持這種共謀關係的正面屬*。

另一種理解自己生活、領會其獨特*的方式就是要關注自己的主觀時間體驗

“做夢的時候,我們以為夢境是真實的。這就是夢的定義。閲讀小説時,我們同樣以為小説是真實的——但是我們心裏也明白這種想法純屬虛妄。這種悖論源自小説的屬*。我們在此強調指出,小説藝術依賴於我們可以同時相信兩種矛盾狀態的能力。”

通過認真閲讀小説,我在年輕的時候學會了認真對待生活。文學小説顯示,我們實際上具有影響事件發展的能力,我們個人的決定可以塑造我們的生活,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對待生活。在封閉的或半封閉的社會,個人的選擇是有限的,小説藝術處於落後狀態。但是隻要小説藝術在這些社會得到發展,它就會邀請人們思考自己的生活,而且它能實現這一點就是通過小心翼翼地構造有關個人的人格特*、感知和抉擇的文學敍述。當我們擺脱傳統敍述,開始閲讀小説,我們逐漸感到我們自己的世界和我們的選擇可以和歷史事件、*戰爭以及國王、帕夏、*隊、*與神祗的決定一樣重要——而且更為不同凡響的是,我們的感知和思想擁有的潛能比所有這些都更有趣。我在年輕時飢不擇食的閲讀小説,感到一種驚心動魄的自由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