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經典語錄 > 

《我仍然沒有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經典語錄

欄目: 經典語錄 / 發佈於: / 人氣:1.29W
《我仍然沒有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寫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愛與愁,寫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渾噩與病痛,這些文字能讓人看到精神的*、思想的自由,也看到未來和希望。 作者姬中憲是我國第一代專職社會工作者,執教於華東政法大學社會工作*,本書是他近年來的雜文隨筆集,是一本話題之作,也是一次難得的跨界書寫。 作者以親歷者的身份,披露*社工和公益界的新鮮事,也從切身體驗出發,描摹時代的種種奇觀。從言必談“社工”,到後來漸漸淡化這個詞,直到最後打通社工與社會的界限。身兼作家與社工...(更多)

經典語錄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農民工身上,幾千年來安土重遷,如今卻要背井離鄉,他們合力主演了三十年的經濟神話,卻留下了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這時代最大的悲劇莫過於此。更可悲的是,我們這些遠離故土的人,並未因此獲得他們的尊重與諒解——那些“北上廣”的當地人,那些一輩子不曾離開父母半步的人,他們嘲笑外地人“報恩”父母的想法太陳舊,他們視回家過年為陋習,視春運為災難,他們永遠無法理解外地人那顆思鄉的心,為何如此迫切?如此不通融?你向他們傾訴,他們一句話就給你頂回來:誰讓你來的?你老老實實待在家鄉不就沒這些麻煩了嗎?

《我仍然沒有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經典語錄

從父母角度來看,他們也有更多的理由牽掛子女。孔子説: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後半句是説:如果子女一定要遠遊,也要有一個明確的、讓父母放心的去處。可是,這恰恰是一個“無方”的年代,青年人漂泊異鄉,身心無處寄放,不知道哪裏才是真正的家。這正是讓父母放心不下的地方。很多年,母親擔心我的早餐,怕我早飯沒有着落,潦草應付過去,虧了身子,“不怕一頓不吃,就怕十頓不飽”。我常嘲笑她,説她本末倒置,用我的話説,“早餐是世界上最不重要的事情”,我有那麼多人生難題、終極困惑你不關心,偏偏要糾結什麼早餐。可是,今年,我體會到了她的深意。穩定的、營養均衡的早餐,正是“家”的首要標誌,是“有方”的重要前提。對一個母親來説,沒有什麼比這更值得擔心。

網上有人感歎:“這些年,我所有的眼淚都流在春節結束後,父母送我上車離家的時候。”情真意切,卻萬般無奈。 因為在我們的內心深處,親情並未退化到泯滅,它仍然死守在我們內心的底角,當朋友不可靠、愛人不可靠時,父母幾乎是我們最後的情感依託。更何況,千瘡百孔的養老體系,讓子女們更加放不下心,國家不養老,只能“養兒防老”,兒卻遠在千里之外。另一個原因在於,這一代的*父母,把全部心思都寄託在子女身上,他們太疼惜孩子了!要知道,牽掛是相互傳染的,是要繼承的,父母過分的愛,成為子女不能承受的重,要變本加厲地“返還”給父母。如果*人的親子關係也像外國人一樣相對*,我們兩代人是不是都可以更灑脱一些?

命運嘛,就是時不時讓你把控而又隨之脱手。 生活嘛,就是有時候讓你感覺是為生存而過活,而又有時候讓你覺得生活就是因為夢想,信念而讓身體屹立於天地。

無論你是誰,你在哪兒,你在幹着什麼,都需要一個“常識”。 對於閲讀,可以是消遣,可以是補拙,可以是習慣。無論何種,你終將受益。當然,有時候那種“盈利”模式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那也是別人給不了,偷不走的,財富。

今天,我們的通訊手段無比發達,有誰能做到胡適這樣?別説每天一封信,哪怕每天一個短信? 這是一個制度化、結構*地消滅人倫的年代,高鐵、網絡、*電信,並沒有讓親情更便捷。骨肉被分隔兩地,血脈被拉長稀釋,年輕人即使有心,也已經無力,在奔走求生的現實重壓下,親情早被擠壓得所剩無幾。親子之情,天倫之樂,原本至高無上,任何人無權剝奪,卻不料敗倒在這坑爹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