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名人語錄 > 

斯大林經典語錄

欄目: 名人語錄 / 發佈於: / 人氣:1.32W
斯大林經典語錄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1879年出生在高加索格魯吉亞的哥里城,蘇聯***、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蘇聯大元帥,是在蘇聯執政時間最長(1924——1953年)的最高領導人。

斯大林在任期間,全力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使蘇聯成為重工業和*事大國,但同時也導致了烏克蘭大饑荒,他還發動了大清洗的“肅反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領導蘇聯紅*,與盟*協力擊敗軸心國。戰後他扶植了社會主義陣營,在冷戰中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峙。

1912年,來到聖彼得堡的斯大林在列寧的指示下創辦了《真理報》。1913年3月,他發表了《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一文,首次使用了“斯大林”(意思為“鋼鐵的人”)這一筆名。隨後不久他最後一次被捕。1916年,沙俄*將他強徵入伍參加一戰,卻被醫生檢查出左臂有傷,於是他免於參與動員,被流放到阿欽斯克。

1917年二月*勝利後,他從流放地返回彼得格勒,領導了《真理報》的工作,並參加了全俄布爾什維克黨第七次代表會議,當選為黨*委員會*局委員。

1930年3月2日,斯大林在《真理報》發表了《勝利衝昏頭腦》一文,批評全盤集體化運動中違反農民自願原則的過火行為,於是引發了大規模退社的浪潮。

二戰爆發前夕,蘇聯曾與1937年8月20日與剛剛開始全面*戰爭的南京國民*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為*戰爭提供武器和物資援助,並派遣空*戰鬥機志願隊助戰,一直到1941年初斯大林與日本國簽定《蘇日中立條約》之後,蘇聯戰鬥機志願隊才撤離*回蘇。

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為避免遭受德國和日本兩面夾擊,在莫斯科同日本外相松岡洋右簽署了《蘇日互不侵犯條約》,相互承認雙方的勢力範圍,並承諾在對方的戰爭中保持中立。

1953年3月5日因腦溢血去世。著有《斯大林全集》。2008年,俄羅斯國家電視台舉行了一次“最偉大的俄羅斯人”的評選活動,斯大林高居第三(四至六位分別是普希金、彼得大帝、列寧),僅次於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和斯托雷平。

斯大林在俄國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有人指他是暴君,在30年代透過*大整肅、流放及設立古拉格集中營,害死估計多達2000萬條人命。2007年,俄羅斯新出版歷史


經典語錄

不管我們的成績有多麼大,我們仍然應該清醒地估計敵人地力量,提高*惕,決不容許在自己的隊伍中有驕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緒。

要建設,就必須有知識,必須掌握科學。而要有知識,就必須學習,頑強地、耐心地學習。向所有的人學習,不論向敵人或朋友都要學習,特別是向敵人學習。

在蘇聯的*隊裏,撤退比前進更需要勇氣

有理想的人,生活總是火熱的。

世界上沒有人人都不信的謊言,也沒有一句謊言都不信或只相信謊言的人

語言是工具、武器,人們利用它來互相交際,交流思想,達到互相瞭解。

偉大的精力只是為了偉大的目的而產生的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

無論烏鴉怎樣用孔雀的羽毛來裝飾自己,烏鴉畢竟是烏鴉。

生長的東西也不是輕易地生長起來的,他們叫着,喊着,堅持自己生存的權利。

教皇?他有幾個師?

在蘇聯的*隊中,撤退比前進還需要更多的勇氣。

最近更新
  • “八百孤寒”簡單造句,八百孤寒造句子
  • 以後的以後經典語錄
  • “婉轉低迴”簡單造句,婉轉低迴造句子
  • “大盡”簡單造句,大盡造句子
  • “遺聞”簡單造句,遺聞造句子
  •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R1、R2均為定值電阻,R3為可變電阻,電源的電動勢為E,內阻為r.設理想電流表A的讀數為I...
  • 某種昆蟲的基因A、B、C分別位於3對同源染*體上,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三種酶催化的代謝反應如圖。顯*基...
  • 果蠅是一種非常小的蠅類,遺傳學家摩爾根曾因對果蠅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獎”。下圖表示某果蠅的體細胞染*體及基因組...
  • 下面四句話摘自一位同學的“物理學習日記”,其中錯誤的是: A.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B.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温度...
  • “fingerprint pattern”簡單造句,fingerprint pattern造句子
  • 小麗設計瞭如圖所示的簡易電子距離測量儀,R是一根粗細均勻的電阻絲,其每釐米長的電阻為0.5Ω,電路各部分均接觸...
  • 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圖中A、B、C、D分別是用照相機拍攝(每0.1s拍攝一次)的小球在...
  • Noahisonly13yearsold,andhe’sahero.Hehashelpedhis  1 out...
  • 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與歐洲開通了互利互惠的中歐班列.行程最長,途徑城市和國家最多的一趟專列全程長13...
  • 下列農業發展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