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論根本策石介民者,國之根本也。善為天下者,不視其治亂,視民而已矣。天下雖亂,民...

欄目: 練習題 / 釋出於: / 人氣:3.1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論根本策石介民者,國之根本也。善為天下者,不視其治亂,視民而已矣。天下雖亂,民...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論根本策

石介

民者,國之根本也。善為天下者,不視其治亂,視民而已矣。天下雖亂,民心未離,不足憂也;天下雖治,民心離,可憂也。人皆曰“天下國家”,孰為天下?孰為國家?民而已。有民則有天下,有國家;無民則天下空虛矣,國家名號矣。空虛不可居,名號不足守。

然*其與天下存亡乎!其與國家衰盛乎!自古四夷不能亡國,大臣不能亡國,惟民能亡國。民,國之根本也,未有根本亡而枝葉存者。故桀之亡以民也,紂之亡,亦以民也,秦之亡,亦以民也。漢有平城之危、諸呂之難、七國之亂、王莽之篡,漢終不亡,民心未去也。唐有武氏之變,祿山之禍,思明、朱泚、宗權、希烈①諸侯之叛,唐終不亡,民心未去也。夫四夷、大臣非不能亡國,民心尚在也。觀漢高祖、文、景、唐太宗,其有以結民心之固。王莽篡奪,漢已亡矣,而民尚思漢恩未已,故光武乘之中興。武氏、希烈之亂,唐已亡矣,而民尚思唐德未已,故終至於三百年。莽等不能亡漢,武氏、祿山諸寇不能亡唐是也。民之叛也,雖以百里,雖以匹夫,猶能亡國。湯以七十里亡夏,文王以百里亡商,陳勝以匹夫亡秦是也。噫!民之未叛也,雖四夷、諸侯、大臣,不能亡國,況匹夫乎!民之叛也,雖匹夫猶能亡國,況四夷乎!

噫!為天下國家者,可不務民乎?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之謂,蓋不敢( )萬乘驕民也,故古之天子重民( ),不敢輕侮( )鰥寡。民雖匹夫也,有義勇,有豪傑,有奸雄。伊尹、呂望,義勇也;陳勝,豪傑也;黃巢,奸雄也。伊尹、呂望不忍桀紂之民塗炭,憤於耕釣,佐湯武,放桀伐紂,義勇矣。夫黃巢伺唐之隙,因民之飢,聚兵以擾天下,奸雄矣。籲!昏官庸吏不知民為天下國家之根本以草芥視民以鹿豕視民故民離叛國家傾喪。

嗚呼!民可忽哉?臣觀太祖、太宗、真宗陛下養民勤矣,愛民至矣,然而天下之民困,其何故哉?郡守縣令濫也,差役重也,貢獻勞也,兼併盛也,遊惰眾也。今欲息民之困,在擇郡守縣令,省差役,罷貢獻,寬館驛,久使任,抑兼併,斥遊惰。

臣謹求其利病而各著於篇。

(選自中華書局《徂徠石先生文集》,有刪改)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夫黃巢伺唐之隙                  伺:探察

B.今欲息民之困                    息:使……停止

C.為天下國家者,可不務民乎        務:致力

D.空虛不可居,名號不足守          居:居住

14.將文言虛詞以此填入文中括號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

孟子之謂,蓋不敢( )萬乘驕民也,故古之天子重民( ),不敢輕侮( )鰥寡

A.因    也   以          B.因    焉   之

C.以    矣   於          D.以    也   於

15.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昏官庸吏不知/民為天下/國家之根本以草芥/視民以鹿豕視民/故民離叛/國家傾喪

B.昏官庸吏不知民為天下/國家之根本/以草芥視民/以鹿豕視民故/民離叛國/家傾喪

C.昏官庸吏不知民為天下/國家之根本/以草芥視民/以鹿豕視民/故民離叛/國家傾喪

D.昏官庸吏不知民為天下/國家之根本/以草芥視民/以鹿豕視民故/民離叛/國家傾喪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段提出觀點“民者,國之根本也”,論述了民心之離否與天下治亂的關係,分析了“天下國家”的本質,認為有民眾才能有天下。

B.作者在第二段針對民眾與天下存亡、國家盛衰的關係展開了闡述。他列舉歷史上“得民心”與“失民心”的諸多事例進行對比論*。

C.作者希望太祖、太宗、真宗洞察歷史,深曉“民乃根本”之理,永存“養民”之“愛心”,採取措施來鞏固民心,從而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D.全文觀點鮮明,作者在結尾點明瞭寫作意圖。作者運用引用、對比等手法論*,排比句、感嘆句的使用增添了文字的感染力與說服力。

17.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善為天下者,不視其治亂,視民而已矣。

(2)民之叛也,雖匹夫猶能亡國,況四夷乎?

(3)伊尹、呂望不忍桀紂之民塗炭,憤於耕釣,佐湯武,放桀伐紂,義勇矣。

【回答】

13.D

14.D

15.C

16.C

17.(1)善於治理天下的,不看天下是治理得好(太平)還是治理得好不好(混亂),而是看*如何。(“為”“治亂”“視”各1分)

(2)民眾叛離,即便是一個普通民眾猶能亡國,何況四夷呢!(“叛”“雖”“亡”各1分)

(3)伊尹、呂望不忍心桀、紂的民眾陷於水深火熱,在耕田垂釣生活中決心努力,輔佐商湯、周武王,流放夏桀、*紂王,是義勇之人啊。(“塗炭”“憤”“放”判斷句式各1分)

【解析】

13.

【試題分析】:這類題主要是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複習策略是要注意積累,文言實詞的積累是提高解題正確率的關鍵。一是要記住典型例句,二是要做好歸類整理工作。迴歸課本很有必要*,即運用課內所學文言詞語知識來解決課外的問題。D.居:停留,存在。選項中“居住”的義項是存在的,如“卒不居趙地――《呂氏春秋·達鬱》”。解題時可以結合文意,將選項中的解釋帶入原句。

【技巧點撥】文言實詞和現代文裡的實詞是一樣的,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的詞,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的活用。

14.

【試題分析】:虛詞的用法常常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與前後詞的詞*有關。“萬乘驕民”譯為“萬乘之尊而輕視民眾”,推斷釋義為“憑藉”。 “也”,“焉”,“矣”都是語氣助詞。“焉”,句末語氣詞,了,啊,呢。“也”, 表示判斷語氣、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表示祈使語氣。“矣”,一表陳述,陳述句尾[譯為“了”]:二表感慨譏諷讚歎[譯為“了啊”]。句中“故古之天子重民”表肯定語氣。故應選“也”。“於”,介詞,表引出物件。

【易錯*示】針對文言虛詞的考查重點,18個常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在語境中,結合語法和邏輯的分析,疏通文意;難點在於理解詞語的用法(即詞*)。方法應用上首先,分清虛實。如“因、何、若、之”等既可以是實詞,又可以是虛詞。其次,辨明詞*。一個虛詞大多有多種用法,如:“焉”可以是代詞、副詞、助詞。再次,對比古今。有的沿用下來,有的用法變化,有的作用完全消失。最後,注意特殊虛詞。兼詞、虛詞連用,如“何以”“孰與”等。

15.

【試題分析】文言斷句要依循規律。其一語氣詞必然放於句後,其二發語詞必然放於句首,其三固定句式必然不能分開,其四名詞、代詞在句中不是主語便是賓語,如“天下”、“國家”、“民”,其五文言文的排偶句式,其六頂真修辭。*作時要通讀語段,瞭解大意,先易後難。

【名師點睛】對於文言斷句型別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於利用虛詞斷句,這裡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後冒(:),“哉”後嘆(!),“夫”“蓋”大都在句前。 “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

16.

【試題分析】本題解答要求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能夠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歸納,準確把握文中的主要資訊,從而根據題目的指令,篩選出符合指令的資訊。可以根據選項中羅列具體材料,從中篩選。也可以根據選項中的觀點對應題幹選擇。C項,“希望太祖、太宗、真宗洞察歷史”有誤。本文是石介給宋仁宗趙禎所上的《論根本策》的奏議。作者是說,當朝太祖、太宗、真宗皇帝陛下注重休養民眾可謂盡心,愛惜民力可謂周到。是為當朝陳說解決辦法而舉的事例。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17.

【試題分析】翻譯文言首先要結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辨識該句句式,然後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本題中,第(1)句中的“為”治理,“治亂” 治理得好(太平)還是治理得好不好(混亂),“視”看。第(2)句中的“叛”叛離,“雖” 即便,“亡”使……滅亡。第(2)句中的“塗炭” 陷於水深火熱,“憤”決心努力,“放”流放。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善於治理天下的,不看天下是治理得好(太平)還是治理得好不好(混亂),而是看*如何。*,是國家的根本。天下即使混亂,民心沒有背離,不足以擔憂;天下即便太平,(如果)民心離散,足以憂慮。人們都說“天下國家”,什麼是天下?什麼是國家?民眾而已。有民眾就有天下,有國家;沒有民眾,那麼天下就會空虛(不充實)了,國家只是個名號了。(國家)空虛就不能夠長久存在,國家的名號不足以堅守。這樣看來,民眾大概決定天下的存亡啊!可能決定國家的衰盛啊!

自古以來,四方民族(騷擾、叛亂)不能夠使國家滅亡,大臣(作亂)不能使國家滅亡,只有民眾能使國家滅亡。民眾是國家的根本,從沒有根本滅亡可是枝葉(卻)能夠儲存的。夏桀滅亡是因為(失去)民眾,商紂滅亡也是因為(失去)民眾,秦朝滅亡也是因為(失去)民眾。漢朝雖然有漢高祖平城被圍之危險、諸呂作亂、七國叛亂、王莽篡權,漢朝這期間沒有滅亡,是因為民心沒有離散。唐朝有武氏之變亂,安祿山謀反之禍亂,(史)思明、朱泚、宗權、希烈諸侯的反叛,唐朝這期間沒有滅亡,是因為民心沒有離散。

四夷(不臣服)、大臣(叛亂)並非不能使國家滅亡,而是民心還存在。觀察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唐太宗,他們都有用以團結民心使之堅固的方法。王莽篡奪奪位,西漢已經滅亡了,可是民眾還在思念大漢的恩情,故而光武帝(劉秀)得以憑藉民心由西漢衰微而中興(建立東漢)。武氏、希烈變亂,大唐已經滅亡了,可是民眾還在思念大唐的恩情未已,故而唐朝終於支撐了近三百年。王莽等人不能使漢滅亡,武氏改制、祿山等人入侵不能使唐朝滅亡就是這個道理。民眾叛離,即便是憑藉百里的土地,即使憑著一個普通民眾,還是能使國家滅亡。商湯憑藉七十里(大小)滅亡夏朝,周文王憑藉百里滅亡殷商,陳勝憑藉普通個人滅亡秦朝就是這個道理。哎!民眾不叛離,即便是四夷、諸侯、大臣,不能使國家滅亡,何況一個普通民眾呢!民眾叛離,即便是一個普通民眾猶能亡國,何況四夷呢!

哎!管理天下國家,可以不去致力(重視)民眾嗎?《書》上說:“值得敬畏的不是民眾。”孟子說:“民眾最值得重視,社稷*山次於民眾,國君相比(民眾、社稷)較為輕微。”孟子的這種說法,大概是說(君主)不敢憑藉萬乘之尊而輕視民眾。所以古代的天子看重民眾,不敢輕視、怠慢鰥寡之人。民眾雖然是普通人,有義勇,也有豪傑,有奸雄。伊尹、呂望,都是義勇之人;陳勝是豪傑;黃巢是奸雄。伊尹、呂望不忍心桀、紂的民眾陷於水深火熱,在耕田垂釣生活中決心努力,輔佐商湯、周武王,流放夏桀、*紂王,是義勇之人啊。黃巢等候唐朝衰亡的間隙,趁著民眾飢寒,積聚士兵侵擾天下,是奸雄。哎呀!昏官庸吏不知民眾是天下、國家的根本,看待民眾如草芥,看待民眾如鹿豕,故而民眾離心背離,天下國家傾覆滅亡。哎!民眾能夠忽視嗎?臣檢視當朝太祖、太宗、真宗皇帝陛下注重休養民眾可謂盡心,愛惜民力可謂周到了,然而天下民眾困苦,這是什麼原因呢?郡守縣令過多,差使勞役繁重,供奉君王太疲憊了,土地兼併太厲害了,放縱懈怠眾多啊。現今想要解決民眾的困苦,在於選擇郡守縣令,減少差役,停止供奉君王,抑制土地兼併,責備那些放縱懈怠的行為。我謹慎地探求其中的利病,並且各自撰寫在篇章裡。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猜你喜歡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論根本策石介民者,國之根本也。善為天下者,不視其治亂,視民而已矣。天下雖亂,民...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國雖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賢者,其車足以乘天下之賢者,其財足以禮天下之賢者。與...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羿,古之善*者也。調和其弓矢而堅守之。其*弓也,審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人君之慾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夫朝無賢人,猶鴻鵠之無羽翼也,雖有千...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小題。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人君之慾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夫朝無賢人,猶鴻鵠之無羽翼也,雖有千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後面小題。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五代史·宦者傳論[宋]歐陽修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於女禍。女,*而已;宦者之...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文)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之人...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題。明宗紀論北宋歐陽永叔嗚呼!自古治世少而亂世多。三代之王有天下者,皆數百年,其可道者,...
相關文章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題。羿,古之善*者也。調和其弓矢而堅守之。其*弓也,審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發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各題。為學一首示子侄彭端淑①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人君之慾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夫朝無賢人,猶鴻鵠之無羽翼也,雖有千里之... 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問題。公孫龍,六國時辯士也。疾名實之散亂,...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二柄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蔡道憲,字元白,晉*人。崇楨十年進士。為長沙推官。地多盜,察豪民通盜者,把其罪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文後各題。屈原者,名平,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識,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山東大水,民多飢乏。天子遣使者虛郡國倉廩以振貧民,猶不足;又募豪富吏民能假貸貧...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熱門文章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19分)韓子高,會稽山*人也。家本微賤。侯景之亂,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吳...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說文解字》敘(漢)許慎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桓公問治民於管子①。管子對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勿懼以罪,勿...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後小題。讓民族文化基因植根於青少年之心王偉光**高度重視家風建設,多次強調要重視...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上運使孫司諫①書王安石伏見*下令吏民出錢購人捕鹽,竊以為過矣。海旁之鹽,雖日殺...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彥博字大臨,通書記,*悟而辯。開皇末,對策高策,授文林郎,直內史省。隋亂,幽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侯景字萬景,魏之懷朔鎮人也。少而不羈,為鎮功曹史。魏末北方大亂,乃事邊將爾朱...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趨利如水走下,四方無擇也。( )珠玉金銀,飢不可食,寒不可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孫恭人者,和州義里民家女。生而奇穎,有僧摩頂相之曰:“兒後大貴,惜頂骨少偏,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 獨孤信,雲中人也,本名如願。父庫者,為領民酋長,少雄豪有節義,北州鹹敬服之。信美容...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蔡道憲,字元白,晉*人。崇禎十年進士。為長沙推官。地多盜,察豪民通盜者,把其罪...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贊學(東漢)王符天地之所貴者,人也。聖人之所尚者,義也。德義之所成者,智也。明智...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小題。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文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
推薦內容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深慮論[明]方孝孺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 閱讀下文,完成第1—5題。及世之衰,人之子孫者,一欲褒揚其親,而不本於理,故雖惡人,皆務勒銘以誇後世。立言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共26分)豫人張氏者,其先齊人。明末齊大亂,妻為北兵掠去。張常客豫,遂家焉。...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 (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古之善賞者,費少而勸眾;善罰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水北山居記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雖繁華之膠葛,恬然視之,而卻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小題。《師說》韓愈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晁錯者,潁川人也,以文學為太常掌故。錯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時,天下無治《尚書》...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王安國,字平甫,安石之弟也。幼敏悟,未嘗從學,而文詞天成a年十二,出所為詩、銘、論...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晁君成詩集敘蘇軾“達賢者有後,張湯是也。”張湯宜無後者也。“無其實而竊其名者無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晁錯,潁川人也。錯為人峭直刻深。文帝時,天下亡治《尚書》者,獨聞齊有伏生,故秦博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學記(節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文後各題。(10分)孟子曰:“於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論 文(下)袁宗道爇香者,沉則沉煙;檀則檀氣。何也?其*異也。奏樂者鐘不藉鼓響... 二、文言文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拽梯郎君祠記顧炎武忠臣義士,*也,非慕其名而為之。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