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共9分)  含蓄即含而不露、隱晦曲折,它是*古典詩歌追求的一種美學境界。詩歌的含蓄包括兩...

欄目: 練習題 / 釋出於: / 人氣:3.27W

問題詳情: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共9分)  含蓄即含而不露、隱晦曲折,它是*古典詩歌追求的一種美學境界。詩歌的含蓄包括兩...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共9分)

   含蓄即含而不露、隱晦曲折,它是*古典詩歌追求的一種美學境界。詩歌的含蓄包括兩層內涵:一是內容上的含蓄,一些題旨,詩人不願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另一種是手法上的含蓄,詩人採用借代、暗示或象徵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讀者從中獲得無窮之意蘊。

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詩歌中就有運用,如《詩經·蒹葭》,那種“宛在水*”的朦朧,“所謂伊人”的隱約,都帶有相當的不確定*。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雖未具體提及“含蓄”一詞,但已推許類似的手法,《文心雕龍》有《隱秀》篇,認為“情在詞外曰隱”,“隱也者,文外之重旨”,這為合蓄理論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礎。“含蓄”成為一種美學形態和詩學概念,大致起於中唐皎然的《詩式》,他在解釋“辨析”十九字時,在詩學領域第一次提到 “含蓄"。晚唐的王睿將含蓄正式尊為一種詩歌體式。含蓄風格也成為唐代詩人的一種創作追求,劉禹錫就深為“言不盡意”而苦惱。他說:“常恨語言淺,不如人意深。”認為詩人應該在詩歌中營造“象外之象”,這樣才會“言有盡而意無窮”。晚唐司空圖的含蓄理論可以說是“言外之意”說的集大成者。他認為具體的“象”、“景”、“味”、“韻” 是有限的,要獲得無限的意蘊,就要從中超脫出去,在“象外”、“景外”、“味外”、“韻外”的更大的空間作無待的逍遙之遊,以有“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到了兩宋,含蓄作為一個主要的批評標準被廣泛運用。梅堯臣說:“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現於言外,若溫庭筠‘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賈島‘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則道路*苦,羈旅愁思,豈不現於言外乎?”梅堯臣的話可說是對司空圖的一種補充。之後,含蓄美已成為詩、文、繪畫創作的一條基本準則,並推至藝術創作的最高追求之一。至南宋的嚴羽,他在《滄浪詩話》中把“言有盡而意無窮”這種含蓄之美推至極致,還提出了“得魚而忘筌”“得意而忘言”“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等說法。

降至明清,以含蓄評詩文更成為慣則。清代“神韻”領袖人物王士禎直承了嚴羽“得意忘言”的含蓄說。他盛贊盛唐詩“蘊藉含蓄,意在言外”,認為“唐人五言絕句,往往入禪,有意忘言之妙”。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認為詩要“神寄影中”,所以須“脫形寫影”,說謝靈運詩就是“多取象外,不失環中”。明人胡翰認為詩歌創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有限的語言表達無限的“言外之意”,惟有“象外““言外”才會“四表無窮”。

以上論述,說明不同的時代都在強調含蓄所具有的筆墨寥寥、意溢千里的美學價值。崇尚深情綿邈、含蓄蘊藉,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神韻天然之佳作,便形成丁一股文學潮流,至今天不衰。

                                               (摘編自《*古典詩詞的顯隱》)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含蓄表現在詩歌內容上是指詩人把不願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的旨意說得隱約模糊,讓人捉摸不透,如李商隱的《無題》。

B.手法上的含蓄,是指詩人採用借代、暗示、隱喻、象徵等手法,造成弦外之音,使讀者從有限的描述中獲得無窮的意蘊。

C.先秦六朝典籍中,雖沒有提及“含蓄”一詞,但朦朧隱約手法的運用卻受到推崇讚許,這也為含蓄理論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D.早在先秦詩歌中,含蓄手法就有運用,但“含蓄”一詞真正作為一種美學形態和詩學概念,應該源於中唐時期的詩歌理論專著《詩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作者引劉禹錫的“常恨語言淺,不如人意深”來*,在唐代營造“象外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含蓄風格已成為詩人的一種創作追求。

B.司空圖倡導在有限的“象”、“景”之外營造更大的空間,來傳達“不盡之意”,這與梅堯臣的“含不盡之意,現於言外”的主張是相同的。

C.兩宋時期,含蓄已經作為一個主要的批評標準被廣泛運用到文學批評中了,這種評價詩文的標準一直延續到了明清時期。

D.嚴羽提出了“得魚忘筌”“羚羊掛角”等說法,可見他更強調詩歌深妙的義理,對於詩歌的語言表達則不必過於深究。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採用總分總的論*思路,以時間為序,具體論述了“含蓄”作為一種美學追求在不同時代的發展,這也為後人的創作提供了借鑑。

B.先秦詩歌中就有含蓄手法的運用,例如《詩經•蒹葭》中就有“所謂伊人”“宛在水*”的朦朧之美,但這種手法的運用仍然是無意識、不自覺地。

C.含蓄美不僅是詩歌創作的一條基本準則,同樣適用於散文、繪畫等藝術形式,可以說含蓄美是諸多藝術創作的普遍追求。

D.王士禎認為盛唐詩“意蘊含蓄,意在言外”,王夫之說謝靈運詩“多取象外,不失環中”,說明在含蓄理論出現之前,詩人們對含蓄手法的運用已較成熟。 

【回答】

1. C  解析:奠定含蓄理論基礎的是《文心雕龍》。

2. D  解析:對“得魚忘籤”“羚羊掛角”的理解有誤。

3. B  解析:“但這種手法的運用仍然是無意識、不自覺地”原文無據。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猜你喜歡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唐人古體古體詩,亦名古詩、古風或往體詩,... 一、現代文閱讀(共35分)(一)論述文閱讀(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唐詩的建築美唐詩不僅在...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詩經》既是一部古老的詩歌總集,又是一... 論述類文字閱讀論蘇軾的詩歌美學思想曠世奇才蘇軾不僅是傑出的文學家,而且是出*的文學批評家。在對詩歌的社會功能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含蓄即含而不...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共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魏晉以後,經學的統治動搖了,詩歌作...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唐詩的意象*古典詩歌是極其精煉的語言藝...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如果詩可以看作一切藝術的核心,那麼詩歌...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唐人古體古體詩,亦名古詩、古風或往體詩,...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詩歌自身的調節功能   *詩歌之所...
相關文章
3.詩歌通常會含蓄地抒情、言志,下列詩句中沒有體現這一特點的一項是(   )(3分)A.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一)            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詩歌意象與普通日...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詩歌自身的調節功能*詩歌之所以能歷久而不...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詩與禪是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一屬文學,...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新詩的“變”與“常”呂進新詩是*詩歌的...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8-11題。(12分)古典詩歌的“情理交通”這裡所說的“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詩歌的美感;...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準確的一項是A.“歌行”是古體詩的一種,漢樂府詩題多用歌、行、曲、引、吟、嘆、怨等...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宋詩中的理趣客觀而論,宋詩勝於唐詩之處在於詩歌... 許多優秀的詩歌,語言不僅形象凝練,而且含蓄雋永,蘊含哲理。仿照示例,用簡明的語言說說下面詩句中所蘊含的哲理。(... 許多優秀的詩歌,語言不僅形象凝練,而且含蓄雋永,飽含哲理。比如蘇軾的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
熱門文章
古代詩文閱讀(41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文,完成後面題。顏含,字弘都,琅邪莘人也。含少有*行,以...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3題。詩歌不止於純粹的藝術,還兼具社會責任,孔子... 19.下面是一篇論文的摘要,請根據其內容提取四個關鍵詞。李商隱的詩歌因晦*難懂的含義和縹緲朦朧的美感廣為人知,... *古詩詞既蘊含人文思想,又閃耀理*光輝。對下列古詩詞劃線部分隱含的化學現象解釋不合理的是(  )A.爆竹聲中... 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菊李商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羅含宅裡... 古詩閱讀(4分)12.佳洲中學九(1)班準備以“古詩中的菊花”為題,編輯一本古詩評註集。下面詩歌是其中的兩首,...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美麗的《詩經》(1)《詩經》是*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詩歌305首。這些詩反... 2.下列各項有關古代詩歌、散文的文學常識,表述和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2分)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 2.下列各項有關古代詩歌、散文的文學常識,表述和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詩歌自身的調節功能   *詩歌之所以能歷久而不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詩,就像一頭大象,而全天下的詩人,其實都是盲...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詞就其本來*質而言,是歌辭,是廣義上的詩歌的一種。*古代的詩歌,向來同音樂有相...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詩歌自身的調節功能   *詩歌之所以能歷久而不衰,一個重要的...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詩歌之所以能歷久而不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種調節...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詩仙和詩聖:迥然不同的生命意境李白被稱...
推薦內容
三.論述類文字閱讀(共計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題。(9分,每小題3分)鴻雁在*古代詩詞中的... (二).古典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8-9題。(11分)餘干旅舍                 ... 本學段要求同學們課外閱讀人物傳記、中外名家散文和《詩經》等古典詩歌,請你根據你的閱讀情況選做下面的一道題目: ... 19.下列對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詞,是我國傳統詩歌中的一種特殊體裁,又叫詩餘、曲子詞、長短...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本題共3小題,共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格    調胡海“格調”作為詩論術語... 9.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和名著閱讀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A.《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最早的、... (二) 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8——10題含山店夢覺       (唐)韋莊曾為流離慣別家...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詩經》原來是詩,不是“經”,這在咱們今天是很明確的。但在封...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詩歌自身的調節功能*詩歌之所以能歷久而不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種調... 古代詩歌閱讀(10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登   ... 古代詩歌鑑賞和古詩文默寫(12分)11、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7分)春  生        白居易春生何處暗... 論述類文字閱讀  詞之所以微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詞在初起的時候,本來就是那些個詩人文士寫給美麗的歌女去唱歌的歌... 追求、追逐、追隨,都是“追”。請以“追”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除詩歌之外,文體不限。(2)不少於80...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的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凱歌六首(其五、其六)岑... (一)論述類文字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詩經》原來是詩,不是“經”,這在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