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陽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遠近慕其行,來學者跡接於道①。閭里有爭訟,不詣官而詣城決之。山東節度府聞城義者,發使...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2.57W

問題詳情:

陽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遠近慕其行,來學者跡接於道①。閭里有爭訟,不詣官而詣城決之。山東節度府聞城義者,發使...

陽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遠近慕其行,來學者跡接於道①。閭里有爭訟,不詣官而詣城決之。山東節度府聞城義者,發使遺五百縑②,戒③使者不令返。城固辭,使者委④而去,城置之未嘗發。會裏人鄭俶欲葬親,貸於人無得,城知其然,舉⑤縑與之。

(選自《新唐書》,有刪減)

【註釋】①跡接於道,絡繹不絕。    ②縑(jiān),細絹,可用作貨*。③戒,命令。 ④委,放下。    ⑤舉,全。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⑴遠近慕其行(      )                    ⑵會裏人鄭俶欲葬親(       )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含義

城知其然,舉縑與之。

                                                                              

3.不能體現陽城在當時頗有聲望的一項是

A.遠近慕其行,來學者跡接於道。

B.閭里有爭訟,不詣官而詣城決之。

C.山東節度府聞城義者,發使遺五百縑。

D.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嘗發。

4. 選文詳寫的這件事展現了陽城為人的一些特點,以下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A.博學多才      B.處事公正      C.不畏權貴      D.扶危濟困

  

【回答】

1.⑴品行/品德    ⑵正好/恰巧

2. 陽城知道了他這樣的情況後,把全部細絹都送給了他。(關鍵詞:其,然,舉,與,之)

3.D

4.D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猜你喜歡
唐朝頒佈的《關市令》規定:“諸官私鬥尺秤度,每年八月詣金部、太府寺平校,不在京者詣所在州縣平校,並印署,然後聽...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9分,每小題3分)陽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謙恭簡素,遇人長幼如一。遠近慕其行...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 【山東省德州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2016·山東省德州卷】(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相關文章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 南宋文人耐得翁在其遊記《都城紀勝》中記錄南宋臨安城:“市肆謂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 趙襄子攻翟①而勝之,取尤人、終人。使者來謁之,襄子方將食,而有憂*。左右曰:“一朝而兩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 吳範字文則,會稽上虞人也。以治歷數和風氣聞於郡中。舉有道,詣京都,世亂不行。會孫權起於東南,範委身服事,每有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①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 昔有長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積有年載,方得一車,持來歸家。詣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經歷多日,不能得售③。... 吳範字文則,會稽上虞人也。以治歷數,知風氣,聞於郡中。舉有道,詣京都,世亂不行。會孫權起於東南,範委身服事,每... 《荀子·君道》中寫道:“牆之外,目不見也;裏之前,耳不聞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遠者天下,近者境內,...
熱門文章
閲讀《陳涉世家》節選,按要求完成8-10題。(9分)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 據近代考古發掘,春秋時齊國的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為兩個互相銜接的城,總面積達60平方公里,有11座城門,有比... 《荀子•君道》:“牆之外,目不見也;裏之前,耳不聞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 閲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題。聽山馮源①平生與山有緣,生於山城長於山城。後來遷家川北,居於山中,年長日深,... 《旬子·君道》:“牆之外,目不見也;裏之前,耳不聞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 《荀子·君道》:“牆之外,目不見也;裏之前,耳不聞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閲讀《陳涉世家》(節選)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原文) (顏衎)俄遷都官員外郎,充東都留守判官,改河陽三城節度副使,知州事。居半歲,得家問,父在青州有風瘴疾... (一)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 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 陳涉世家(節選) (11分)司馬遷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
推薦內容
(2019·株洲)閲讀下面的文段,然後回答問題龐公者,南郡襄陽人也。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荊州... 蘇軾抗洪(蘇軾)徙知徐州①。河決曹村,泛於梁山泊,溢於南清河,匯於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 閲讀*乙兩則文言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後問題。小石城山記柳宗元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 綜合*學習(1)據報道:在八達嶺長城,記者看到,由於被人刻上密密麻麻的字,城磚已經面目全非。有的人在長城上表達...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 【*】愚公移山(節選)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 醉翁亭記(北宋)歐陽修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 閲讀下面作品,完成15~1後面題目。 聽山(馮源)①平生與山有緣,生於山城長於山城。後來遷家川北,居於山中,年... 清初《揚州竹枝詞》中寫道:“鄉音歙語兼秦語,不問人名但問旗。半是新城半舊城,舊城寥落少人行。移來埂子中間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