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閲讀文言文,回答問題。(16分)核舟記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2.09W

問題詳情:

閲讀文言文,回答問題。(16分)核舟記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

閲讀文言文,回答問題。(16分)

核舟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閲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卧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鈎畫了了,其*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篛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5.本文選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2分)

6.請用原文回答。(3分)

(1)佛印與眾不同的外貌特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度讚歎核舟技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舟中三人的神情氣度為什麼各不相同?(5分)

8.讀到最後一段,可以看到徑寸之木,卻雕刻出如此多的東西,為此,你想到了哪些?(6分)

【回答】

5.《虞初新志》 魏學伊

6.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嘻,技亦靈怪矣哉!

7.蘇黃是詩人,學者,受世俗禮法的約束;佛印是和尚,不受世俗禮法的約束,所以神情氣質各不相同。

8.想到平時的歷練,或中華古老技藝的高超。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名句默寫

猜你喜歡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烏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共9分,每小題3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 閲讀《核舟記》,完成第12—14題。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 核舟記(節選)(12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    核舟記(節選)〔明〕魏學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 給文言文加點字解釋: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 (2019·通州區一模)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 明有奇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 閲讀《核舟記》,完成第12—14題。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 核舟記魏學泄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
相關文章
六、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題。王羆,字熊羆,京兆霸城人。羆質直木強,處物平當,州閭... ①木:能以徑寸之木(         )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     以至鳥獸... 二、閲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6-8三個問題(9分)(一)課內文言文閲讀遊褒禪山記王安石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後各題。於是餘有歎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 閲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登州海中,時有云氣,如宮室、台觀、城堞、人物、車馬、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或曰:“... 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題。於是餘有歎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 (2019·內*改編)閲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人有饋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為樑。”餘曰:“木小不堪也。”僮... 閲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小題〔一〕於是餘有歎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閲讀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後問題,共21分。送胡叔才序王安石叔才,銅陵大宗,世以貲名。子弟豪者馳騁漁弋(放縱、遊蕩...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於是餘有歎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
熱門文章
二、文言文閲讀(21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甄濟字孟成,定州無極人。叔父為幽、涼... 閲讀下文,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6分,第9、10小題每小題2分,其它每小題3分)鄉間讀書人王往鄉間讀書人有草木...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送徐無黨南歸序歐陽修草木鳥獸之為物,眾人之為人,其為生雖異,而為死則同,一歸於腐...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然後回答:(每小題3分)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水為之,而寒於水。木... 文言文閲讀(12分)讀下面短文,回答文後問題。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 二、文言文閲讀(18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宜黃縣縣學記   (宋)曾鞏   蓋凡人之起居、飲食、動... 閲讀文言文,回答問題。(10分)【*】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 二、文言文閲讀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題。遊點蒼山記楊慎(明)自餘為僇人,所歷道途萬有餘里,齊、魯、楚、越之... 閲讀下面短文,回答相關問題。森林裏生活着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許多鳥類在此棲息,有的鳥吃草籽,有...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送徐無黨南歸序歐陽修草木鳥獸之為物,眾人之為人,其為生雖異,而為死則同,一歸於腐壞... 二、古詩文閲讀(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裴莊,字端己,閬州閬中人。以明經登... 9、閲讀下面的選段,回答問題。(6分)孟子曰:“離婁①之明、公輸子②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③之聰,不... 閲讀下文,完成小題。於是予有歎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 (一)文言文閲讀(20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題。趙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篤學自力,器識宏遠。... 三、文言文閲讀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15分)陳軫去楚之秦。張儀謂秦王曰:“陳軫為王臣,常以國情輸楚。儀...
推薦內容
二、文言文閲讀(18分)(命題人:陳海豔)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石珤,字邦彥,藁城人。珤與兄玠同舉成... 五、文言文閲讀。(13分)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題。   孟子曰:“敬人者,人恆敬之。”蓋言禮可... 二、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題。(6分,每小題2分)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羲...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題。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羲之幼訥於言,人未之奇。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題。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 (一)閲讀下面文言語段,回答問題。(22分)   晁錯者,潁川人也。錯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時,詔以為太子舍人、...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劉隨,字仲豫,開封考城人。以進士及第,為永康*判官。*無城堞,每伐巨木為柵,壞輒以... 二、古代詩文閲讀(36分)(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馬文升,字負圖,貌瑰奇多力... 閲讀下面短文,回答相關問題。   森林裏生活着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許多鳥類在此棲息,有的鳥吃草...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題。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羲之幼訥於言,人未之奇。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 (一)文言文閲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3題。秦二世三年,楚懷王以沛公①為碭郡長... 閲讀下面短文,回答下列相關問題。森林裏生活着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許多鳥類在此棲息,有的鳥吃草籽... (一)文言文閲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王規字威明,琅邪臨沂人。規八歲,以...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鄒智,字汝愚,合州人。十二能文。家貧,讀書焚木葉... 三、(每小越3分.共12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景公問晏子曰:“吾欲服聖王之服,居聖王之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