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14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針對“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的看法:唐人柳宗元對曰“...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1.31W

問題詳情:

(14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針對“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的看法:唐人柳宗元對曰“...

(14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針對“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的看法:

唐人柳宗元對曰“秦有天下……不數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咎在人怨,非郡縣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論》)

明清之際的王夫之則認為“郡縣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勢之所趨。豈非理而能然哉?”                          (王夫之《讀通鑑論》)

材料二  

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數年之間,奔命扶傷之不暇……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為宜也。然猶桀滑(兇惡狡猾之人)時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州而在兵,時則有叛將而無叛州。

——柳宗元《封建論》

材料三  

本朝鑑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禍,虜騎所過,莫不潰散。襲一時權宜苟且之制,為子孫不可易之常典,豈不過哉!

——朱熹《朱子語類》卷128

材料四  

行中書省,凡十,秩從一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裏。……中統、至元間,始分立行中書省,因事設官,官不必備,皆以省官出領其事。……凡錢糧、兵*、屯種、漕運、*國重事,無不領之。

——《元史》卷91《百官志》

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柳宗元對秦朝“短促而亡”原因的看法,王夫之對秦朝施行郡縣制又是如何評價的?(6分)

(2)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西漢初年“矯秦之枉,徇周之制”是指採用什麼制度?唐朝中期的“桀滑”、“叛將”是指哪一類人?(4分)柳宗元從西漢“有叛國而無叛郡”、唐朝“有叛將而無叛州”總結出怎樣的教訓?(4分)

【回答】

.【*】(14分)(1)柳宗元則認為秦朝迅速敗亡是其統治殘暴激起*的反抗,並不是郡縣制的過錯。(4分)王夫之認為郡縣制的推行是歷史的必然趨勢。(2分)

(2)西漢初年在地方推行郡縣制的同時又兼行封國制度。(2分)唐朝中期手握重兵的藩鎮節度使。(2分)

教訓:地方勢力強大必然威脅*集權,郡(州)縣制有利於加強*集權。(4分)

知識點:古代*的*制度

題型:綜合題

猜你喜歡
(12分)閲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封建論》是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的作品,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 柳宗元的《封建論》曾提到“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下列對於秦郡縣制的敍述,不正確的是(  )A....  “夏商周漢封建(封邦建國)而延,秦(朝)郡邑而促”的説法之所以是錯誤在於(   )   A.沒有看到秦朝統一... 閲讀下列示意圖,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左傳》   (1)材料一中1、2處分別應...       (13分)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兩漢時期北方有一種“強宗大族”、“豪族”,世代聚族而居,稱雄一... .(2015·岳陽高一檢測)“或者又曰:‘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謂知理者也。”柳宗元在《... 32.(14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天之生人,一視無私,而有富貴貧賤、思智壽天、*患難、諸夏夷狄...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 西周時,耒、耜是主要農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過十畝”。戰... 閲讀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秦丞相李斯曾稱讚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唐代的杜佑説“自古至周天下封建... 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説:“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衞而為守宰。”這段材料反映了秦朝(   )A.推行分...
相關文章
(14分)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周禮·地官》曰:“大市,日昃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 二、材料題(40分)1、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2分) 材料一 《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 李白:...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 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 25.(18分)閲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元光元年,漢武帝“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漢舉賢良... 閲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 與分封制相適應,商周的官員選拔採用“世卿世祿制”。三代(夏商周)時期治理... 34、(18分)閲讀材料並回答問題:材料一:五代末期,曾做過商人的周世宗對城市商業採取較為自由的政策,如允許在...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謂:“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地,建都邑城郭,... 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2014年9月,針對公安機關查處的如秦志暉(“秦火火”)、楊秀宇(“立二拆四”)等多... (2020·山東省高三其他)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西周的封建*以“親親”、“尊尊”為骨髓,大宗包含小宗...
熱門文章
閲讀下列材料,然後回答問題:材料一:衞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孝公... (18分)閲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材料二 與分封制相適應,商周的官員選拔採用“世卿世祿制”。三代(夏商...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材料二  周天子把土地和*,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 (20分)*法制建設是一個不斷髮展、完善的過程。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説:“*元年的...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  夏禹定九州,壽地屬揚州,殷商如制。周為六、蓼國地,襄王三十年(公元... 32.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材料一:周道衰,孔子沒,火於秦。黃、老於漢,佛於晉、魏、樑、隋之間,其...  “世界枸杞看*,*枸杞看寧夏”。閲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材料一  下圖“寧夏回族自治區圖”。(...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衞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 38.(10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自耕農是封建國家直接剝削的對象。為了保*賦税、徭役的徵求,封建... 27.(16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懸踵而忘。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 (14分)閲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與分封制相適應,商周的官員選拔採用“世卿世祿制”。三代(夏商周)時期治... (17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西周分封示意圖材料二材料三 元朝疆域圖(部分)請回答:(1)上述三個... (20分)閲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衞秧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 閲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偱古而王,夏、殷不易... 4.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説:“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衞而為守宰。……此其所以為得也”這段材 料反映了...
推薦內容
(15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宋神宗)詔曰:“天下商贋旅物貨至京,多為兼併之家所困,往往折閲(減...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貞觀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會禮部尚書、*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節送... 閲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的“西部地區”主要指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四川、重慶、...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上(唐憲宗)顧謂宰臣曰:“朕讀《玄宗實錄》,見開元初鋭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後,稍... 閲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唐太宗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長... 閲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衞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 (20分)加強*金融合作,日漸成為人們的共識。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漢、唐、兩宋南方海上絲綢之路比較表內   ... *文明的演進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於郡縣之中,而天下治矣... (25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唐詩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揚州)夜橋燈火連星漢,...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材料三(1)材料... 閲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趙嘏:《唐摭言》材料二  “... 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前“*”後禮節變化叩頭鞠躬、握手稱呼變化大人、老爺先生、君、同志(1)材料... 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三*源”指長*、黃河、瀾滄*的源區,被譽為“中華水塔”。材料二:“冬蟲夏草... *文明的演進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論**制度,秦漢是一個大變動。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