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孔子和早期儒家學者常常提到“*”這一概念。孔子強調“仁”。在他看來,有仁德是做...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5.24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孔子和早期儒家學者常常提到“*”這一概念。孔子強調“仁”。在他看來,有仁德是做...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孔子和早期儒家學者常常提到“*”這一概念。孔子強調“仁”。在他看來,有仁德是做人的前提,人要“*”,就應當“仁”。也就是説,人之為人在於有“仁”心,脱離純粹的自然狀態,懂得“修身”“親親”“事親”。在孔子和早期儒家學者看來,“*”首先是“有知識的人”,即對社會有基本認知。。一個人有了知識,具備了“*”的基本素質,然後再接受仁義禮樂教化,才能具備“*”的德行。孔子認為,具備“知”“不欲”“勇”“藝”等素質,也就是説聰明有智、清心寡慾、勇敢無畏、多才多藝,還不可謂之“*”。只有見到財利想到道義,見到危難勇於擔當,長期困頓卻不忘平生之志,這樣的人方可謂之“*”。

孔子和早期儒家學者對“*”的認識,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最晚自西周開始,我國就有了比較完備的“*”禮儀:男子行冠禮,女子行笄禮。一般説來,士人二十而冠,天子、諸侯、大夫的冠禮則相對較早。男子行“冠禮”,標誌着“*”階段的開始。“冠禮”的意義在於“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即拋棄孩子氣,形成和鞏固“*”的德行。行“冠禮”之後,人們開始享有“成年人”的權利,並對婚姻、家庭和社會盡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冠禮”是對人們“成年”的認可,是人們正式步入“成年人”行列的標誌。

禮有“禮儀”與“禮義”的雙重涵義,有形式與內容的區分。成為“*”,不僅要能夠行“禮儀”,還要自覺以“禮義”約束自身。《禮記·冠義》指出,人之為人在於懂得禮義,人在*之後應當穿着得體、行為得當、言辭和順,應當懂得“人義”,即做人的基本要求。何謂人義?《禮記·禮運》説:“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行過“冠禮”之後,便應認同這些人倫、實踐這些“人義”。

我國古代士人行過“冠禮”後要依次拜見國君、大夫,受拜見的人往往會有一番教導,這對於剛剛成年的人非常有益。“冠禮”所昭示的正確人生路向十分緊要。人要“*”向善,就應當自覺遵守社會規範,按照禮的標準行事。

傳統的“*”教育注重禮的內涵,注重通過禮儀的形式使青少年理解做人的真諦。借鑑和創新傳統“*”禮儀,開展符合時代要求和當代青少年成長實際的禮儀教育,對青少年的道德人格養成及人生觀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應採取具體措施,組織力量對關乎青少年成長的禮儀教育進行深入研究。在充分醖釀論*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規範,使*禮等相關禮儀成為青少年人格養成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儀式的一個重要環節,*禮不必孤立進行,可與相關禮儀(如入學禮、成童禮等)結合進行,與相關素質教育相結合。 

(選自楊朝明:《我國古代的“*”禮儀及其現實意義》,有刪改)

7.下列對我們古代“*”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就是脱離了純粹的自然狀態,具備仁德的人。

B.“*”就是具有“知”“不欲”“勇”“藝”等素質的人。

C.“*”接受仁義禮樂教化,就可能對社會形成基本認知。

D.具備了“*”的德行,也就具備了“*”的基本素質。

8.下列有關我們古代“冠禮”的説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包括“冠禮”和“笄禮”的完備的“*”禮儀,形成於我國西周時期。

B.行“冠禮”後,只有遵行“禮儀”,並以“禮儀”自我約束,才能真正成為“*”。

C.古人年滿二十才行“冠禮”,行“冠禮”後就要認同人倫,實踐“人義”。

D.古人為了接受尊長的教導,行過“冠禮”後要依次拜見國君、大夫等人。

9.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孔子和早期儒家學者看來,懵懵懂懂的孩子不是自然人,不是具有社會義務和責任意識的“*”。

B.孔子和早期儒家學者的“*觀”,以“仁”為基本前提,以“禮”為重要形式和內容。

C.在古代,穿奇裝異服、舉止另類,都不是“*”。

D.古代所説的“冠禮”,大體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説的*禮、*禮儀、*儀式。

【回答】

7.D

8.B

9.D

【解析】

7.

試題分析:D項據原文“具備了‘*’的基本素質,然後再接受仁義禮樂教化,才能具備‘*’的德行”可知。A項,這只是“*”的基本要求。B項,具備“知”“不欲”“勇”“藝”等素質還不可謂之*。C項,“*”首先對社會有基本認知。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為理解B。

8.

試題分析:A項,原文是“比較完備”“最晚自西周開始”。C項,原文“一般説來,士人二十而冠,天子、諸侯、大夫的冠禮則相對較早”,可見並非都是二十歲行冠禮。D項,原文説的是“古代士人”,且無目的關係。應注重篩選關鍵信息(篩選關鍵詞、句,整合信息);藉助分層,圈畫中心句、概括句(藉助句子位置,分析作用)。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為理解B。

9.

試題分析:*禮儀、*儀式、*禮,不是並列的概念;“冠禮”大體相當於*禮。:本題考查對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題會出現的干擾項有以下類型:以偏概全,張冠李戴,胡亂猜測等等。學生要善於對文章內容進行辯*分析、比較、推斷。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知識點:科普類文本閲讀 社科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猜你喜歡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對孔子仁學的重新解讀孔子的仁學思想始於親,卻非終於親,這也是儒家的仁愛觀念能夠成...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一下小題。*傳統美學是由三家組成的,即“儒家美學、道家美學和禪宗美學”。儒家美學是以孔子... 閲讀下文,回答問題。對孔子仁學的重新解讀孔子的仁學思想始於始於親,卻非終於親,這也是儒家的仁愛觀念能夠成為最普... 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練習。對孔子仁學的重新解讀孔子的仁學思想始於親,卻非終於親,這也是儒家的仁愛觀念能... 名著閲讀(共3分)  “仁義”是儒家學説的核心理念:孔子重“仁”,在《論語·泰伯》中提出“  ①  ”,強調有... 10.從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張“仁政”再到荀子強調把握“禮”,儒家思想的早期發展始終貫穿的一條主線是A.從強...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各題。孔子和早期儒家學者常常提到“*”這一概念。孔子強調“仁”。在他看來,有仁德是做...  閲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8題。對孔子仁學的重新解讀   孔子的仁學思想始於親,卻非終於親,這也是儒家的仁愛觀... 從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張“仁政”,再到荀子強調“仁義”,儒家思想的早期發展始終貫穿的一條主線是(  )A.從...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孟子“學於子思之門人”,是孔子、曾子、子思這一系早期儒家譜系的傳人。(*)...
相關文章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題。*傳統的“比德”的自然審美觀產生於儒家,受其倫理學的影響。較早見於孔子的學説,...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孔子對民生問題是重視的,但語焉不詳。孟子則把孔子的仁學落實到*的措施上,要求社會... 閲讀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學家的思想主張中,體現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思想主張孔子“仁者愛人”“為政以德”“有教... .伏爾泰對孔子稱頌備至。他説:“孔子常説仁義,人們若實行此種道德,世界上就不會再有什麼爭鬥了。”他認為:孔子的...  孔子強調“仁”和“禮”,蘇格拉底強調“美德即知識”。他們提出上述思想主張主要針對的相似社會問題是A.戰亂頻繁...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後面小題。儒家道統:*皇權的制衡力量以往,人們常常把*主義與“封建社會”和“孔孟之道”聯...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題。 “仁義禮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綱五常”中的“五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內聖外王”之説不符孔子聖人規現代新儒家喜以“內聖外王”四字綜括孔子之道及其所開創...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慎獨”的思想觀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的,後被儒家發展為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 “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下列哪一項不是孔子對“仁”的解釋(   )A、“仁者,愛人”           ...
熱門文章
 “仁”是良好的道德,“禮”是社會的規範;“仁”是內在自覺,“禮”是外在約束。下列各項中符合孔子“仁”的思想範... 四、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9分)人們提及孔子對於*傳統科學技術的影響時,常常認定孔子奠定的儒學...  “三綱五常”是*儒家倫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於孔子,但孔子沒有對道德人倫的原則做一個簡明扼要的總的概括... 孟子的“仁政”是對孔子“仁”學説的繼承與發展,這主要表現在(  )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具體化②進一步明確了君與... 6.孟子的“仁政”是對孔子“仁”的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主要表現在①把孔子的“仁”具體化 ②進一步明確了君與民的關...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每小題3分)歷史上有一種通行觀點:孔子後“儒分為八”,到戰國中後期演變為兩支。一支... 下表所列早期儒學家的思想主張中,體現的共同思想是思想家思想主張孔子“仁者愛人”“為政以德”孟子“民為貴,社稷次... 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以德治國”的*主張。孔...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關於“信”,孔子有許多精闢的論斷。例如,子貢問政,孔子回答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閲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以德治國”的*主張。孔子的思... 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中將孔予描繪成改革的先師;而譚嗣同則在他的名著《仁學》中將儒家的“仁”推而廣之。兩者的共... 4.孟子的“仁政”是對孔子“仁”學的繼承和發展,主要表現在(  )①把孔子的“仁”具體化 ②進一步明確了君與民... 現代文閲讀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孔子説“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三句話簡括地説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會政... 現代文閲讀“敬”的當代價值①對於孔子思想的認識,學界一般以“禮”和“仁”為核心,認為孔子繼承了周禮,發展出“仁... 24.閲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梁惠王在向孟子請教如何為政時,孟子説:“仁者無敵。”“仁者無敵”的字面意思是説...
推薦內容
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梁啟超面面觀梁啟超很欣賞孔子所説的“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並以此自勵...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態修建*“和”與“同”是先秦時期兩個重要的哲學概念。和同之辨...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追求文學之“新”宗仁發  作為一名文學編輯,我的文學觀無疑是和文學期刊這一文學載體聯...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藝術與*社會孔子説:“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三句話挺簡括地説出孔子的文化...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梁啟超面面觀梁啟超很欣賞孔子所説的“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並以此自勵,大智... (28分)西方學者常常將*稱為“孔子的*”。其實,在*歷史上,孔子的形象歷經嬗變,他所開創的儒家思想也在... 西方學者常常將*稱為“孔子的*”。其實,在*歷史上,孔子的形象歷經嬗變,他所開創的儒家思想也在傳承中被不... 2、閲讀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學家的思想主張中,體現的共同思想是   ( )    儒學家思想主張孔子“仁者愛人”...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儒家君子道德當代困境李育書道德學説在儒家學説中歷來佔據重要位置,同時儒家道德有較強的...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每小題3分,共9分)歷史上有一種通行觀點:孔子後“儒分為八”,到戰國中後期演變...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的俠文化歷史悠長,“俠”這一概念最早見於戰國時韓非子的《五蠹》:“儒以文亂法,俠... 春秋晚期的孔子提出“仁”的學説,他要求統治者.“為政以德”。以下選項,與這一觀點不相符的是A.要求統治者體察民... 7.孔子主張“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應”、“郡守、縣令,民之師帥”,朱熹強調“正君心”。... 自孔子以來,我們的民族就形成了“和為貴”、“親仁善仁”的文化傳統。其中的“和為貴”更是一種堅韌不滅的思想。“和...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厚德載物”的當下價值“厚德栽物”作為中華美德的一種概括,歷來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