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2016年4月23日是第21個世界讀書日。全民閲讀戰略首次寫入黨的*大報告,“倡導全民閲讀”又被寫入了《*...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2.66W

問題詳情:

2016年4月23日是第21個世界讀書日。全民閲讀戰略首次寫入黨的*大報告,“倡導全民閲讀”又被寫入了《*工作報告》。為進一步營造“多讀書,讀好書”的濃厚氛圍,某市某初級中學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了以“推廣全民閲讀,共建書香城市”為主題的研究*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

(憶·舉)在活動總動員會上,作為班長的你要就閲讀功效做一個發言。

(1)你可能會用到哪些名言*句?

(思·行)部分同學通過上網、查閲相關資料收集到以下信息:

信息一:部分國家年人均讀書統計表

2016年4月23日是第21個世界讀書日。全民閲讀戰略首次寫入黨的*大報告,“倡導全民閲讀”又被寫入了《*...

注:我國小學生完成作業後,閲讀課外書比例不足50%,初中生為42%,他們主要閲讀的是作文書、課外輔導書和課本。

信息二:某市成年居民閲讀狀況統計表

2016年4月23日是第21個世界讀書日。全民閲讀戰略首次寫入黨的*大報告,“倡導全民閲讀”又被寫入了《*... 第2張

注:某省成年居民綜合閲讀率為82.2%,閲讀總指數為68.48%,個人閲讀指數為73.29%,公共閲讀服務指數為64.04%。

信息三:好奇心是指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種朝向、注視、接近、探索的心理狀態。好奇心讓我們在閲讀中探索世界、享受生活、品味人生;但是,也有不少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沉迷於不良書刊,誘發不良行為,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信息一、信息二分別説明了什麼?

(3)從信息三中,你能獲得哪些重要啟示?

(4)為扭轉信息一反映的我國青少年的閲讀現狀,請你出幾個金點子。

【回答】

(1)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閲讀獲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等等。

(2)信息一説明: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公民年均圖書閲讀量比較少,閲讀意識不夠強;青少年閲讀畸形;我國國民的讀書現狀令人擔憂;我國應重視全民閲讀。

信息二説明:某市開展全民讀書活動取得明顯成效;某市成年居民閲讀各項指標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3)好奇心可以激發我們學習和探索的興趣,也可能把我們引上歧途,關鍵是我們如何去把握和利用它;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許的範圍內發揮讀書的積極作用;規範好奇心,防止產生消極影響。

(4)大力宣傳全民閲讀的重要*,增強青少年的閲讀意識;開展形式多樣的閲讀競賽等活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合理增加課外閲讀時間;加快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向青少年免費開放;合理增加圖書方面的消費投入。

【詳解】

(1)此問屬於開放*試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此問旨在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圖表中的數據,找到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信息一中*與其他國家人均讀書統計結果表明,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公民年均圖書閲讀量比較少,閲讀意識不夠強;從標註可以看出,青少年閲讀畸形、我國國民的讀書現狀令人擔憂、我國應重視全民閲讀等;信息二中某市成年居民閲讀情況在全省的排名,可以看出某市開展全民讀書活動取得明顯成效;與標註中全省閲讀情況相比,表明某市成年居民閲讀各項指標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3)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好奇心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辨別運用能力。結合材料中好奇心的影響,從好奇心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範圍內規範好奇心,防止消極影響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怎樣改變青少年的閲讀現狀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運用能力。結合材料和所學,從加大宣傳,增強公民的閲讀意識、開展形式多樣的閲讀活動、加快公共圖書館建設,為青少年閲讀提供良好的環境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點睛】

解答圖表題,要注重分析圖表的標題、表格中的數據和標註。標題是我們答題的切入點,對圖表中的數據進行比較,找到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標註是我們解答圖表題的必要條件。

知識點:學習新特點

題型:探究題

猜你喜歡
2015年“倡導全民閲讀”第二次被寫入《*工作報告》。推進全民閲讀,需要創造條件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將書... 倡導全民閲讀,建設書香社會。材料一 將“全民閲讀”寫入*工作報告,已是連續第三個年頭。為了解“全民閲讀”活動... 語文實踐活動。2014年3月的“*”上,*總理在*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倡導全民閲讀”,“全民閲讀”首次... 今年4月23日是第22個“世界讀書日”,也是*蘇省第三個法定的全民閲讀日。由市文明辦、市全民閲讀辦、市文廣新局... 語文實踐活動(1)2014年3月的“*”上,*總理在*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倡導全民閲讀”,“全民閲讀”... 綜合*學習2014年3月的“*”上,*總理在*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倡導全民閲讀”,“全民閲讀”首次被列... 閲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倡導全民閲讀”已連續3年被寫入《*工作報告》中,凸顯出全民閲讀國家戰略地位的不可動... 人類最偉大的思想,盡在書中。閲讀事關全民素質的提高和文化強國的建設。2015年4月23日是第20個“世界讀書日... 閲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繼2014年《*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倡導全民閲讀”,2015年首次提出“建... 書面表達*總理將“全民閲讀”寫入了*工作報告,倡導全民熱愛閲讀。請根據以下提示和要求,用英語寫一篇短文,...
熱門文章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央視新聞頻道推出*首部《*網民閲讀大數據》,以大量數據解讀網民閲讀習慣,剖析網民閲讀... 綜合*學習       2016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一個“世界讀書日”。學校就此節日組織了以“閲讀,讓世界更精... 自2014年以來,全民閲讀六次進入《*工作報告》,與此同時,書店裏的閲讀角、地鐵中的讀書人、校園飄來的朗讀聲...  材料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4月23日確定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讀書日”)。2017年4月23日是第2... 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公民年人均閲讀量還不到有些國家的十分之以,“全民閲讀”也連續兩年被寫入了《*工作報告》。請以...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閲讀日,對於閲讀的思考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為推動閲讀,我國已將全民閲讀立法列入國家立法工作... 重要的是閲讀力而非閲讀率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今年讀書日期間,有人對“你讀了幾本書”進行了一番調查,... 2020年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有人認為互聯網時代,閲讀離生活更近了。海量的讀物,日新月異的技術... 閲讀是簡單的休閒與學習方式,更是一種社會行為。2014年*總理在*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指出“倡導全民閲讀”,... 2014年4月23日,是世界第20個“世界讀書日”。閲讀是簡單的休閒與學習方式,更是一種社會行為。*總理在... 2014年4月23日,是世界第20個“世界讀書日”。回答1~2題。   1.閲讀是簡單的休閒與學習方式,更是一... 綜合*學習:好讀書,讀好書。【標語擬寫】今年4月10日至5月10日是襄陽“全民讀書月”,月內有一項寫讀書標語的... 閲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16年3月,“工匠精神”被首次寫入**工作報告。材料一據統計,全球壽命超過2... 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16年4月23日我們迎來了第21個“世界讀書日”。*人歷來就有“讀萬卷書,行... 語言的實際運用。   在去年的全國*上,“全民閲讀”首次被寫入*工作報告。今年的*,這一理念再次被寫進政...
推薦內容
2014年4月23日商務印書館於舉辦了“2013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揭曉儀式”,以慶祝第十九個世界讀書日。商務... 在2015年的全國*上,*總理在《*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倡導全民閲讀”。這意味着,*開始從*層面... 綜合*學習   今年三月份,*首次把“全民閲讀”寫進*工作報告,一時間,全國掀起了一股閲讀熱潮。學校決定... 在今年4月23日第20個“世界閲讀日”之際,我市進行了以“愛上悦讀”為主題的閲讀交流活動。請你根據以下要點提示... 2013年10月2l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閲讀典範城市”稱號,這是該組織在全球城市推行全民閲讀... 閲讀《讀書不妨多一些“慢閲讀”》一文  ①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為了讓讀書活動成為更多人的精神愛好,品味... 2016年4月23日是第21個世界讀書日,為了迎接節日的到來,某學校開展了以“讀書,讓我們的人生更精*”為主題... 在第19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以“共享全民閲讀、同繪*夢想”為主題的“2014*書市”在朝陽公園舉辦,...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個“世界讀書日”,學校為此舉行了“好讀書,讀好書”的綜合*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以下... (2019·門頭溝區二模)閲讀下文,完成問題。  ①今年4月23日是第24個“世界讀書日”,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讀書讓人得到智慧啟發。閲讀《大國是怎樣崛起的》相關摘抄,回答下列問題。閲讀摘抄第三... 在多年倡導並組織開展全民閲讀工作、建設“書香*”的基礎上,2016年全民閲讀工作加大優秀出版產品供給,加強優... 專題與語文實踐活動。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為大力倡導讀書活動,班裏舉行了一次“閲讀伴我成長”的活動,... 綜合*學習:   今年三月份,*首次把“全民閲讀”寫進*工作報告,一時間,全國掀起了一股閲讀熱潮。學校決... 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6年3月1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工作報告》、《國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