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請令州縣特舉士札子     曾鞏臣聞三代之道,...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1.44W

問題詳情: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請令州縣特舉士札子     曾鞏臣聞三代之道,...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請令州縣特舉士札子      曾鞏

臣聞三代之道,鄉里有學。士之秀者,自鄉升諸司徒,自司徒升諸學。大樂正論其秀者,升諸司馬。司馬論其賢者,以告於王。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論定然後官之者,鄭康成雲:謂使試守。任官然後爵之者,蓋試守而能任其官,然後命之以位也。其取士之詳如此。

今陛下隆至德,昭大道,參天地,本人倫,興學崇化,以風天下,唐虞用心,何以加此?然患今之學校,非先王教養之法,今之科舉,非先王選士之制。聖意卓然,自三代以後,當途之君,未有能及此者也。臣以謂三代學校勸教之具,漢氏郡國太常察舉之目,揆今之宜,理可參用。今州郡京師有學,同於三代,而教養選舉非先王之法者,豈不以其遺素勵之實行,課無用之空文,非陛下隆世教育人材之本意歟!誠令州縣有好文學、厲名節、孝悌謹順、出入無悖者所聞,令佐升諸州學,州謹察其可者上太學。以州大小為歲及人數之差,太學一歲,謹察其可者上禮部,禮部謹察其可者籍奏。自州學至禮部,皆取課試,通一藝以上,御試與否,取自聖裁。今既正三省諸寺之任,其都事主事掌故之屬,舊品不卑,宜清其選,更用士人,以應古義。遂取禮部所選之士,中第或高第者,以次使試守,滿再歲或三歲,選擇以為州屬及縣令丞。即有秀才異等,皆以名聞,不拘此制。如此者謂之特舉。其課試不用糊名謄錄之法,使之通一藝以上者,非獨採用漢制而已。

如臣之議為可取者,其教養選用之意,願降明詔以諭之。得人失士之效,當信賞罰以厲之。以陛下之所向,孰敢不虔於奉承?以陛下之至明,孰敢不公於考擇?行之以漸,循之以久,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修,政事不舉者,未之聞也。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臣聞三代之道          道:治國策略   B.揆今之宜,理可參用    揆:度量、觀察

C.課無用之空文          課:學習       D.即有秀才異等         即:就是

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太學”,古代的大學。漢武帝始置太學,立五經博士。

B.“秀才”,漢代以來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文中是對儒生的稱呼。

C.“藝”有技能,才能之意,也有典籍之意。文中“一藝”指的是一種經書。

D.“掌故”文中是官職的名稱,掌禮樂制度。

6.下列各句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本文議論的重點是人才選拔制度,即察舉制與科舉制的優劣,文章首段引經據典,指出察舉制的優越*,觀點鮮明。

B.作者盛讚皇帝的美德,提出要學習參考三代以來的察舉制,認為科舉制是捨棄久已得到檢驗的選拔制度而崇尚無用的空文。

C.作者不尚空談,而是明確提出“特舉”這一人才選拔制度,這一制度比科舉制明顯優越,有力地化解了科舉制度的弊端。

D.曾鞏希望自己的特舉制度能得到皇帝的採納,希望皇帝憑藉自己的賢明與明確的賞罰制度,實現人才興盛、政通人和。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

(2)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修,政事不舉者,未之聞也。

【回答】

4.D(根據句意,此處的“即”當為連詞,表示假設關係“如果”之意。)

5.B(“秀才”在文中是指才華卓越的人。並非對儒生的一般稱呼。)

6.C(“這一制度比科舉制度明顯優越,有力地化解了科舉制度的弊端”只是作者的設想,實際*作效果如何文章並沒有提及。)

7.(1)國君評定之後再授予官職,任命官職之後就授予爵位,授予爵位之後再給予俸祿。

(2)像這樣卻不能讓風俗變美好,不能讓人才變多,不能讓官員修養官品,不能讓政事得到治理的情況,我還沒有聽説過。

(1)句採分點:論:考核。官、爵、祿:均為名詞用作動詞,任命官職、授予爵位、給予俸祿。每個要點1分,語句通順1分。

(2)句採分點:如是:像這樣;盛:多;舉:治理;未之聞也:賓語前置句。 4個要點各1分,語句通順1分。

 【參考譯文】我聽説上古三代的治國策略,鄉、裏都有學校。讀書人中最優秀的人就由鄉、裏推薦給*的官員司徒,再由司徒推薦各類學校。大樂正考核他們的名次,優秀的再推薦給司馬。司馬評定他們的優劣,把最優秀的的再稟報國君。國君評定之後再授予官職,任命官職之後就授予爵位,授予爵位之後再給予俸祿。對於國君評定之後並授予官職,鄭康成解釋説:讓他先試着做一下。任命官職之後就授予爵位,意思是試着任用以後,發現他能勝任這個職務,然後就授予他合適的爵位。上古選拔人才就是這樣的周詳完備。

如今陛下您興盛至美的道德,昭示大道,參化天地,探究人倫的本原,興辦教育鼓勵教化,以此來感化天下,就是當年唐堯、虞舜的用心也不過如此吧?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如今的學校,沒有了先王教養的辦法,如今的科舉考試,並不是先王選拔人才的制度。而皇上您聖明的旨意非常高遠,自三代以來,統治天下的君王,沒有一個能比得上您的。我認為三代以來學校勸學興教的方法,漢朝郡國太常通過察舉選拔人才的策略,將這些方法加以適當的斟酌,從道理上講是可以參考利用的。如今州郡京城都有學校,與三代時期是相同的,可是教育選拔人才的方法卻不是先王之法,這難道不是捨棄長久以來得到檢驗的有效方法,反而去學無用的空文,這應該不是處在您這樣的盛世之下教育人才的本意吧!您如果能下令給州縣官員讓您知道那些愛好學習、砥礪名節,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且言行謹慎、言行一致,出入無悖謬之行的*,讓他們保舉這些學子進入地方州縣學習。州里再嚴格地考察,品行學識合格的再送入朝廷的太學學習,按照州的大小確定年數、人數的差異。在太學裏學習一年,經過嚴格考察合格的上報禮部,禮部再嚴格考察並登記他們的姓名後再上報朝廷。從州郡的學校一直到禮部,都要經過嚴格的考試,精通一種經書以上的,陛下是否要親自測試他們,可以由陛下您自己決定。如今既然已經弄清楚了三省以及各部門的職責,那些都事、主事、掌故等官職,官職品位從來不低下,應該慎重地選擇人員,更換選用一些讀書人擔任,以此來順應古代的制度。於是選拔禮部推舉的讀書人,合格的或者成績優異的,按照等第依次試用,任滿兩三年,經過考核選拔讓他們擔任州的屬官以及縣的縣丞等職務。若有才華卓越的學子,都要上報朝廷,不必拘泥於現在的規章制度。像這樣選拔人才的方式稱之為特舉。他們的考試模式,不需要按照常規考試中密封考生姓名,並讓他人抄寫的方式,這樣就可以使精通一種經書以上的才子,不是僅僅採用現有的制度選擇了。

如果我的建議有可取之處,以上所説的教育選拔人才的建議,希望陛下您能夠下詔曉諭天下。發現或失去人才的情況,應當明確賞罰來加以督促。憑着這是陛下您想做的事情,天下哪一個人敢不全力去辦?憑着陛下您的特別賢明,天下哪一個人敢不公正地去考核選拔人才?憑着逐步的實施,隨着時間的推移,像這樣卻不能讓風俗變美好,不能讓人才變多,不能讓官員修養官品,不能讓政事得到治理的情況,我還沒有聽説過。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猜你喜歡
二、古代詩文閲讀(36分)(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方孝孺,字希...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孫堅字文台,吳郡富春人,蓋孫武之後也。少為縣吏...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葉清臣字道卿,蘇州長洲人。清臣幼敏異,好學善... (一)文言文閲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人。舉... 二、文言文閲讀(18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宜黃縣縣學記   (宋)曾鞏   蓋凡人之起居、飲食、動...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人。舉進士*科,...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張學顏,字子愚,肥鄉人。登嘉靖三十二年進士。遼... 二、古代詩文閲讀(36分)(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夏原吉,字維喆,其先... 二、古詩文閲讀(36分)(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穆寧,懷州河內人也。父... 二、古代詩文閲讀(29分)(一)文言文閲讀(16分)閲讀下面韻文言文,完成4-7題。   貢禹字少翁,琅琊人也...
相關文章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李元紘,其先滑州人,世居京兆之... (一)文言文閲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曾幾,字吉甫,其先贛州人,...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王鼎字鼎臣,以進士第,累遷太常博士。時天子患吏治多...  二、古代詩文閲讀(42分)(一)文言文閲讀(21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劉仁軌,字正...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李師中字誠之,楚丘人。年十五,上封事言時...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章頻,字簡之,建州浦城人。與弟頔皆以進士試禮部預...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一則文言文,完成4-7題。論慎終(節選)貞觀五年,太宗謂侍臣曰:“... 二、古代詩文閲讀(36分)(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題   帝久欲相準,患其剛直...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孫鐸,字振之,其先滕州人,徙恩州歷亭縣。...  三.文言文閲讀: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16分)   王義士者,失其名,泰州如皋縣隸①也。雖隸...
熱門文章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趙禼,字公才,邛州依政人。第進士,為汾州司... (一) 文言文閲讀(24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題。宋太初,澤州晉城人。太平興國三年,舉進士,解褐大...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14分)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人。舉進士*...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髫齔喪父,事母以... (一)文言文閲讀(24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成遵,南陽穰縣人也。幼敏悟,讀書日記數千百言。家...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範述曾,字子玄,吳郡錢唐人也。幼好...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褚翔,字世舉,河南陽翟人。曾祖淵,齊太...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宇文神舉,太祖之族子也。神舉早歲而孤,有夙...  二、古代詩文閲讀(36分)(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人。...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張汝明,字舜文,世為廬陵人,徙居真州。汝明少...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程)顥舉進士,調鄠、上元主簿。鄠民有借兄宅居者... (一)文言文閲讀(本題共4個小題,19分)閲讀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人。舉進士*科,...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題。胡晉臣,字子遠,蜀州人。登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第,...
推薦內容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張學顏,字子愚,肥鄉人。登嘉靖三十二年進士。遼撫李...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範述曾,字子玄,吳郡錢唐人也。幼好學...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   耿定向,字在倫,黃安人。嘉靖三十五年進士。除...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劉一止,字行簡,湖州歸安人。七歲能屬文,試太學,...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劉玄佐,滑州匡城人。少倜蕩,不自業,為縣...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申時行,字汝默,長洲人。嘉靖四十一年進士第一。萬...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黃幹字直卿,福州閔縣人。幹往見清*劉清之。...    二、古代詩文閲讀(36分)(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牟子才,字薦叟,... (一)文言文閲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論盛孝章書①      孔融   ...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宋太初,澤州晉城人。太平興國三年,舉進士,解褐... (一)文言文閲讀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19分)李如鬆,字... (一)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左懋第,字蘿石,萊陽人。崇禎四年進士。授韓城知縣,...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鍾繇字元常,舉孝廉,除尚書郎、陽陵令,以疾...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宋綬,趙州平棘人。綬*孝謹清介,言動有常... 三.古代詩文閲讀(44分)(一)文言文閲讀(22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題。   甘文焜,字炳如,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