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經典語錄 > 

《*讀書集成》經典語錄

欄目: 經典語錄 / 發佈於: / 人氣:2.55W

經典語錄

天命之謂*,率*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

《*讀書集成》經典語錄

不合歷史要求的東西,一定垮掉,人為地維持不垮是不可能的。合乎歷史要求的東西,一定垮不了,人為地解散也是辦不到的。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大道理。請同志們看一看馬克思*經濟學批判的序言”。一摘自*《關於研究*公社問題的批語》(1959年7月29日、8月1日),見**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文稿》第8冊,*文獻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390頁。

馬克思説:“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而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他又説:“從來的哲學家只是各式各樣地説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於改造世界。”這是自有人類歷史以來第一次正確地解決意識和存在關係問題的科學的規定,而為後來列寧所深刻地發揮了的能動的*的反映論之基本的觀點。我們討論*文化問題,不能忘記這個基本觀點。一頓自毛評東《新*主義論》(1940年1月),見《*選集)第2卷,*出敗社1991年6月版,第664頁。

此事實誠然,然不可言並當言先後。動物固以自存之衝動為先,以保存種族之衝動為後,動物在其幼時無所謂保存種族之衝動也。嗟乎!吾於此有深感焉,即世借利他之名而行其利己之實者之多是也。真者,善也;偽者,惡也,實行利已主義者,念雖小猶真也,借利他之名而行利己之實者,則大偽也。由利己而放開之至於利人類之大己,利生類之大己,利宇宙之大己,系由小真而大真,人類智力進步可得達到也。人己並舉則次序不明,易致假利他之名而行利己之實,無由而達到最大之利己也。予思吾儒家之説,乃是以利己主義為基礎,如“天地之道造端乎夫婦”之言,“先修身而後平天下”,“先親親而後仁民愛物”可以見之。一摘自*(《倫理學原理》批註》

我勸在座的同志,你們如果懂得唯物主義和辯*法,那就還需要補學一點它的對立面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康德和黑格爾的書,孔子和*的書,這些反面的東西,需要讀一讀。………我們有些*員、*的知識分子的缺點,恰恰是對於反面的東西知道得太少。讀了幾本馬克思的書,就那麼照着講,比較單調,講話,寫文章,缺乏説服力。你不研究反面的東西,就駁不倒它。—摘自*《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1957年1月27日),見*中類文獻研究室編《*文集》第7卷,*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93頁。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一*《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1973年8月5日),見**文獻研究室分《建國以來*文稿》第13冊,*文獻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361頁。*祖龍指秦始皇。十批指郭沫若 十批判書

存在是第一*的,思維是第二*的,只要肯定了這一條,我們就同唯心主義劃清界限了。然後還要進一步解決客觀存在能否認識、如何認識的問題。還是。馬克思説的那些話對,思維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説思維和存在不能等同,是對的,但是因此就説思維和存在沒有同一*則是錯誤的。一摘自*《讀蘇聯《*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節選)(1959年12月-1960年2月),見**文獻研究空編《*文集》第8喜,*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04 頁。

*教育史有**的一面。孔子的有教無類,孟子的民貴君輕,荀子的人定勝天,屈原的批判君惡,司馬遷的頌揚反抗,王充、範縝、柳宗元、張載、王夫之的古代唯物論,關漢卿、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的*文學,孫中山的**,諸人情況不同,許多人並無教育專著,然而上舉那些,不能不影響對*的教育,談*教育史,應當提到他們。但是就教育史的主要側面説來,幾千年來的教育,確是剝削階級手中的工具,而社會主義教育乃是工人階級手中的工具。 一一摘自*《對陸定一同志〈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一文的批語、接語和修改》(1958年8月),見**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文稿》第7冊,*文做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340頁

人對事物的認識,總要經過多少次反覆,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要積累大量的感*材料,才會引起感*認識到理*認識的飛躍。關於從實踐到感*認識,再從感*認識到理*認識的飛躍的道理,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沒有講清楚,列寧也沒有講清楚。列寧寫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只講清楚了唯物論,沒有完全講清楚認識論。最近艾思奇在高級黨校講話説到這一點,這是對的。這個書*的古人也沒有講清楚。老子、莊子沒有講清楚,墨子講了認識論方面的問題,也必有講清楚。張載、李卓吾、王船山、譚嗣同都沒有講清楚。什麼叫哲學?哲學就是認識論。 ——《關於人的認識問題》(1964年8月24日)

一切哲學,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作兩條戰線鬥爭,去肯定事物與概念的相對安定的質。

所謂讀“活”(書),就是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認識,把認識轉化為智慧,把智慧轉化為能力,把能力轉化為實踐,進而在實踐中有所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