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2015·台州期末)閲讀下文,回答問題。釣  蝦魯 彥①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漸漸淺了,清了,從岸上可以透徹地...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3.19W

問題詳情:

 (2015·台州期末)閲讀下文,回答問題。釣  蝦魯 彥①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漸漸淺了,清了,從岸上可以透徹地...

 (2015·台州期末)閲讀下文,回答問題。

釣  蝦

魯 彥①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漸漸淺了,清了,從岸上可以透徹地看到近處的河底。早晨的太陽從東邊*過來,石洞口的蝦便開始活潑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連一根一根的蝦鬚也清晰地看得見。

這時和其他的孩子們一樣,我也開始忙碌了。從柴堆裏選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燈上把彎曲的竹節炙直了,拴上一截線。從屋角里找出雞毛來,扯去了管旁的細毛,把雞毛管剪成幾分長的五截,穿在線上,加上小小的錫塊,用銅絲捻成小鈎,釣竿就成功了。然後在水缸旁*濕的泥地,掘出許多黑*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裝了,拿着一隻小水桶,就到牆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釣來了給誰吃呀!”母親每次總是這樣地説。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門

把鈎子沉在岸邊的水裏,讓蝦兒們自己來上鈎,是很慢的,我不愛這樣。我愛伏在岸上,把釣竿放下,不看浮子,單提着線,對着一個一個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牽動那串着蚯蚓的鈎子。這樣,洞內洞外的蝦兒立刻就被引來了。它頗聰明,並不立刻就把串着蚯蚓的鈎子往嘴裏送,它只是先用大鉗撥動着,作一次試驗。倘若這時浮子在水面,就現出微微的抖動,把線提起來,它便立刻放鬆了。但我只把線微微地牽動,引起它捨不得的慾望,它反用大鉗鈎緊了,扯到嘴邊去。但這時它也還並不往嘴裏送,似在作第二次試驗,把鈎子一推一拉地動着。我便把線搓動着,一緊一鬆地牽扯,使鈎尖正對着它的嘴巴。看見它彷彿吞進去了,但也還不能立刻提起線來,有時還須把線輕輕地牽到它的反面,讓鈎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後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着水,到了岸上。

把鈎子從蝦嘴裏拿出來,把蝦兒養在小水桶裏,取了一條新鮮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輕輕地用右手拍了兩下,拍死了,便把舊的去掉,換上新的,放下水裏,第二隻蝦子又很快地上鈎了……

“你這孩子真會釣,這許多!”大人們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這樣稱讚説。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裏已經裝滿了。

“看你怎樣吃得了!……”母親又歡喜又埋怨地説。

她給我在飯鍋裏蒸了五六隻,但我照例地只勉強吃了一半,有時甚至咬了半隻就停筷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裏的蝦兒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夠養得活。母親只好把它們煮熟了,送給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給人家釣,還要我賠柴賠鹽賠油葱!”她老是這樣地埋怨我。“算了吧,大熱天,坐在房子裏不好嗎?你看你面孔,你頭頸,全曬黑啦!”

但我又早已拿着釣竿、蚯蚓,提着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邊去了。

夏天一到,沒有什麼比這更快樂,空水桶出去,滿水桶回來。

直至秋天來到,天氣轉涼了,河水大了,蝦兒們躲進石洞裏,不大出來,我也就把釣竿藏了起來。但這時母親卻惡**地把我的釣竿折成了兩三段,當柴燒了。

“還留到明年嗎?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還要釣蝦嗎?明年再釣蝦不給你讀書啦,把你送給漁翁,一生捕魚過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時,我的新釣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長,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麗,釣來的蝦也比上年的多。母親老是説着照樣的話,老是把蝦兒煮熟了送給人家吃。

(選自散文《釣魚》,題目有改動,文章有刪改)

【注】①魯彥(1901—1944),浙*鎮海人。著名鄉土小説家、翻譯家。

1.讀完全文,請你簡要寫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邊釣蝦的原因有哪些。

答:                                

2.文章第2段中連續使用了一系列動詞,請你説説這些動詞有什麼作用。

答:                                

3.這篇文章的語言有何特點?請舉出文中的一兩個例子。

答:                                

示例:①伏在岸上往下望,連一根一根的蝦鬚也清晰地看得見。②在水缸旁*濕的泥地,掘出許多黑*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裝了,拿着一隻小水桶,就到牆外的河岸上去。③但我只把線微微地牽動,引起它捨不得的慾望,它反用大鉗鈎緊了,扯到嘴邊去。④“看你怎樣吃得了!……”母親又歡喜又埋怨地説。⑤母親老是説着照樣的話,老是把蝦兒煮熟了送給人家吃。(任選其中一兩個例子即可)

4.你喜歡文中的母親嗎?請結合文章內容,説説你的看法。

答:                                

【回答】

1*:①孩子好玩的天*;②可以享受跟蝦鬥智的樂趣;③釣到的蝦多,可以得到大人們的稱讚;④釣到的蝦多(母親拿“我”的蝦和鄰居分享),讓“我”有成就感;⑤在河邊和其他的小夥伴們一起釣蝦的自在和快樂。

2*:①寫出“我”做釣竿動作的嫻熟;②寫出“我”想出去釣蝦的迫切心情;③寫出“我”對自己動手做釣竿的喜愛和自豪;④寫出農村孩子的能幹。

3*:樸素(樸實、質樸、散淡),平淡而有味。

 4*(示例):我喜歡文中的母親。因為:①從母親勸“我”別出去釣蝦,心疼“我”“曬黑”,可以看出她的慈愛;②從母親老是埋怨甚至折斷釣竿,卻始終放任“我”出去釣蝦,可以看出她的寬容;③從母親老是把煮熟了的蝦送給人家吃,可以看出她的大方及跟鄰里的和睦相處。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猜你喜歡
35.(2016·天津紅橋二模·13)(18分)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從500年至1500年這一時期的大... (三)文學類文本閲讀(14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古渡頭葉 紫太陽漸漸地隱沒到樹林中去了,晚霞... 【一】文言文閲讀(共19分)閲讀下面的文章,回答第4-7題。   楊惟中,字彥誠,弘州人。金末,以孤童子事太宗...  (2014·資陽)閲讀下文,回答問題。春燕來歸①春暖花開,桃花粉了,垂柳綠了,春水漲了,天氣漸漸暖和起來,燕... 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25分)古渡頭           葉紫太陽漸漸地隱沒到樹林中去了,晚霞散*着... (2015·山東濰坊)閲讀下文,回答問題。* 湖陳彥斌①“爹,遛網吧?”兒子貓腰拎起大網漂子,扔到船上。剛遛了... (2018·天津高考)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從下圖可以看出,漢代糧食畝產已達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隨着... (2019·*蘇鹽城)閲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魯提轄假意道:“你這廝詐死,灑家再打,”只見麪皮漸漸的變了... 閲讀下文,完成後面問題。那些日漸清晰的足跡               陳平原①隨着時光流逝,前輩們漸行漸遠,... 名著閲讀與綜合實踐。閲讀名著片段,回答下列問題。魯提轄假意道:“你這廝詐死,灑家再打。”只見麪皮漸漸地變了,魯...
相關文章
(2019·孝感)閲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宣傳單李新①移到橋西頭的太陽,掉進樓房背面,王可從城區澴水河東岸的機... 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寧夏平原自古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的美譽。20世紀50年代以來,寧... 名著閲讀(4分,每小題2分) 閲讀名著片段,回答下列問題 魯提轄假意道:“你這廝詐死,灑家再打!”只見面*漸漸... 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圖是一幅題為“農民從土地上爬起來了”的漫畫。 材料二:1952年,甘肅天水地區糧食... 【2016·河北卷】五、閲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題。   ①整整的三年,他湊足了一百塊錢!   ②他不能... 閲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 中新社廣州2010年7月10日電 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10日上午在廣州開... 閲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2013年6月10日,長*水首次穿越了黃河。6月10日11時56分,南水北... (2015屆河南中考)閲讀下文,完成後面題目。滴水之恩紫紅*的天空漸漸變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單地走在山路上... 讀圖12“西北地區年降水量分佈圖”,完成下列問題。(1)從*到乙再到*,年降水量逐漸      。*地典型的地... (2019·揚州)(美的回眸)散文集《朝花夕拾》,記錄了魯迅先生從童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閲讀下面語段,回答...
熱門文章
 13、閲讀下面詩詞,回答問題。(10分)                  玉樓春宋祁       東城漸覺... 旅遊,已經漸漸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回答下列問題。18.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居*內旅遊消費快速增長... 閲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1968年以來,德國及地方*先後實施了“魯爾發展綱要”、“魯爾行動... 閲讀下面小説,回答問題。(12分)藍*的連衫裙靳希  ①1909年的春天來到了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城,可是,她沒... .新疆是*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滿分:20分材料一 到了19世紀,沙俄逐漸形成了奪取南疆...  (2014·德州期末)讀某城市空間形態變化示意圖,回答1~2題。1.從城市略圖中可以看出該城市早期(  )A... 閲讀《又臨黃河岸》,回答問題。又臨黃河岸高纓   ①不知為什麼,每當我看到黃河,眼中常滲出熱淚。   ②大約是... (2019·蘭州)閲讀下文,回答問題。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 閲讀下面文章,完成16――19題(共18分)。垂  釣   餘秋雨去年夏天我與妻子買票參加了一個民間旅行團,從... (2019·河北張家口八校期末)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東漢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燒造成功,之後綿延千年... 讀我國西北地區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A-B-C降水逐漸       ,植被景觀呈現出         —... (12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20世紀80年代以來,史學界掀起了關於清末預備立憲的學術爭鳴。一部...  (12分)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1500年以後,真正意義上的地理世界漸次在西方人面前展開,西方的世界歷... 【2016·河北卷】四、閲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題讀網,更要讀書   ①這是一個網絡時代,讀網已經成了很... (2019·煙台)閲讀上(下)文,回答下列問題:擁抱5G時代5G電話通了,5G手術成功了,5G庭審開庭了……近...
推薦內容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15·山西大同一中、同煤一中期末聯合測試·28)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 閲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 2011年5月1日*氣象報發表一篇題目為:今年以來強度最...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15·山西大同一中、同煤一中期末聯合測試·28)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 閲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2013年11月27日,“2013*·飛山文化旅遊節暨*·靖州土特產品博覽...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60年到1964年,為了貫徹國民經濟調整的方針,進行了建國後的第三次... 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耕地面積的幾何中心逐漸北移。下圖為“我國耕地面...  (2014·杭州期中考試)閲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8分)材料一 國家氣候中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近50年...  [2014·天津卷](18分)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明清時期,形成了一個積累大量財富的商人羣體——淮揚... 請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據科學家實驗:一棵25年生天然樹木每小時可吸收150毫米降水,22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 (二)閲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11分)八聲甘州柳永對瀟瀟暮雨灑*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  (2019·湖北荊門)閲讀下文,回答問題。(*)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閲十餘歲,僧募金... 讀我國北方某地區的統計資料,回答問題。  (1)從資料中可以看出,1965年到1977年該地森林覆蓋率下降了 讀我國北方某地區的統計資料,回答問題。(1)從資料中可以看出,1965年到1977年該地森林覆蓋率下降了   ... 14.閲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8分)點絳脣·詠梅月①陳亮一夜相思,水邊清淺橫枝瘦。小窗如晝,情共香俱透。清... 讀我國北方某地區的統計資料,回答問題。(1)從資料可以看出;1965年到1977年,該地森林覆蓋率下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