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三槐堂銘並序蘇軾天可必乎?賢者不必貴,仁者不必壽。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後。二者...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9.47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三槐堂銘並序蘇軾天可必乎?賢者不必貴,仁者不必壽。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後。二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

三槐堂銘並序

蘇軾

天可必乎?賢者不必貴,仁者不必壽。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後。二者將安取衷哉?

吾聞之申包胥曰:“人定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世之論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為茫茫。善者以怠,惡者以肆。盜跖之壽,孔、顏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於山林,其始也,困於蓬蒿,厄於牛羊;而其終也,貫四時,閲千歲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惡之報,至於子孫,則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見所聞考之,而其可必也審矣。

國之將興,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報,然後其子孫能與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晉國王公①,顯於漢、周之際,歷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於時。蓋嘗手植三槐於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國文正公②,相真宗皇帝於景德、祥符之間,朝廷清明天下無事之時,享其福祿榮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於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晉公修德於身,責報於天,取必於數十年之後,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見魏公,而見其子懿敏公。以直諫事仁宗皇帝,出入侍從將帥三十餘年,位不滿其德。天將復興王氏也歟?何其子孫之多賢也?世有以晉公比李棲筠者,其雄才直氣,真不相上下。而棲筠之子吉甫,其孫德裕,功名富貴,略與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觀之,王氏之福蓋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鞏與吾遊,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錄之。銘曰:

嗚呼休哉!魏公之業,與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歸視其家,槐*滿庭。吾儕小人,朝不及夕。相時*利,皇恤厥德?庶幾僥倖,不種而獲。不有君子,其何能國?王城之東,晉公所廬。鬱郁三槐,惟德之符。嗚呼休哉!

【注】①晉國王公:下文稱晉公,王祜。②魏國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國公,諡文正。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閲千歲而不改者     閲:經歷

B.今夫寓物於人      寓:寄存

C.功名富貴,略與王氏等    略:大致

D.王氏之福蓋未艾也              艾:到達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指出,世上談論天理的人,往往都不等到天理最後彰顯就去求取善惡回報,因而世人常常認為天理是不可捉摸的。

B.晉公自身修養德行,幾十年後,子孫後代中出現了很多的賢能之士,這就印*了作者的觀點:善行會有善報。

C.作者比較了王祜的後人與李棲筠的後人,認為王李兩家子孫的才能、氣質、功名富貴和忠信仁厚等都不相上下。

D.銘中也指出,與王祜等相比,我輩小人,早晨不考慮晚上,只知窺察時機,追求名利,哪裏還有空閒修養自己的德行?

12.請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吾以所見所聞考之,而其可必也審矣。

 

②天下望以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於時。

10.“三槐”與王家人有着怎樣的關聯? 請從文章中摘出原句作答。

【回答】

11.D

12.C

【小題3】①我根據所見所聞事實考察,天理必然(一定)會彰顯出來,這是明白無疑的。(4分。 “以”、“考”、“必”、“審”,各1分。)

②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終由於*情正直而不為當世所容。(4分。“望”、“卒”,“直道”、被動句式,各1分。)

10.①(晉公)手植三槐於庭  ②魏公之業,與槐俱萌  ③(魏公)歸視其家,槐*滿庭  ④鬱郁三槐,惟德之符

【解析】

1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實詞理解,實詞理解要結合句子,句子理解要結合上下文。本題 D “王氏之福蓋未艾也”結合文意理解大意是“王氏的福份大概還沒有完結吧”。可見這裏的“艾”不是“到達”,而是“停止”。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2.

試題分析:C.“作者比較了王祜的後人與李棲筠的後人,認為王李兩家子孫的才能、氣質、功名富貴和忠信仁厚等都不相上下”理解錯誤。原文理解是“而棲筠之子吉甫,其孫德裕,功名富貴,略與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即“李棲筠之子李吉甫,孫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貴和王氏差不多,但在忠信仁厚方面,卻趕不上魏國公父子”。可見“忠信仁厚等都不相上下”的説法錯誤。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3】

試題分析:文言翻譯要聯繫上下文,要確定考點,本題的考點涉及到的是①“以”依據,“考”考*,“必”必然,“審”明白。②“望”希望, “卒”最終,“直道”*情正直,“不容於時”被動句。解決了這些考點,再翻譯其他的句中成分,最後串聯成句即可。

考點: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

試題分析:“三槐”與王家人的關聯,從文章中摘原句即為“蓋嘗手植三槐於庭”“魏公之業,與槐俱萌”“歸視其家,槐*滿庭”“鬱郁三槐,惟德之符”。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文言翻譯】天理一定會彰顯出來嗎?但是賢能的人不一定富貴,仁愛的人卻不一定長壽。天理一定不會彰顯出來嗎?但是仁愛的人一定有好的後代。這兩種情況哪一種是正確的説法呢?

我聽説包申胥説過:“人的意志可以勝過天,天的意志也能勝過人為的努力。”世上議論天理的人,都不等天的意志完全表現出來就去責求它,因此認為天理是不可捉摸的。善良的人因此而倦怠,邪惡的人因此而放肆。盜跖可以長壽,孔子、顏回卻遭受困厄,這都是天理還沒有彰顯的緣故。松柏生長在山林中,開始時,被蓬蒿圍困,遭牛羊踐踏,但最終經過四季而長青,歷經千年而不凋零,這就是天的意志。人的善惡報應,有的要到子孫後代才表現出來,天的意志可以説是由來久遠的。我根據所見所聞的事實考察,天理必然會彰顯出來,這是明白無疑的。

國家將要興盛,必然會有世代積德的大臣,他們大量行善施德卻沒有得到善報,但此後他們的子孫卻能夠與遵守祖宗法度的太平盛世的君主共同享受天下之福。已故兵部侍郎晉國公王祜,在後漢後周期間就已名聲顯揚,先後侍奉過太祖、太宗兩朝,能文能武,忠孝品德高尚,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終由於*情正直而不為當世所容。他曾經親手在庭院種了三棵槐樹,説:“我的子孫將來一定有做三公的。”後來他的兒子魏國文正公果然在宋真宗景德、祥符年間當了宰相。那時正值朝廷*清明,天下太平無事,於是享受了榮華富貴*年。今天把東西存在別人家中,第二天去取,有可能取到,也有可能取不到。而晉公自身修養德行,希望能從上天那裏得到回報。幾十年後他得到了上天的回報,就象手持契約,親手交付一樣。我因此知道天理一定能彰顯。

我沒有趕上看到魏國公,卻見到了他的兒子懿敏公。他常常對仁宗皇帝直言進諫,出外帶兵、入內侍從三十多年,爵位還不足以和他的德行相稱。是上天要使王氏重新興盛嗎?為什麼他的子孫有這麼多賢能之士呢?世人有將晉國公與李棲筠相比的,他們傑出的才能、正直的氣質確實不相上下。李棲筠之子李吉甫,孫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貴和王氏差不多,但在忠信仁厚方面,卻趕不上魏國公父子。由此看來,王氏的福份大概還沒有完結吧。

懿敏公的兒子王鞏,和我有交往,他崇尚道德而又善作文章,以此繼承了他的家風,我因此記敍了這些事。銘文是:

啊,多麼美好!魏國公的功業,和槐樹一起萌生。*勤地培植,一定要經歷世代才能長成。(魏國公)輔佐真宗,天下安寧。回家一看,槐樹掩映庭院。我輩小人,早晨不考慮晚上,只知 窺察時機,追求名利,哪裏還有空閒修養自己的德行?只希望有僥倖的運氣,不種植就能收穫。如果沒有那些君子,國家怎麼成為國家?京城的東面,是晉國公居住的地方,鬱鬱葱葱的三棵槐樹,象徵着王家的仁德。啊,多麼美好!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猜你喜歡
文言文閲讀。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小題目。①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清代《韻鶴軒雜著》一書描述當時的蘇州“士之事賢友仁者必於蘇,商賈之糴賤販貴者必於蘇,百工雜技之流其售奇鬻異者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賣酒者傳魏禧萬安縣有賣酒者,以善釀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問:“汝能飲...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小題。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後各題。(1)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師説韓愈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人君之慾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夫朝無賢人,猶鴻鵠之無羽翼也,雖有千...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師説韓愈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
相關文章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泰西各國,鹹設議院……民以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強。……致治固有本也。…...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晁君成詩集敍蘇軾“達賢者有後,張湯是也。”張湯宜無後者也。“無其實而竊其名者無後,...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人君之慾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夫朝無賢人,猶鴻鵠之無羽翼也,雖有千里...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小題。《師説》韓愈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 閲讀下面文段,回答後面的問題。(共14分)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12分,每小題3分)留侯論(宋)蘇軾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各題。為學一首示子侄彭端淑①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 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梁啟超面面觀梁啟超很欣賞孔子所説的“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並以此自勵...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高思誠詠白堂記金王若虛   有所慕於人者,必有所悦乎其事也。或取其*情德行才能...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邪正辨曾鞏正者一,邪者十,烏知正者之為正,邪者之為邪歟?曰:考其實焉爾。言者曰...
熱門文章
閲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後面小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晁君成詩集敍蘇軾“達賢者有後,張湯是也。”張湯宜無後者也。“無其實而竊其名者無後,...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人君之慾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夫朝無賢人,猶鴻鵠之無羽翼也,雖有千里之...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日喻説蘇軾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仲氏文集序歐陽修嗚呼!語稱君子知命。所謂命,其果可知乎?貴賤窮亨,用舍進退,得... 15.閲讀下面《論語》的選段,回答問題。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狄仁傑,字懷英,幷州太原人。為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詰,眾爭辨對,仁杰誦書不... (2015屆黑龍*哈爾濱中考)閲讀《成大事者必有靜氣》,回答後面題目成大事者必有靜氣陳常青①“每臨大事有靜氣。... 閲讀《論語》中的兩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 墨子説:“今也,農夫早出暮入,強乎耕稼樹藝,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為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飽,...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問題。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 三、(12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題。先王有大務,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惡以必除... 閲讀下面的文宇,完成文後各題。①莫言得獎,可以説既必然又偶然,我們對此應既在意,又不必太在意。畢竟在*,和莫... 課內文言文閲讀(20分)閲讀下列文言文語段,完成後面的題目。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問題。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推薦內容
課內文言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論 文(下)袁宗道爇香者,沉則沉煙;檀則檀氣。何也?其*異也。奏樂者鐘不藉鼓響...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19分)蓋公堂記蘇軾   始吾居鄉,有病寒而咳者,問諸醫,醫以為蟲,不治且殺... 8.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各題(25分)梁啟超面面觀梁啟超很欣賞孔子所説的“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 墨子説:“盡也農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強乎耕稼樹藝,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為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 閲讀下文,完成12—17題。超然台記蘇軾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餔糟啜醨,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梁啟超面面觀梁啟超很欣賞孔子所説的“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並以此自勵,大智... (三)閲讀下面材料,完成21-22題。    (原創)(一)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 【貴州省銅仁市】二、比較閲讀*乙兩部分選文,按要求完成後面題目。(*)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 墨子説:“今也農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強乎耕稼樹藝,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為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18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奚謂過而不聽於忠臣?昔者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知天長縣。有盜割人牛舌者,主來訴。拯曰:“第歸,... (一) 文言文閲讀(19分)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