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 從“木葉”發展到“落木”,其中關鍵顯然在“木”...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2.04W

問題詳情: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 從“木葉”發展到“落木”,其中關鍵顯然在“木”...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

從“木葉”發展到“落木”,其中關鍵顯然在“木”這一字,其與“樹葉”或“落葉”的不同,也正在此。“樹葉”可以不用多説,在古詩中很少見人用它;就是“落葉”,雖然常見,也不過是一般的形象。原來詩歌語言的精妙不同於一般的概念,差一點就會差得很多;而詩歌語言之不能單憑藉概念,也就由此可見。從概念上説,“木葉”就是“樹葉”,原沒有什麼可以辯論之處;可是到了詩歌的形象思維之中,後者則無人過問,前者則不斷髮展;像“無邊落木蕭蕭下”這樣大膽的發揮創造*,難道不怕死心眼的人會誤以為是木頭自天而降嗎?而我們的詩人杜甫,卻寧可冒這危險,創造出那千古流傳、形象鮮明的詩句;這冒險,這形象,其實又都在這一個“木”字上,然則這一字的來歷豈不大可思索嗎?在這裏我們就不得不先來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們似乎應該研究一下,古代的詩人們都在什麼場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説都在什麼場合“木”字才恰好能構成精妙的詩歌語言;事實上他們並不是隨處都用的,要是那樣,就成了“萬應錠”了。而自屈原開始把它準確地用在一個秋風葉落的季節之中,此後的詩人們無論謝莊、陸厥、柳惲、王褒、沈佺期、杜甫、黃庭堅,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吳均的《答柳惲》説:“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這裏用“高樹”是不是可以呢?當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黃雀行》就説:“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這裏的“高樹多悲風”卻並沒有落葉的形象,而“寒風掃高木”則顯然是落葉的景況了。前者正要借滿樹葉子的吹動,表達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這裏葉子越多,感情才越飽滿;而後者卻是一個葉子越來越少的局面,所謂“掃高木”者豈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闊嗎?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這裏要比“樹”更顯得單純,所謂“枯桑知天風”這樣的樹,似乎才更近於“木”;它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

要説明“木”它何以會有這個特徵,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的問題,這暗示*彷彿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於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於是成為豐富多*一言難盡的言説;它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着我們;它之富於感染*啟發*者在此,它之不落於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卻正是具有着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着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幹,而很少會想到了葉子,因為葉子原不是屬於木質的,“葉”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排斥也就是為什麼會暗示着落葉的緣故。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帶有密密層層濃*的聯想。所謂:“午*嘉樹清圓。”(周邦彥《滿庭芳》)這裏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更為真實的形象。然則“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為它們之間太多的一致,“樹葉”也就不會比一個單獨的“葉”字多帶來一些什麼,在習於用單詞的古典詩歌中,因此也就從來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彙了。至於“木葉”呢,則全然不同。這裏又還需要説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藝術特徵。

下面有關説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詩歌語言的精妙不同於一般的概念,差一點就會差得很多。所以,在古詩中,“落葉”是很常見的一般形象,而“樹葉”這一形象從沒出現在古代詩歌中。

B、 在作者看來,“落葉”與“落木”所指對象相同,但給人的感受不同。“落葉”是一般概念,意義具體而可觀,內涵比較單一;“落木”是特殊的概念,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具有較多的感**,內涵比較豐富。

C、    作者一方面説吳均的《答柳惲》中“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其中的“高木”也可以説成“高樹”,另一方面又説“‘木’在這裏要比‘樹’更顯得單純”。兩種説法前後矛盾。“木”與“樹”二者所指對象明顯不同。説“‘木’在這裏比‘樹’更顯得單純”,是從藝術欣賞的角度看待它們,“樹”比“木”更有韻味。

D、    詩歌語言的暗示*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我們一般不會察覺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才能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於是成為豐富多*一言難盡的言説。

下列關於“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

A、“木”除了作為一般概念樹的意義之外,還隱含有“落葉”“木頭”“木料”“木板”的影子,潛藏着樹幹的意義。

B、“木”要比“樹”更顯得單純,它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

C、詩歌語言的精妙不同於一般的概念,“木”與“樹”雖然指的是同一對象,但詩人都喜歡借“木”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鮮明的形象。

D、木的形象常常影響着我們會更多地想起了樹幹,而很少會想到了葉子,因為葉子原不是屬於木質的,“葉”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排斥也就暗示着落葉的緣故。

作者指出,詩歌語言具有“暗示*”,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能引起人們的豐富聯想。下列關於詩歌語言的暗示*,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以遠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

B、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

C、宋代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詩中“遊人”,暗指那些忘了國難,苟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統治階級,*辣的諷刺中藴含着極大的憤怒和無窮的隱憂。

D、選文中引用“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中的“高樹”常常讓我們想起樹幹高大,樹葉茂密;“寒風掃高木”中的“高木”讓我們聯想到樹大樹高易招風摧殘。

【回答】

1.B(A“從沒出現”錯,C不矛盾。説“當然也可以”,是從二者所指對象的角度,説明二者沒有區別。説“‘木’在這裏比‘樹’更顯得單純”,是從藝術欣賞的角度看待它們,“木”比“樹”更有韻味。D“只有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才能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錯)

2.A

D(高樹暗示了滿樹葉子在吹動,高木暗示了葉子越來越少的局面)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猜你喜歡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很多人説:什麼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美”和“愛”構築的理想王國》——讀《邊城》 ...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每小題3分。  “示眾”有悠遠的歷史,在...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禮之“儀”“義”的糾結除了“禮義之邦”“禮儀之...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經典閲讀有全然不同於“淺閲讀”的特點。它有對普... 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當代寫作學將“寫作”定義為:“人類運用書面語言文字... 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3題。論文雅 孫克強在古典美學中,雅俗與“文野”分別組合...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宮鬥劇”的文化本質顧名思義,“宮鬥劇”中幾乎... 一.現代文閲讀(每小題3分,共9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很多人説:什麼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 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古代“酷吏”*對現代法治的啟示唐美娟“酷吏”是中...
相關文章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從陶淵明看現代人的生存困境“樊籠”是陶...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頗有一些獨特之處,如...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設立官卷,以“不致妨孤寒之路”,是清代...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元素”一詞中的“元”意謂本源、本根,“素... 一、現代文閲讀(每小題2分,共6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古典詩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綴段*敍事”在*古代文學...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美”的真實含義是什麼?東漢許慎在《説文解字》... 一、         現代文閲讀(9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每小題3分)“四君子”與“四小人... 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體貼”——*傳統文化的真正特質張再林孔子講“己...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閒”是古代文論主體範疇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由...
熱門文章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女媧補天”源自史前一次隕石雨撞擊地球作為一...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一帶一路”建設彰顯*擔當曹...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3題。   ①一場名為“ALS*桶挑戰賽”的活動正在...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雞文化”佔有重要地位... 現代文閲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商鞅改法為律之説,...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作為美學範疇或形態的“悲”與日常語...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作家的“假*影響”當我們説到某個作家的可...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體貼”——*傳統文化的真正特質張再林孔子講...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題。“新文人畫”的概念首先在新,新舊文人劃分的主要...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搗衣”是指什麼呢?明朝仇英“紙本水墨”... (一)論述文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中和之美”是中華美學精神的組成部分,其...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雞文化”佔有重要地位...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公元374年,一支自稱“匈人”,不知來自何方的... ―、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感冒有“流行*”和“普通*”之分。前者十年左右... 一、現代文閲讀(共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説“孝”許天笑   兩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對...
推薦內容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中和之美”是中華美學精神的組成部分,其... 一、現代文閲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題。 南宋范成大在...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9分,每小題3分)文木先生傳[清]程晉芳先生姓吳氏,諱敬梓,字敏軒,一字文木,...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網紅”,原本是“網絡紅人”的意思和含義。然而...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毎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史學“三病”當須“治”蘇全有當前我國的史學研究...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題。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雞文化”佔有重要地...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題。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雞文化”佔有重要地位... 一、現代文閲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的“德治”傳統在社會治理...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新詩的“變”與“常”呂進新詩是*詩歌的...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古代人名中的“之”孟昭連   唐... 二、(每小題3分,共9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與“*文學”“漢文學”“華語文學”等以往對於中華民族...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雞文化”佔有重要地...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所謂“人文信仰”,它的啟發來自現代學者...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古代度夏“涼”方鍾 芳①天氣入伏,正是烈...
最近更新
  • 用傳言去打擊謊言,終究會使剩下的真實失去力量。有人管的謠言,不能造;沒人管的傳言,也要會自己踩剎車。為此,公民...
  • “一刻春宵”簡單造句,一刻春宵造句子
  • “國有礦山企業”簡單造句,國有礦山企業造句子
  • 6月1日起,某超市開始有償提供可重複使用的三種環保購物袋,每隻售價分別為1元、2元和3元,這三種環保購物袋每隻...
  • 已知數列滿足,且.Ⅰ使用數學歸納法*:;Ⅱ*:;Ⅲ設數列的前n項和為,*:.
  • “吹氣如蘭”簡單造句,吹氣如蘭造句子
  • “藝生”簡單造句,藝生造句子
  • “一年度”簡單造句,一年度造句子
  • 散兵遊勇、各自為戰的中同企業在*上失敗的教訓很多,也很慘痛。外國人現在對我們的心理揣摩很準,往往利用我們互相...
  • “泥*”簡單造句,泥*造句子
  • “整瓶不搖半瓶搖”簡單造句,整瓶不搖半瓶搖造句子
  • 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這些影響包括:   ①促進了土地私有化       ②...
  •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人們用“最可愛的人”來讚美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的英雄人物。下面人物中被譽為“最可愛的人”是(...
  • 讀“某沿海地區—山地垂直自然帶分佈圖”,完成7~8題。7.該山地可能位於                   ...
  • 如圖所示圓環形導體線圈a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a的正上方固定一豎直螺線管b,二者軸線重合,螺線管與電源和滑動變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