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練習題 成語大全 造句 名詞解釋 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當前位置:國文精選館 > 練習題 >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國人對梅花的認識,有一個從實用到審美的發展過程。《尚書•説命》記載:“若作和羹,爾惟...

欄目: 練習題 / 發佈於: / 人氣:8.59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國人對梅花的認識,有一個從實用到審美的發展過程。《尚書•説命》記載:“若作和羹,爾惟...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國人對梅花的認識,有一個從實用到審美的發展過程。《尚書•説命》記載:“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可知鹽和梅是當時飲食中的主要調味品:鹽主鹹,梅主*。梅的果實不僅能食用,還可以制醬、釀酒,甚至還可以入*,有收斂止痢、解熱、鎮咳和驅蚊蟲的功效。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人們才改變了寫梅詠其“實”的傳統,將梅作為一種“花”來欣賞。到南朝劉宋,一種*的詩歌品種──詠梅(花)詩正式出現。後來沿唐及宋,詠梅花的詩不止千首。南宋彭克一人竟寫了300首梅花詩,南宋劉克莊也一人創作了123首詠梅詩和8首詠梅詞,可見當時詠梅花詩之盛行,以至於有人埋怨詩人“棄實求花”是失了“梅真”。

那麼,什麼才是詠梅詩中的“梅真”呢?詩人往往通過梅花形象的四大亮點──*、香、姿、韻,展現梅的多方面特徵。

梅花*淡,不以豔勝。宋盧梅坡《雪梅》曰:“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詩人常常將雪與梅一併書寫,以突出它的*淡。梁簡文帝《雪裏不見梅花》:“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裏窺。”南宋楊萬里更是將梅、雪渾融來寫,創造了亦梅亦雪的絕妙詩境。以雪襯梅,更顯其清、潔、寒的特*。宋張道洽《梅花》“質淡全身白,香寒到骨清”,正是此意。骨清,香寒,質淡,是為梅*的內涵。

其次是梅花的香。張道洽説:“根老香全古,花疏格轉清。”梅花的香是“古香”,而“古”即是“雅”,不是貴婦人的豔抹濃粧,脂粉味太足令人生厭,而是在夜*中輕輕“浮動”的“清香”。呂居仁《蠟梅》説:“不將供俗鼻,愈更覺清香。”這種清、淡之香,只有雅士方可共賞,那些俗客是沒有資格享受的。

第三是梅花的姿。北宋林逋可謂寫梅姿的第一能手,他的“疏影橫斜”幾乎成了梅的代名詞。他還有兩聯詩寫梅花的姿也同樣有名,一聯是“雪後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另一聯是“湖水倒窺疏影動,屋檐斜入一枝低”,均將梅樹特有的姿態──老幹、疏影、橫枝寫得入木三分。樹枝橫斜自如,花期沒有樹葉,花朵乾瘦*淡,這是上蒼賦予梅的“天姿”,其他任何植物都無法相比。

有人認為“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杏與桃李皆可用也”。混淆了桃李與梅花的界限。對此,蘇東坡給予嚴厲的駁斥,認為“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香能暗乎?繁穠之花又與月黃昏、水清淺有何交涉?”結論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擔耳”,從而維護了梅花的崇高地位。

第四是梅花的韻。范成大在《梅譜》中説“梅以韻勝,以格高”,從韻到格,就是陸游筆下梅花的形象特徵所折*的高尚人格:“人中商略誰堪比,千載夷齊伯仲間。”(《梅》)陸游將梅花化為封建社會士人尊奉的清高守節的典型,作為物的梅花被徹底地虛化了,它完全變成了詩人申訴理想人格的一種符號和載體,因此清人潘德輿盛讚陸游的梅花詩“實能為此花寫出*情氣魄者”,挖掘到了梅花詩的神韻。(節選自《梅花詩話》,有刪改)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在*傳統文化中,國人對“梅”的認識經歷了從注重其實用價值到注重其審美價值的發展過程。

B.“梅”在魏晉以前的功用主要是取其果實,供食用、調味、制醬、釀酒、入*,而不用於供人們欣賞花形。

C.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開始注重梅花的審美價值,進而創造了新的詩歌種類——詠梅詩。

D.即使在南宋詠梅花詩盛行之時,文人們依然注重梅花的實用價值,認為“棄實求花”是失了“梅真”。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梅花*淡,“雪”有清、白、寒的特*,因而詩人們在詠梅詩中將“梅”與“雪”結合吟詠,構成梅花“骨清”“香寒”“質淡”的特質。

B.梅花的香氣以“清香”“冷淡”見長,與文人雅士的志趣暗合,俗客是欣賞不到的。

C.梅花的姿,在詠梅詩中除了寫乾瘦*淡的花朵,主要是描繪梅樹的枝幹,且以橫斜疏瘦、老枝怪奇者為貴。

D.陸游的《梅》將梅花與伯夷、叔齊相聯繫,賦予梅花封建社會士人清高守節的特徵,從而將梅花的品*上升為一種理想人格。

9.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魏晉南北朝以前,寫梅的詩重在寫梅的果實而不專門歌詠其形;詠梅詩盛行後,為了避免落入“俗客”之流,文人們紛紛展現梅花“清香”“冷淡”的香氣特徵。

B.針對某些混淆桃李與梅花界限的觀點,蘇軾給予了嚴厲的批評,由此可見在蘇軾的審美觀中桃李是無法與梅花相比的。

C.*文人普遍推崇梅花的清淡雅緻,為了突出其淡雅疏朗的特徵,常常用“月黃昏”“水清淺”等意境來烘托強化。

D.梅以韻勝,以格高。相比之下,林逋所重,在其韻,通過描畫梅的外在特徵寫出梅的清神逸韻;陸游所重,在其格,突出梅花的清風亮節。

【回答】

7.D

8.C

9.B

【解析】

7.

試題分析:從文意看“依然注重梅花的實用價值”的是個別文人。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考核概念的題目的命題點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內涵、外延,注意的錯誤主要是範圍不當、偷換概念、曲解文意、答非所問等類型。從文意看“依然注重梅花的實用價值”的是個別文人,選項D是“文人們”,以偏概全,混淆範圍。

8.

試題分析:A項,未必所有的詠梅詩都將“梅”與“雪”結合吟詠,文中有“常常”一詞限制;B項,原文表述為梅花的香氣“俗客是沒有資格享受的”;D項,原文表述為“它(梅花)完全變成了詩人申訴理想人格的一種符號和載體”。“從而”因果關係不當。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篩選並整合信息的題目,篩選整合信息的題目側重於對文中佐*觀點的現象、材料的運用的準確*進行考核,主要的錯誤類型是張冠李戴、混淆範圍、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無中生有等,此題A項混淆邏輯範圍,B項曲解文意,D項強加因果。

9.

試題分析:B項強加因果,推論依據不足。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類題目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範圍、以偏概全、偷換概念等。此題選項B強加因果,推論依據不足。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猜你喜歡
(一)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題。(20分)《書》記皋陶①之説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釋者曰:“刑...  (二)實用類文本閲讀(12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楊絳:這個時代最惦記的隱士傅小平蘇東坡有詩:“惟... 閲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美國人尼古拉斯•卡爾寫了一本書叫《淺薄》。他提出了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我...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古文觀止》是一個文章選本,“觀止”本於《左傳》記載季札在魯國看樂舞時讚美的話:... 閲讀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題。從音樂和美術認識生命沈從文我有一點習慣,從小時養成,即對音樂和美術的愛好。從四五歲... 一、(9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問題。《從狄德羅到因特網》一書中説過這樣的話:“知識結構與構造從根本上由傳...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人類審美意識的發展,首先表現為審美視野的逐步擴大。在自然美領域,從對動物的審美到...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詠花詩詞的歷史認識價值和藝術審美價值是不容忽視的。它通過人們對花卉的審美態度...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國人對梅花的認識,有一個從實用到審美的發展過程。《尚書•説命》記載:“若作和羹,爾...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文學有認識、教育、審美等作用,其中認識和教育作用都突出強調了文學的社會價值。近年來,...
相關文章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有容之大回顧近30年*美術發展歷程,真有隔世之感。從那個人人自畏、噤若寒蟬、*...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小題。風華絕代錢鍾書有外國記者曾説,“來到*,有兩個願望:一是看看萬里長城,二是見...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血脈中的回聲*子我的祖父是一個愛讀《三國演義》的人。他是一個略識文字的農民,讀過...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槐花約謝冕⑴一個春日,友人從濟南捎話説,中天門的槐花開了。友人記得我與槐花有個約...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老子其人其書的時代,自司馬遷《史記》以來即有異説。清代學者崇尚考據,對此議論紛紛...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有容之大回顧近30年*美術發展歷程,真有隔世之感。從那個人人自畏、噤若寒蟬、*調...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法國社會學家埃呂爾承認技術應用有負面作用,但他認為這隻能通過技術來消除。埃呂爾説...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能力決定速度   快速發展是一種趨勢。在《未來時速》一書的序言裏,比爾·蓋茨説過:...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唐代優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演出經常,記載眾多,從宮廷到州府以至民間都有其身影...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夏候勝字長公,為東平人。勝少孤,好學,從始昌受《尚書》及《洪範五行傳》,説災異、善...
熱門文章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梅  梅【哥倫比亞】馬爾克斯①梅梅端來一盤甜點心和兩個小成麪包,這還是她從我媽媽...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春節民俗藝術感人的藝術氛圍和銘心的審美經驗,強化着國人對春節這一“文化空間”的審美期...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的題目。重新認識宋代歷史①錢鍾書曾説:“在*文化史上有幾個時代一向是相提並論的,文學...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人生哲學是過程哲學生命是一個自然過程,人生是一個歷史過程。這樣説好像有點繞彎子,不如...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論語》可以作為一本文學書看,裏面有故事,有對話,有文章,用種種形式表達思想。在以...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城裏的月光夏陽年前,作家老李老打電話追着我問認不認識公安局的人。我説認識有啥用,你那...  “惟殷先人,有典有冊。”《尚書》中記載了商朝已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當時商朝所留下的文字,主要內容是(  )  ...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禁書與文字獄王彬禁書一詞,最早見於宋人蘇轍的《乞載損待高麗事件札子》,裏面寫道:...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春節民俗藝術感人的藝術氛圍和銘心的審美經驗,強化着國人對春節這一“文化空間”的審美期...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古代*人對山嶽有一種神祕感,《説文解字》解釋“山”字説:“山,宣也。謂能...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漢字自從成了漢語的書面符號,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從*骨文所記錄的商周... 閲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談安靜我國古人在談到人的修養時,十分重視一個“靜”字。《皇帝內經》裏説“靜則神...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迄今為止,對“美”字的起源和原意價廉物美並無明確的解説。一般根據後漢許慎《説文解字》...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文後小題。馬雲的大時代章苒1982年,陝西作家路遙的小説《人生》在《收穫》上發表。有個...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西遊記》,別樣的經典明朝人所稱的“四大奇書”,除了稍晚出現的《金瓶梅詞話》,其...
推薦內容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虞詡,字升卿,陳國武平人也。年十二,能通《尚書》。早孤,孝養祖母。縣舉順孫,國相奇...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歷史記憶的真實度歷史是一種記憶,和所有的記憶一樣,都不可能是對過去某個時刻發生的...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楊絳:這個時代最惦記的隱士蘇東坡有詩:“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三裏... 閲讀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據要求答題。《為你打開一扇門》中説:“親近文學,閲讀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一個文明人增長知識... 8.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楊絳:這個時代最惦記的隱士蘇東坡有詩:“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北...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小題。材料一針灸的起源和功效鍼灸療法最早記載於戰國時代問世的《黃帝內經》一書。《...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對於個人而言,每一次讀《紅樓夢》都會發現未曾發現過的東西;對於時代來説,不同的時...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一般來説,閲讀是和文字相關聯的。當然,人們有時也會把欣賞一幅好畫説成“讀畫”... 閲讀下面的短文,完成7――9題。 ①説到欣賞,我們以為*詠花詩詞的歷史認識價值和藝術審美價值是不容忽視的。它...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城裏的月光夏 陽年前,作家老李老打電話追着我問認不認識公安局的人。我説認識有啥用...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重審“有文化”張振濤當代*人依然朦朦朧朧地把傳統觀念中的“識文斷字”“飽讀詩書...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人物品評在我國發軔甚早。《尚書》中“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把人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古代在觀測天象過程中對宇宙也有認識,形成了一些宇宙學説。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三種...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樑宗岱譯《浮士德》:一個*子的宿命欽文樑宗岱最早與歌德的作品接觸時,他尚不通德文。中...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特定文化歷史圈子裏的人對其文化及其發展歷程的充分認識,對其文化...